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中山为中国选了三个首都,唯迁都于此才能称霸亚洲

 竹子直 2018-08-02

一个国家的首都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尤其在古代,帝王对于首都的选址非常重视。自从秦朝一统中原以后,关中地区成为中原王朝首都所在地,此后数千年,西安洛阳长期占据着中原王朝的首都位置,因此西安有着十三朝古都之称。纵观中国古代王朝变迁的历史,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第一、古代首都分布北多南少。

就以中国的八大古都为例,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其中有6个位于北方,只有南京和杭州位于南方。

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都城大都分布在北方呢?

其实这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关系,在古代最先开发的是长江以北地区,黄河流域作为华夏文明的起源地,长期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中心,而长江以南在历史上长期被视作蛮荒之地。其后,随着北方人口的逐步南迁,南方得到开发,经济中心开始向南转移,南方首都才逐步增多。

第二、都城变迁有自西向东的趋势。

唐朝及以前,中国都城长期分布在关中地区和河南的洛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对交通条件的依赖,关中及中原地区难以支撑城市和人口的发展,长安和洛阳逐步衰落,而东部漕运的发展使交通条件大为改善,经济重心逐步东移。而都城作为一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中心,也随着东移。

到了近代,随着大清王朝的覆灭,中华民国建立,那么对于中国将首都定在哪里成为当时讨论的热门话题。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了自己的一套选都理论,根据中国谋略的不同,将武昌、西安、伊犁三个城市预设为中国可以迁都的地点。孙中山认为:“故以此三都者,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视其规摹远近而已。”

第一、天下通衢之地——武昌

孙中山认为,武汉“扬灵于大江,东趋宝山,四日而极,足以转输矣。北望襄樊以镇抚河雄,铁道既布,而行理及于长城,其斥侯至穷朔者,金陵之绌,武昌之赢也。”武昌既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又是当时的经济重镇,这里交通便利,有长江连接东西航运,有铁路连接南北运输,因此武昌被孙中山认为是定都的首选之地。

第二、中国地图的中心位置——西安。

西安是三个城市中最靠近中国中心的,以西安为都城,则便于加强对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统辖,而选择武昌则距离这些地区较远,不利于管辖。虽然关中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没有武昌富庶,但是也有关中平原作为基础,出于国家管理的政治角度考虑,把西安作为首都也未尝不可。

第三、亚洲的中心——伊犁。

伊犁位于亚洲的腹地——中国新疆的西北部,孙中山认为定都西安有助于经营新疆、西藏、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但是要想称霸亚洲,实现亚洲共主,那就要定都伊犁。在古代,中原王朝曾经中亚地区纳入版图,但是由于中亚地区距离都城较远,往往不能长久统治,如果将都城设在伊犁,那么中国就可以“谋大洲”,成为亚洲的共主。

虽然,孙中山的理论设想不错,但是由于现实条件所限,伊犁经济条件落后,其自然环境也难以承载过多的人口,难以支持起作为中国首都所需的经济实力。况且伊犁深处西北内陆,对外、对内交通联系极为不便,难以担负统领中国及亚洲的重任。

所以,孙中山虽然提出三个首都的设想,但是孙中山认为最佳选择还是武昌。武昌起义以后,由湖北军政府代行临时军政府职能,这也说明孙中山有意将定都武昌。然而当时武昌深受清军威胁,而革命党人的政治基础在东南沿海,定都之争悬而未决。但是,随着江浙联军攻占南京之后,临时政府将首都迁往南京,于是南京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都。

孙中山将武昌、西安伊犁三个城市作为当时中国首都备选城市,更多地是从地理位置和管辖半径的角度来考虑,但是作为一国之都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经济、政治、交通、地理位置、军事、文化、历史等,所以中国最终都没有选择以上三个城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