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沙建制以来盐业发展述略

 国民一员 2018-07-30
 历史上,川沙滨海之地,遍地赤卤,素饶熬波之利,是著名的产盐区。宋元以降设有盐场,置盐官,编灶民,制盐业一度成为川沙先民主业,在早期的地方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自明代开始,由于淡水南移、海塘修筑、沙堤壅隔等诸多因素,沿海海水趋淡,盐业生产日渐衰微,虽仍设场煮盐,但盐产量大幅萎缩,至民国初年,盐场停产,最终结束了川沙盐业生产的历史。
   
   
  所谓“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管子·海王”》,盐为百姓日常必需,需求量最大,需求弹性最小,因此历代王朝政府都直接控制食盐产销,在盐产地设立盐场,派设机构官员,组织“灶户”专事制盐,招募商人行销到指定地域,征收盐课获取盐利充实国库。川沙成陆后,土地瘠薄,物产不丰,但水咸宜盐,宋元时期其境归属于两浙盐区的下砂、南跄盐场。明正统五年(1440年)下沙场一分为三:头场场署在新场镇;二场辖六团,场署在下砂镇;三场辖七至九团,场署在八团镇。入清以后,由于海水转淡,不少团灶停煎,产盐日减,康熙、雍正年间下沙三个盐场置废反复,至乾隆五年(1740年)设下沙头场和下沙二三场两个盐场。其中,下沙二三场场署设在川沙堡城内,此场署一直设至民国初年。川沙城内至今还有场署街的路名。嘉庆十年(1805年)割上海县高昌乡十五个图、南汇县长人乡十个图及下沙场八、九两团设立川沙抚民厅,嘉庆十五年(1810年)划界分辖,相沿至清末。
  明清两代,下沙诸盐场归属两浙都转运盐使司松江分司管辖,设有盐场大使,负责管理全盐场盐业生产、盐课征收及私盐缉拿。团是盐场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团设有总催,管理灶丁,督办盐课,大致与里、甲长相当。
   
   
  川沙厅境制盐主要采取煎熬法。其程序大致如元代下砂盐场盐司陈椿绘就的《熬波图》所载。从该书描绘的担灰摊晒、淋灰取卤、打卤入团等一系列流程来看,元时的制盐业分工细密,煎熬技术已臻成熟。元代煎盐“归并灶座,建团立盘,或三灶合一团,或两灶为一团”(《熬波图》),都用巨型铁盘,极为耗费柴薪。约在明正德后,包括下沙二三场在内的两浙各盐场采用了新的煎盐方法,“一灶四锅,首锅近火,末锅近突,煎之竟日。而首锅之卤成盐,遂取首锅盐,余三锅将成未成者,以次运入首锅,而盐悉首锅成矣……。每煎一次,可得盐200斤,多者可300斤”(崇祯《松江府志》)。这种煎盐灶的特点是各锅相连,充分利用热能,加快了煎盐速度。
  约在明中叶以后(一说在清中叶),两浙盐区出现了晒盐,即依靠阳光蒸发,不需柴薪,盐质洁净细腻,较之煎盐杂质少、色白,费用低廉,产量高,且劳动强度低。不过晒盐受气候条件限制,并不能彻底取代煎熬之法。
   
   
  煎熬制盐,离不开草荡、盘金敝等生产资料。川沙厅境所辖八团有灶荡三百八十一顷六亩六分六厘一毫,九团有灶荡二百二十七顷九十一亩八分二厘一毫(《川沙抚民厅志》)。按照宋元旧制,明初政府向灶丁提供煎盐铁盘、摊晒用的灰场,并以盐场为单位,按该场荡地总额及灶丁数额向灶丁平均分拨草荡。因此,灶户待遇比较优厚。但是由于要按丁征收盐课,并且后来要求所分得草荡也须缴纳税银,加之明中叶之后,盐政弊端日益显现,淡水日渐南移,海潮屡屡浸没,豪家不断兼并,明嘉靖年间倭乱又导致灶户四散逃亡,到清嘉庆年间下沙二三场已是“久不产盐,不设团灶”,“丁课已归地征”(嘉庆《松江府志》),到宣统二年(1910年)虽仍谓“丁繁而荡地广”,未遭裁撤(周庆云《盐法通志》),但直接从事盐业生产的灶丁和用于盐业生产的荡地,应已无多。
   
   
  宋元以来,灶民聚团煎盐,盐商往来贩盐,制盐业的发达带动了川沙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市镇繁荣。明清两代,随着海岸线不断东移,海边滩荡日益远离海岸线,因此,从明正统年间开始,规定“以灶户去场30里为水乡,不及30里者为滨海”(正德《松江府志》),根据灶户与滨海盐场的距离划分为水乡灶户和滨海灶户两种。水乡灶户周而复始地不断拓垦沿海滩地,一面将新涨滩涂开发为柴薪滩涂,供给盐场,同时又将柴薪滩涂变为良田,“外不近海,内不傍江,岁种花稻豆麦,无异附廊膏腴”(崇祯《松江府志》),为灶户提供了一条新的生路,更重要的是推动川沙沿海从制盐向产棉种豆麦等多种经营转变,开始形成新的物产结构。
  川沙厅境所产盐运至松江批验、运至引岸销售以及场滩、团灶和场仓之间往来多凭借河道运输,并且盐场地近海滨,需赖海塘保全。因此,盐场大使和川沙地方官吏携手合作,大力疏浚河道、修筑圩塘,维持和发展内河航运。如清乾隆三年(1738年)下沙二三场大使李昌樟会同南汇知县韩墉详准起筑五团至九团共40余里圩塘(光绪《川沙厅志》)。川沙建厅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与南汇协浚运粮河,盐船港及北咸塘”,道光二年(1822年)“浚卢九郎沟……,浚赵家沟及运盐河”(《川沙抚民厅志》)。可以说,川沙盐业对便利各盐场的交通运输、沿海农田的水利灌溉及本地区商品流通等诸方面都具有促进作用。
  随着盐业兴盛,在一些盐业生产、销售之地及航运港口,相继兴起了一批以集散海盐为主的市镇,有的甚至因盐场得名。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八团镇、川沙城。八团本身就是盐业生产地,人口积聚,明后期在此建川沙堡城,清前期又在此设置下沙二三场署,盐业兴旺,商贾云集,百货山积,市况繁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嘉庆十五年(1810年),从一般市镇升为厅治所在地的州县级城市,在近两个世纪里成为川沙厅、县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