1.止痛药物的剂量应因人而异:每个病人的有效止痛剂量有很大差异。止痛药的正确剂量应保证在一段时间内达到止痛效果,最好能维持4小时以上。 2.止痛药要“按时”、“规律”用药:下一次的剂量不应当等上次药物原剂量效果完全消失以后再开始给予,而应当按首次用药后疼痛缓解时间,按时有规律地给药。 3.按“阶梯”用药:当对疼痛的性质及原因有所估价后可按顺序使用药物。根据轻、中、重不同程度的疼痛,单独或联合使用止痛药,必要时配合其他辅助性止痛药。 4.使用口服药:口服用药不受活动的限/制,相反注射给药则需要患者去医院,同时可出现针刺样疼痛或长期注射后的吸收不良。如患者伴有进食困难,可采用舌下含化、皮肤外用或配合使用肛/门塞入给药的方法。 5.积极治疗失眠:疼痛经常在夜间加重且干扰患者睡眠,可进一步加剧疼痛。夜间应用较高剂量的止痛药,可延长止痛时间并使患者顺利人眠。 6.辅助药物:部分患者的疼痛虽然得到控制,但仍可处于忧郁、恐惧或焦虑状态,应使用抗忧郁、抗焦虑等辅助药物,以提高镇痛效果。 7.注意预防镇痛药物的副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