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一章研讨

 火岩山 2018-08-03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本章同道注解:

可以言说的道,并不是最直接的道。道的前面不需要任何的定句,道的后也不需任何的补语,当我在说这句的话时候其实已经说的不是道了。由于万物的易变特性,对万物的命名也不是万物最终且最合适的名字。天地之始无名无姓,给万物起名字时,就要追源万物的由来,为什么起了这样的名字而不是那样的名字,这就是给万物寻母的过程了,寻来寻去,发现万物均来于有的运化,而有又来自无。所以用无来命名天地之始,用有来命名万物之母吧。以无为参照物的时候才能认识到万物的奇妙,以有为参照物的时候才能厘清万物的差异。其实不论是无还是有都来自于道,只是名字不同罢了,从一个足够长大的时空跨度来看,这一刻的无,就成了下刻的有,下一刻的有,其实又是上一刻的无。有与无的相互转化真可谓是玄妙啊,而控制它们互相转化的这个法门正是一切奥妙之门啊!说到这里,那么这个门是什么呢?那就是道。


本章理解相关问题:

一、为什么开篇第一句讲了道,又讲名呢?

    道是本源,难以描述。但人认识世界需要途径,这个途径就是名。名,本源的客观投影,简单理解类似对道的生发,对世界的认知和描述。没有名,了解道就没了途径。名是对道的特性的一种描述。名说的也一种体悟道的方法。同时是对道玄妙无限超越语言思维的一种描述。若过于诠释,反而会落入语言思维的限制中。语言思维虽是我们理解道的重要工具,但是也同时可能成为理解道的一种限制。

至道是第一因,生无,我们在描述无的时候,就是无名;无生有,在描述有的时候,就是有名。道,不因任何条件而存在;但我们人既然要描述一个东西,必然要用到名。

二、庄子讲,名为实之宾。可否套用这种关系把名放到道一起并列讲?

   名为实之宾,是把客观世界作为本体,名是对本体的描述和认识。名,是人的主观尺度,用来界限描述道这个实的,故为宾。道实,不因人而存,名宾却因人而有,故同述以致用。

三、如何才能领会到无?

   从无欲入手。专心致志,忘我,无杂念,正静明虚。

四、观其妙和观其徼,具体是观察什么的?

    妙:是指道生万物的造化之神机。徼:万物已成,则观其象,察其理。常无欲以观其妙,就是体会到无的时候,你就像是造物主,就像站在宇宙初始,看着万物生老病死。有欲常有欲以观其徼,体会到有的时候,你就是万物,从一个万物的视角观察万物,看到的是万物的表象。

五、欲在这里怎么理解?

    如果去掉欲字,就变成了:故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比较晦涩难懂,为了好理解天地之初的无和有,这里用无欲、有欲引出天地之初无和有的状态。

六、王弼关于道德经的注解怎么样?

道德经的注解,世面上最常见的,是河上公和王弼的注,实际上,他们两个都不懂老子的思想。所谓注解老子,实际上是用老子注解他们自己。


本章联系实际应用:

      一、在生活中如何应用无欲以观其妙

     常无欲以观其妙,就是生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与本质建立真实的关系,而不是与表象建立镜花水月。

二、关于宗教信仰

无名天地之始,还阐述了至道的另一个特性。至道是一切的根源。可以理解为,至道具有无限创造力。这里要注意另外一个误区:把至道人格化。这个是西方宗教神棍们走的极端错误路线。至道是一切的根源,具有无限创造力。不代表至道与我们人类一样是个人格化的个体。将人格化投射在至道身上,就是典型的以人道代至道。错误的思想导致错误的道路和灾难性的后果,过去几万年,人族惨遭宗教神棍们的迫害,中世纪的黑暗六世纪,还有魏晋时期佛棍们入侵对华夏文明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人格化的神是不存在的。体悟至道首先应该摒弃一切宗教信仰,勘破宗教神棍们种种谬论对自身生命境界带来的巨大破坏。

三、关于佛教

有和无从来都是共同存在的,有欲无欲也是一样。有和无是天地的根本规律,天地万物谁也无法跳出这个根本规律。因此,无欲、有欲,也一定是相互平衡存在的。为什么说猩猩教是骗人的呢,一味的让你克制欲望,什么跳出红尘,这是违背自然规律,违背天地规律的。


课后问题:

如何在生活中“以无观无,以有观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