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工笔画:惊艳了两千多年的时光

 来来永胜 2018-08-02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至今,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2000多年来,工笔画以其典雅矜贵的气质和浓郁的中国风,一次又一次的惊艳了世界。


盛世画典·太原站 展出作品

△莫建成 莫晓松 安华平 刘云博 合作完成《嘉花明泽》190x635cm


工笔画这种画体拥有独特的风格面貌,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用中锋笔较多。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盛世画典·太原站 展出作品

△ 萧玉田    《密叶隐歌鸟》   136x68cm


盛世画典·太原站 展出作品

△ 莫晓松    《玉兰意象》   四条屏 130x32cmx4


“工细心巧神韵来”,

用这句话形容工笔画再贴切不过了


在工笔画中,不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富有诗意。


盛世画典·太原站 展出作品

△ 赵伯勋    《幽藻》   69x90cm


盛世画典·太原站 展出作品

△ 王冠军    《嘉年华》   70x48cm


明末以后,随着西洋绘画技法传入中国,中西绘画开始相互借鉴,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更加准确的同时,保持了线条的自然流动和内容的诗情画意。 清慵讷居士 《咫闻录·秘戏图》:“ 关中马振 ,近时画家之著名也,善工笔。一时风气,凡馈大宪礼,必有秘戏图册,而马振之所画者,即景生情,能穷闺闸之婿态。” 黄宾鸿 《古画徵·明画尚简之笔》:“言明画之工笔者,必称仇实父 。” 秦牧 《艺海拾贝·粗犷与细腻》:“偶然翻阅 齐白石 的画册,从里面一些粗犷的意笔和精细的工笔相结合的画幅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彭铭利(当代工笔人物领军人)(八十七神仙卷》


盛世画典·太原站 展出作品

△ 方政和   《波泛风开》   138x70cm


盛世画典·太原站 展出作品

△ 李雪松    《葳蕤春光》  240x220cm


拥有悠久历史的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刚彻入微,气韵悠然,作画的过程更似一场与自身的对话,精气神都罩射在其中。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盛世画典·太原站 展出作品

△ 崔景哲    《回眸》  130 × 67cm


盛世画典·太原站 展出作品

△ 王申勇   《悠闲的日子》  102x43cm



2016年7月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的初选中一部7分47秒的中国风动画成功突围,名为《美丽的森林》,整部短篇没有一句台词,只有古典的音乐和工笔画。虽然最终无缘奥斯卡,但着实惊艳了世界一把!



《美丽的森林》在奥斯卡评委眼中,《美丽的森林》已不仅仅是动画片,更是一幅全新的工笔花鸟长卷。



《美丽的森林》导演杨春为了这部电影,在工作室埋头绘制了10093幅工笔画,将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林椿的《果熟来禽图》,十余幅宋代工笔画从画卷复活,历时三年才完成。



《美丽的森林》短片从第一帧画面开始,古韵悠然,风吹树叶动,鸟飞展翅高。精妙绝伦的宋代古画仿佛有了生命。画中的小鸟们,活灵活现,楚楚动人。好像稍有不慎他们就会从画中飞出来。



《美丽的森林》展现了中国传统工笔艺术,以及天人和谐的意境。古画和动画的碰撞,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古典文化了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