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想到孙悟空竟然是个老中医!

 为什么73 2018-07-28

读名著品中医之《西游记》里的中医药文化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完成。

《西游记》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挑担牵马,保护唐僧赴西天取经,沿途遭受磨难,最终取回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在小说中,作者也匠心独具、不惜笔墨,用讲故事的方式记录医事、传播了中医药知识和文化。

抒情表意,巧借中医药元素

《西游记》中,每每有作者巧借中草药名称以及五行之理叙事的记载。第二十八回,悟空兴起大风驱杀残害众猴儿的猎户,但见“一个个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子家中盼望。”

第三十六回,唐僧以九味中药名来抒发情怀、砥砺意志、表达心境:“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第四十一回,红孩儿吐出三昧真火,五辆车子上红焰腾空。“五辆车儿合五行,五行生化火煎成。肝火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生。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彻通灵。生生化化皆因火,火遍长空万物荣。”以此揭示“天人相应”,阐释五行与人们脏腑之间的关系。

浓墨重彩,展现中医之神奇

书中记述了孙悟空揭朱紫国皇榜为国王治病之事。虽说悟空猴性十足,但是,他看起病来还是认真严谨的。他对众臣说:“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

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悟空将四诊合参说得明白透彻,众人交口称赞。诊视完毕,悟空道出脉象:“陛下左手寸脉强而紧,关脉涩而缓,尺脉芤且沉;右手寸脉浮而滑,关脉迟而结,尺脉数而牢。夫左寸强而紧者,中虚心痛也;关涩而缓者,汗出肌麻也;尺芤而沉者,小便赤而大便带血也。右手寸脉浮而滑者,内结经闭也;关迟而结者,宿食留饮也;尺数而牢者,烦满虚寒相持也。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症。”

国王应道:“指下明白,果是此疾!”众官人也称悟空为神医。悟空道:“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并让医官将经书中记载的808味药、每味3斤全部征调来,以便用时加减。悟空根据国王的症状确立了治则治法和处方用药,以大黄、巴豆为主药。

沙僧说:“大黄味苦,性寒无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夺诸郁而无壅滞,定祸乱而致太平,名之曰将军。此行药耳,但恐久病虚弱,不可用此。”

悟空说:“此药利痰顺气,荡肚中凝滞之寒热。”八戒道:“巴豆味辛,性热有毒,削坚积,荡肺腑之沉寒,通闭塞,利水谷之道路,乃斩关夺门之将,不可轻用。”

悟空说:“此药破结宣肠,能理心膨水胀。还有佐使之味辅之。”悟空等将大黄一两碾末,巴豆一两碾末、去壳去膜、捶去油毒,并与锅灰、马尿搅和在一起,搓了三个药丸子,名之“乌金丹”,送与国王,并嘱以“无根水”为药引子。

国王分三次吃了丸药,不多时,腹中作响,排出了沉积多年的污秽之物。渐觉心胸宽泰,气血调和,精神抖擞,脚力强健。悟空药到真方病即除,妙手回春祛沉疴。一时间,朱紫国上下“普大喜奔”。

在一部神话小说中,选择何种表达方式,运用什么话语体系,首先是与作者的情怀兴趣分不开的,其次也取决于作者的知识结构。

《西游记》中关于中医药的叙述,既有浓墨重彩之处,也有画龙点睛之笔;既有宏观上的铺排,也有微观上的细密。内容丰富多彩,论说完整系统,字里行间涉及医理、医德、中医典籍、诊脉、辨证施治、药材、药性分析、炮制、药效以及中医专用器具等。

本书再现了中医的诸多领域和环节,彰显了作者深切的中医情怀和厚重的中医素养,为这部文学作品增添了奇光异彩。

古往今来,中医药学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是惯常之事,足见其有广阔的普适性和巨大的影响力。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