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二战中英国坚决不与德国媾和的原因看大陆均势战略的本质

 斯郎曲培卓拥 2018-08-02

“大陆均势”一词是大英帝国时期,英国欧陆战略的代名词。我们常听人说,该战略的核心思想就是“联合弱者,对抗强者”。但是,这句话存在很大的误导性。实际上,大英帝国对“大陆均势”战略的实施远没有这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还原一个真是的“大陆均势”。

在探讨大陆均势战略的本质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梳理一下从拿破仑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一历史时期内,大英帝国是如何开展“大陆均势”的:

1789-1815年的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是影响欧洲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十九世纪真正的开端。从1792年开始,英国与欧陆国家开始组建联盟对抗不断壮大的法国,但是这样的“反法同盟”却断断续续的组建了六次。这是为什么呢?从后人的角度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在那个时期法国占据着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拿破仑的领导下,法国多次击败普鲁士、奥地利和英国,兵锋直指俄国。从这个角度来说,英国联合欧陆国家结成紧密团结的反法同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当时的人们没有这样的上帝视角,“战争迷雾”时刻影响着参战各方。

在战争早期,法国大革命虽然极大地破坏了原有的欧洲秩序,但是当时的法国并没有强大到足以称霸整个欧洲的境地。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英国继续隔岸观火,俄国则是鼓励普鲁士和奥地利先与法国交战。事实上,直到1804年,法国的扩张野心也是有限的,欧陆大国也没有遭受到实质性的伤害。因此,这一时期的反法同盟没有包括所有的欧洲大国,而且各成员国自身也是三心二意的(第一次反法同盟包括英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第二次为奥地利、英国和俄国)。从1804年开始,在拿破仑皇帝统治下的法兰西帝国真正开始展现出称霸欧洲的野心,其军队不论是规模上还是战斗力上都表现的令人炫目。先后决定性的击败奥地利和普鲁士,封锁欧洲大陆并为入侵英国做准备。在1812年入侵俄国之前,整个欧洲只有英国孤悬海外,没有臣服于拿破仑。

表面上看,孤悬海外的英国孤木难支命悬一线,但实际上,这一时期英国根本没有闲着,而是做出了几件重要的战略决策:一方面继续对普鲁士等反法国家给予财政支持,同时派兵参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战事,极大地消耗了法国的资源,削弱了法军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利用自身的海军优势,夺取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实际上扩大了英帝国的实力。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击败法西联合舰队,使法国入侵英国的计划彻底破产。事实上,拿破仑实施的大陆封锁政策不仅触怒了荷兰等严重依赖海外贸易的国家,也等于宣告自己放弃了海外利益。美国也是借机从法国手里购买到路易斯安那地区,极大地扩展了版图。

从二战中英国坚决不与德国媾和的原因看大陆均势战略的本质

英国在海军名将纳尔逊的指挥下取得特拉法尔加海战的伟大胜利,可惜的是纳尔逊为此献出了生命

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通过1815年的维也纳和会,欧洲形成了英法奥普俄五强共治的“欧洲协调”机制。也开启了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欧洲大陆上各大强国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均势格局。英国也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建立日不落帝国中来。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九世纪英帝国的扩张过程中,由于俄国将自身影响力不断的扩向土耳其(特别是博斯普鲁斯海峡)、波斯北部和印度北部,英俄矛盾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大国矛盾。但是这个矛盾的接触点是在亚洲,没有威胁到欧洲的均势格局。

1871年德国的统一彻底打破了这一均势局面。很多人会问英国为什么没有干预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其中既有克里米亚战争后,英国国内普遍的厌战情绪,也有长时期保持“光荣孤立”的政策惰性的原因。同时,这一事件也说明了政策制定者无法通过“上帝视角”精准的把握历史的走向。即使是像大英帝国这样的战略高手同样无法摆脱环境的束缚、无法避免战略误判的发生。

