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云如有意,万里望孤舟。外链优化 出自唐·刘长卿《上湖田馆南楼忆朱宴》。此以拟人修辞手法,将白云人格化,使其带有人的生命情态,从而借云而写人,突出离别友人的悲伤之情。 二、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出自先秦·屈原《楚辞·九歌·少司命》。人生的悲哀莫过于生离死别,人生的快乐莫过于结识新友。这是两千多年前屈原的人生认知。但今天的人们仍然有此同感,这就是屈原思想的深刻性所在。 三、碧山终日思无穷,芳草何年恨即休。 出自唐·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此以比喻修辞手法,将无尽的思念之情比作无尽的青山与无边的芳草,化抽象为具象,形象地表现出思念友人的深切之情。 四、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出自唐·杜甫《偶题》。此言不是要求佳句才做诗,而是因为愁来心情无法排解才做诗,意谓别离之愁太浓而无法排遣。 五、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 出自宋·贺铸《菩萨蛮》。离别之愁要用彩舟来载,言其离愁之深。虽然彩舟勉强能够承载,可是没办法让彩舟借得神风相送。意谓离愁太重,舟能载,却开不动,由此曲折地表达了离愁别绪的深重之状。 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出自唐·李白《劳劳亭》。将“春风”人格化,使其带有人的生命情态,从而借柳而写人,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七、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出自唐·张泌《寄人二首》(其一)。此以拟人手法,将月亮人格化,使其带有人的生命情态(月多情),从而借月照落花之景,写出诗人自己对离别之人深切的怀念之情。 八、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归。 出自唐·杜甫《梦李白二首》。此以白云比游子,形容其行踪的飘浮不定,以此寄托对被流放夜郎的友人李白的思念之情。
九、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出自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前句的近景与后句的远景相形对比,遂将征人怀乡思亲与征人之妻思夫怀远之情皆突显出来。 十、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出自唐·刘禹锡《杨柳枝》。此写与美人久别难逢的痛苦之情。 |
|
来自: 昵称5837408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