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祛湿方法来了——袪湿运脾的关键

 昵称20946333 2018-08-02
原创: 中医思维+ 中医思维十 7月10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袪湿这个词开始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及,也成了养生的关键话题!


我们现代人水湿很重,因为不大运动了,因为晒太阳少了,因为有空调了,因为喝冷饮的机会多了。


不少人去看中医时,舌头一伸,总是被说:“有湿气。”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朋友们,中招几率更高。有湿气怎么办呢?当然是要祛湿运脾。


1


罗大伦:现代人湿气重,原因在生活习惯


罗博士在读博士时,研究电脑里三千多张舌像,发现其中有几乎一半的舌像水湿都很重,这些舌图都是在医院里面拍摄的,后来,毕业了,他在观察普通人的时候,发现水湿的比例也是这么多的。


湿气重,可能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有关。



1.过食生冷食物饮品


现在无论冬天夏天,大家都喝冷饮,而古代没有这事,古代要想喝凉的,挖地窖挖好深的,然后储冰,基本是皇上才有这个条件。我们把这么冰凉的饮料喝下去会伤什么?伤脾阳,一下把阳气给伤了,阳气是控制水湿的,结果水湿控制不住,湿气越来越重,男性喝冰啤酒,干杯,咕咚咕咚下去了。

 

水湿的舌像是什么样呢?舌头水湿特别重,舌体边有齿痕,舌苔满布,舌体胖大,舌苔上面唾液特别明显,这都是水湿重的舌像。很多经常喝凉啤酒的人,都会有慢性腹泻的毛病,一吃凉的就腹泻,其实这就是脾肾阳虚了。

 


2.现代人空调吹得多


中医最重要的原则是天人相应,我们的身体会随着季节不同有变化,夏天天气炎热,皮肤开泄了,肺主皮毛,毛孔开张,汗就出来,肺气会使得津液往外走,中医说,夏天阳气在外,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开空调了,一下汗出不来,喝的水都没有地方出了,就会伤到肺,把我们肺的阳气给伤了,肺主水,没办法运化水了,就会导致水湿。


2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有湿?


1.胖还是瘦?


中医有说“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湿”。虚胖体型的人多有水湿,严重者还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2.是否容易困倦?


湿气明显的人常常感到身体特别困倦,懒得活动,头重如裹,头脑不清爽,关节沉重,浑身酸痛,这是湿气黏滞,阻滞经络的表现。此外,这些人士还常有胸闷的感觉,要长呼一口气才舒服。


3.胃口怎么样?


湿气重的人到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胀,日常有隐隐的胸脘痞闷感,这种感觉就好像吃下去的东西自己往上顶似的。这是典型的脾虚湿困表现。


4.排便正常吗?


体内湿气重时,大便往往稀烂不成形,就算大便基本成形便质也很松软,而且容易粘在马桶上很难冲走。人也总有大便排不尽的感觉。


5.看小便


小便往往表现为尿不多,但次数多或尿得不痛快,有灼热或涩痛感。个别女性朋友还有白带量多,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6、舌头长啥样?


判断有无湿气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舌。寒湿证候的人士常是舌淡胖,舌边有齿印,苔白腻。而湿热证候的人士常是舌红苔黄腻。详见你是寒湿还是湿热体质?90%的人都搞错了一文。


7、你爱出油吗?


耳朵里耳屎呈油状易流出也提示湿热证候明显。此外,如果毛发容易油腻出油,面部皮肤油腻油亮或早晨眼皮肿,有下眼袋,面色晦暗或发黄也常提示体内有湿气。



3


怎样袪湿才有效


1.根本方式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去除湿气的根本方式,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这些生活习惯不改,那么水湿虽然可以通过药物去除,但是马上就会复来.


我们不能总是靠药物维持体内的平衡,所以,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2.五苓散与平胃散 


中医里面有很多祛湿的方子,比如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就出了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五苓散等很多祛湿的方子,在水湿停留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时候,可以用到这些方子。


五苓散的组成是: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苓桂术甘汤里面,除了炙甘草,其他的三味药都在里面,茯苓祛湿,白术补脾,桂枝温阳化气。同时,张仲景还增加了猪苓、泽泻两味药。都是泻膀胱经和肾经的水湿的,当我们更加确定,水湿的问题主要集中出现在膀胱时,我们可以用五苓散,它的用药部位更加集中一些。

 

在《伤寒论》里面,这个方子治疗的症状包括:小便不利、消渴、微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等。五苓散治疗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腑,致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而成太阳经腑同病。


有很多医案可以证明,五苓散可以治疗很多因为水湿泛滥引起的孔窍的疾病。还用来治疗水湿严重导致的眩晕、呕吐、发热、汗出等等疾病。

后世,在宋代的《太平惠民合剂局方》里面,也有很多精彩的方子,因为这些方子是当时皇家组织编写的,因此很多方子都非常的精到,其中平胃散就是一个祛湿良方。

 

平胃散主要是用来去除脾胃的湿气的。它的组成和服用方法古人讲的是:


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干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


这个方子现在已经有了中成药,叫平胃丸,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效,主治湿滞脾胃导致的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

 

因为这个方子的苍术药性燥烈,因此没有水湿之气或阴虚之人,症见舌红少苔,口苦而渴,或脉数者,都不能服用这个方子。


五苓散或者平胃散是中药方剂,大家不要自行使用,需要找专业的中医师辩证使用。


3.袪湿食疗


祛湿的食疗良方首选的就是“红豆薏米粥”。



“红豆薏米粥”里说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赤小豆身形瘦长,而红小豆颗粒更圆,个头也稍大于赤小豆。二者都有祛湿的效果,但论祛湿、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功效,红小豆远不如赤小豆。


《本草纲目》中记载:“赤小豆以紧小而赤暗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色淡者,并不治病。”说的就是赤小豆与红小豆的区别。所以,熬“红豆薏米粥”应用赤小豆。


《神农本草经》载赤小豆“主下水,排痈肿脓血”。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容易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容易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赤小豆莫属。


薏米即薏苡仁,有生薏苡仁和炒薏苡仁之分,两者都擅长祛湿。不同之处在于:生薏苡仁偏寒凉,直接煮粥易伤脾。而炒薏苡仁寒性会减少,其祛湿效果比生薏苡仁更好。因此,熬制“红豆薏米粥”应用炒薏苡仁。


薏苡仁可以在家自己动手炒,取干净薏苡仁,用文火炒至微黄色、鼓起时取出,放凉,略有焦斑,微香即可,亦可到中药店买炒薏苡仁。


《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因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所以袪湿常常与健脾相伍。


对于脾胃虚弱还可适量服用八珍糕,在古代,宫里的皇上们都喜欢吃八珍糕,乾隆皇帝尤其喜欢,几乎常年不断。


在八珍糕这个方子里面,山药、莲子肉、白扁豆都是滋补脾阴;党参和白术是滋补脾阳的;茯苓和薏苡仁是祛湿的;芡实是收涩的。用药主要是参苓白术散加减。


平时脾胃消化不好的人,胃旺脾虚,有胃口但消化不良有肚子的人都可以经常食用,孕妇不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