除此之外,伴随德国统一的是更加严峻的事实——铁路革命的爆发。铁路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陆上运输的效率,不论是在兵力调动上还是在对内陆资源的整合上,都逐渐赶上并最终超越了海洋运输。从全球视角来看,十九世纪后期,工业化在欧洲大陆国家和美国、日本等国家陆续展开,大英帝国的相对优势被严重削弱。特别是在英国与法国、俄国、德国、美国都存在殖民地纠纷的情况下,英国逐渐放弃了传统的大陆均势,先后与美国形成特殊关系、在远东与日本结盟,最终在欧洲形成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一战之后的英国曾一度希望回到大陆均势路线上来,但是伴随着德国的重新崛起、法国退守马奇诺防线的残酷事实,英国也只能以不断牺牲中欧国家的利益,来满足希特勒欲壑难平的胃口。大陆均势最终让位于可悲的绥靖。

从二战中英国坚决不与德国媾和的原因看大陆均势战略的本质

为了应对俄国的威胁,英国也曾深陷阿富汗泥潭

通过上述梳理和分析,我们发现,英国“大陆均势”和“光荣孤立”战略的成功实施是建立在海权相对陆权的巨大优势之上的。而随着十九世纪后期铁路革命开始的陆权复兴,这一战略基础也不复存在。最终,英国只得走上前台,陷入到欧陆大战中来。

明确了这一点之后,让我们回到本文的主题上来。1940年面对纳粹德国势不可挡的兵锋,英国最高领导层也确实存在两个不同的声音:一方是以英国首先丘吉尔为代表的主战派,另一方是以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为代表的主和派。哈利法克斯主张通过当时尚处于模棱两可状态的墨索里尼与希特勒展开接触,寻求通过谈判结束战争。哈利法克斯认为,意大利作为一个欧洲强国,同样不希望看到德国独霸欧洲,这样一来,意大利可以借助英国和法国制衡德国。为此,哈利法克斯愿意以将马耳他等英帝国在地中海的殖民地让给意大利为代价,希望可以打动墨索里尼。即使和谈的结果是短暂的,也可以为英国和法国恢复元气争取时间。但是,丘吉尔对哈利法克斯的观点嗤之以鼻。丘吉尔认为,不论结果如何,一旦英国做出愿意和谈的姿态,就会严重损害战斗的意志。不过更加现实的原因是,希特勒可能会给英法以喘息之机吗?德国一定会要求英国解除武装,甚至组建傀儡政府,这是英国坚决不能同意的。实际上,在丘吉尔主张的背后还有更深一层的期待,那就是美国和苏联。哈利法克斯认为,只有德国与英国结束战争,德国才会调转枪头对准苏联。但是丘吉尔认为,情况恰恰相反,只有大英帝国以一个坚定不屈的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才能团结日不落帝国各自治领,才能让美国更加坚定的援助英国。只有让希特勒认识到德国无法打败英国,才能迫使希特勒寻找新的突破口,也就是与苏联开战。最终,丘吉尔成功的说服了战时内阁,这才有了后来坚定不屈的反法西斯战争。

从二战中英国坚决不与德国媾和的原因看大陆均势战略的本质

丘吉尔的格言就是“绝不放弃”

事实上,丘吉尔和哈利法克斯的争论从一侧面说明了“大陆均势”战略的本质和该战略成功的关键,即“大陆均势”的成功必须建立在海权相对陆权的优势之上。如同在拿破仑战争中,隐藏在法国称霸欧陆的光鲜外表之下的是英国对海外殖民帝国的夯实,十九世纪“英国霸权治下的和平”的黄金时期同样是建立在大英帝国海权独霸天下的基础之上。但是,一旦这种海权优势丧失,“大陆均势”也就无法实施了。海权国家也就存在被陆权大国边缘化甚至成为傀儡的危险。无独有偶,今天美国的霸权同样是建立在上述逻辑之上——美国是一个海陆双元帝国。美国先是在十九世纪夯实在北美的陆上霸权之后,再于二十世纪构建其海上霸权,夯实了美国“离岸平衡”战略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