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通旧时手工业

 连云港海之阔 2018-08-03
手工业

木匠有许多行业用语,如绳索叫“折”,斧头叫“代富”,木结疤叫“顺遂”,梯子叫“步步高”,榔头叫“闹更”,凿子叫“锲子”等等。农村建房,每逢到上正梁时刻,领作师傅从青蓝布围裙兜里,掏出粽子、状元糕、桂圆、枣儿等象征吉祥如意的物品及五谷六黍等,朝空中抛掷,并且脚踏木梯,嘴里吟唱“利市话”,如:“脚踏金梯步步高,和合神仙双手招;你抛粽子我抛糕,财神菩萨抱元宝……”直到正梁“放稳扶正”方止。匠人走下梯子时还要说一些庆贺主家的客气话,如“恭喜发财,步步登高,连中三元”等,主家则将封好的红包赠给匠人,以示酬谢。木匠还有一种规矩:下工时要将斧头随身带走,即便是“生活(活计)”没能结束,也不例外。

泥水匠又叫水作、瓦匠、砖瓦匠,主要以砌墙、盘池(砌茅厕)、支灶等活计为主。砌房造宅时,在梁柱的基石底下,要放一枚“和合铜钱”,作镇宅之用;同时还要用红纸包“麦芒”压在基石下,寓意主家日后子孙满堂。若是砌猪圈,主人须将酒菜送到工地,泥水匠与主人在新猪圈里盘膝而坐,举杯对酌,不拘客套,相互抢着喝酒吃菜,并且“吃相”越粗鲁越好,酒菜须一扫而光不可留存。据说这样日后饲养的猪才会抢食,长得肥大。

剃头匠也叫剪头匠。替婴儿首趟剃头叫“落胎头”,主人把剃下的婴发揉成小“发球”,当作传家宝似的收藏,并毫不吝啬地掏出双倍甚至几倍的工钱给匠人,以作“落胎头”的喜钱。剃头匠为死者剃“大寿”头,剃刀须磨得锋利无比,含一口烧酒,喷洒在死者脸上,“沙沙沙”地一气呵成,不能再剃第二遍;且只剃前面,后面留着,称为“后发”。为死者剃头,工钱从优,死者儿孙们在同一日剃头,也须付加倍工钱。
 
裁衣匠通称裁缝。店堂内常年累月供奉嫘祖神像,尊敬织娘,逢年过节,敬奉更为虔诚。每逢岁末除夕,店堂内要掸尘扫灰,店面焕然一新,并于神龛前摆纸马,燃香烛。裁缝店平时无休息之日,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初五才放假,另外五月端午下午也放半天假。重阳节时,老板要办酒席,请老师傅及小徒弟会餐,其实是暗示自该日起就要做夜工,一般要工作到深夜子时,直至除夕前,夜工才告结束。平时小徒弟开店门扫地也有俗规,扫地要从门口朝里扫,不可犯规由里边朝外扫,怕的是“财宝外泄”,取“朝里扫,聚金宝”的吉利用语。裁衣匠关店门时不作兴叫“关门”,而要叫“打烊”,因“关门”示意停业关店不吉祥。裁缝做嫁妆时,不能把缝针折断,倘若小徒弟偶有不慎将针折断时,师傅则在衣衫某处用针挑一个“结”,谓之“逢凶化吉”,取其“吉”的谐音。请裁缝添制新衣要看日子,提防碰上“破”日。缝制蚊帐要选用“闭”日,切忌“开”日,认为“开”日缝制的帐子,蚊子会钻进来。缝制蚊帐时,裁缝往往将一根沾过鳝鱼血的棉线缝在蚊帐上,据说可以避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