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的男人:一场关于瓦伊达、冥想大师、贝克尔的网坛罗生门

 昵称GRW2u 2018-07-28


当全世界都还沉浸在德约重夺温网带来的狂喜之时,一则团队人事变动的消息,经过媒体的迅速发酵、产生了巨大的蝴蝶效应。“冥想大师”伊尔马兹黯然离开,而在“宫斗中”大获全胜的瓦伊达,毫不避讳地表示,“是我促成了这件事,我答应回归开出的条件之一就是他必须离开……”



对此,大部分球迷双手赞成,甚至评价其“拨乱反正”。当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伊尔马兹只是“背锅走人”,毕竟,整件事的前因后果相当诡谲。至于贝克尔,他也没有真正走远,怎奈再度抢镜,竟然是破产到需要卖奖杯还债,处境凄凉、令人唏嘘。



瓦伊达:冰火互融,共治江山


2006-2013,是瓦伊达独领风骚、无限高光的七年,徳约在他的悉心调教下,一步步从初涉网坛的新秀菜鸟、成长为并肩巨头的天王巨星,他们亦师亦友、如父如子,他以一己之力带领弟子拿下前六座大满贯,也由此跻身传奇教头的行列!


2014年新赛季开始,随着传奇名宿贝克尔的加入,徳约的教练团队出现了职业网坛非常罕见的“双男主”的一幕,他们要么在比赛中轮流上岗,偶尔同时出现在球员包厢,也基本没有互动交流。



特别耐人寻味的是,徳约后来澄清,当初力邀贝克尔加入团队的,正是瓦伊达本人,“因为作为球员和教练在网坛沉浮了30多年后,他想把更多时间留给家人”——这的确是所有尚处在蜜月期的故事、简单而纯粹的初衷,但是否经得起时间反复推敲就是另一回事了。毕竟他们谈合作,同时也在竞争,执教理念和方式的不同,必然带来碰撞和摩擦,尤其对瓦伊达而言,“话语权”的逐渐丧失跟沦为体能教练没什么区别,世上没有几个伟人,能真正做到“卧榻之侧,尚容他人鼾睡”。



而他们的个性又迥然不同,瓦伊达外向如火、充满激情,时常会为弟子打出好球而起立高呼,但贝克尔有着德国人与生俱来的严谨,又碍于自己在网坛的地位和身段,于是整个团队都在庆祝时,常常跟所有人都不在一个频道上,总给人感觉内敛如冰。



事实证明,“双男主”的配置看似不合理,但有时也恰到好处!2014-2016年间,瓦伊达与贝克尔共分了六座大满贯,而且相处久了,性格就会相互影响,于是到后来,瓦伊达学会了冰的克制隐忍,反倒是贝克尔脾气火爆、率先撂下狠话,容不下冥想大师。如同所有宫斗剧的人设一样,贝克尔锋芒毕露,活不过五集,瓦伊达隐忍负重、厚积薄发,终成最后赢家。



冥想大师:江湖神棍 Or 御医该死?


不少球迷认为冥想大师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徳约在过去两年成绩的突然下滑,他鼓吹“爱与和平”的冥想理论,其本质是江湖神棍。


但其实他们已经合作了五年,甚至从徳约还没有攀上生涯第二波高峰的时候,就已奉诏多时。只不过,巅峰过后、突然的断崖式下滑,让急于“求医”的徳约将他长久以来金屋藏娇的精神导师从幕后推到了台前,“接盘大师”方才有机会成为众矢之的。


当然,伊尔马兹的某些言论,的确过于“玄学”而让人难以接受,比如他竟然说,徳约的手肘伤是一种“神圣的干预”,可以帮助他休息一下,来得正是时候!“而他的失利不应得到指责,因为他正走在通往爱的道路上。”……但你很难说,德约没有从他身上汲取过能量和养分——打个比方,我们普通人弄丢了一大笔钱,可能几天都睡不着觉,职业球员面对某些刻骨铭心的惨痛失利就更是如此,或许正是伊尔马兹的出现,帮助他消化过很多人生中难以承受的负面情绪、让他能够迅速地“忘忧”和“忘我”,在第二波高峰里战无不胜!



那么冥想大师到底有没有资格当教练呢?答案是有的,他曾经就是一位职业运动员,生涯最高排名来到过146位,跟17岁豪夺温网的贝克尔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但比之瓦伊达呢?此外,他开有正规的网球学校,名将汉图楚娃也接受过他的指导,如果真是江湖术士,政府为何不撤销其办学资质?


我们总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过来,可恨之人其实也很可怜,善恶之别,好坏之分,从来都是黑白互渗、而非泾渭分明!瓦伊达也说,小德最大的问题,是巅峰过后缺失了前进的动力,也是他自己主动解散教练团队的。现在的状况,多少有点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意味。冥想大师如一个解语的垃圾桶,任由德约倾倒了五年的负面情绪,时过境迁,人们突然要找一个“元凶”斩首示众,方才圆满结束这场关于“王”的闹剧,于是大家投票表决“御医去死”!



贝克尔:最大输家,幸运是我


德约的三名教练里,贝克尔的境遇最为令人唏嘘,曾经作为球员和教练,他都身处聚光灯下、活得像个不可一世的贵族,不过一年光景,再见他时,已是英雄迟暮、走投无路。



这段师徒关系,一开始并不被外界看好,诸如前教练提里亚克、老对手阿加西等人都认为他个人问题、负面新闻太多,根本不适合做教练,但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有成为优秀教练的业务能力!擅长“发上”的贝克尔,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德约的高压和网前,令他本就可以独步天下的底线实力,再添重要筹码!



然而好的业务员,不等于好的政治家,贝克尔永远跟团队中其他人不在同一节拍,眼里容不得半颗沙子、要跟冥想大师硬碰硬,更是犯了大忌。也许贝克尔是想表明一种确立“绝对话语权”的决心,也许他自恃有功而过于自信。但我们别忘了,“弟子”同时也是你的“老板”,而冥想大师正以其手腕婉转、讨得王的欢心。


不管是与君决诀,还是一招以退为进,结果反正没有奏效。“我跟伊尔马兹只能留下一个!”——于是,德约“成全”了他,连同瓦伊达一起遣散。只是谁都没想到,贝克尔空有傲气,却无清高的资本,再度面对媒体,他不再目光如炯,一身戎装卸去,他只是个华发丛生、老无所依的垂暮之人。



幸运的是,这一次,德约决定站出来帮他还债,“只要他需要,我就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正如我一直说的,他完全可以指望我!”也许贝克尔是这场争夺中的最大输家,但曾经作为“王的男人”,他得到了世上最好的承诺,又比世人都更加幸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