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灯谜传承的规律和工人文化宫的主体定位

 沁静斋宁欧 2018-08-03

作者:宁欧

 

【摘要】工人文化宫是工会组织的一部分,不仅仅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公益性的公共文化产品,更有着其自身固有的政治使命。灯谜的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测温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灯谜传承的稳固和光大,关乎到传统文化的复兴。在新的国际关系上,国家和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将是文化的竞争。工人文化宫无论是从职能上看还是从情感上看,都应该且有义务承担起灯谜传承的责任。

【关键词】灯谜传承、工人文化宫、文化复兴、活动主体

 

                       一、灯谜概述

 

灯谜的含义具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灯谜包括民间谜语,隐语,谶语,甚至于讳语、黑话等等。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谜语大概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产生。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体会逐步掌握了他们的特点,借助隐喻的方式表现出来,创造了谜语,作为智力测试的工具。这是社会生产和人的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①而狭义概念上的灯谜是专指文义谜,是基于汉语字词特有的音形义,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对给出的字词句进行别解,从而得出不同于原字词句所表达意义的解释。其要点在于别解,而别解必须依托于一定的逻辑对应关系产生。一条完整的灯谜至少需要包括三方面,即谜面、谜目和谜底,正是因为别解的存在,使得灯谜具有了“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②的艺术特性。所谓艺术是指:“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像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思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③而灯谜在创作过程中也同时兼具了作者的情感性以及审美活动。是艺术形态的一种具象表现。撇开目前大量涌现出来的病谜错谜不谈,灯谜的谜面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无论成句谜还是自撰谜面,都是微文学形式。

人类社会,无文字的历史远远长于文字记载的历史。谜语首先是一种口传文化。它和诗歌、绘画、音乐等等艺术形式类似,其产生的本源都不是人类单纯追求美的愉悦,而更多地表现为某种实用性和教育性。从口传谜语发展到民间谜语、文义谜的分化,正是“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生产和再生产,对人的教育和再教育。”④灯谜随着文字以及语言的丰富而丰富,也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而其蕴涵的本质决定了其产生的多元化。现今的我们去探究其源头,或者说探究哪本典籍、哪个古人是灯谜的鼻祖,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从民间谜语中分化出来的灯谜,在保留了本身的实用性和教育性后,更增加了艺术性、娱悦性的美学特质,逐渐形成了系统性的特点。“优秀的谜语,是精美的艺术品,也是智慧的结晶。在短小的形式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真是‘小形式,大艺术’”。⑤是谜面的“显”和谜底“隐”的有机结合。要求谜面成文,且具备一定的文学性。而谜底则涉及百科,包罗万象。丰富了知识,启迪了智力。

因此,灯谜的文学性决定了其审美价值和情感共鸣的目的性,而从探究谜底过程中起到的启迪智慧,增强知识积累的方面来说,灯谜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二、 灯谜活动和文学活动的艺术性分析

美国当代艺术学家爱布拉姆斯,总结西方文论发展史,提出了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文学活动四要素不是彼此孤立或静止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它是围绕着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文学活动所形成的流动过程,包含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活动不仅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又是对象的主体化,在这个双向互动过程中,才显示出文学特有的社会和审美的本质属性。⑥作为文学小样式的灯谜,在其社会活动中,同样有四大要素:

1、世界。是指灯谜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不论主观世界还是客观世界,世界是灯谜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他不仅是灯谜的反映对象,也是制谜者与猜谜者的基本生活环境,是他们通过灯谜产生对话的物质基础。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在具体的灯谜活动中,必然包括主办单位,场地,主题,活动形式和方法等等。是灯谜活动社会化的基本保障和必要条件。

2、作者。也就是灯谜的创制者。制谜者是灯谜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创作灯谜作品的人,更是以自己独特审美体验通过灯谜作品的巧设机关传达给读者主体灯谜扣合的逻辑关系及灯谜所涵盖的各种知识,在灯谜活动既是一种作者的感情表现活动,也是一种教育过程的对话。是谜作者和猜谜者“双方平等地通过对话方式促进人的交流和发展,提升人的思维水平的过程。⑦”因此,作者是灯谜活动从创作开始到猜者中鹄,全程活动的充分参与者。

3、作品。是指灯谜本身,包括显示的“镜”----谜面和谜目,和隐藏的“灯”----逻辑关系和谜底。是作为制谜者的创造物和猜谜者的对象,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又是猜者接受的对象。

4、读者。是指猜谜者。是灯谜作品接受的主体,他不仅仅是看谜条的人,更是与作者共同生活在世界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通过灯谜作品而进行潜在的沟通交流,鉴赏,猜射,达到曲径通幽而后豁然开朗的精神愉悦,只有猜者参与灯谜“回互其辞”的思维活动中,灯谜作品才能实现其价值。

可以说,灯谜活动和文学活动,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是,灯谜活动又区别于文学活动。其突出的特点就是,作为灯谜活动主体的作者和主办者,不仅仅提供灯谜作品,更需要提供奖品。换言之,在灯谜活动中,作者及主办者完全是赔钱陪精力赚吆喝,有时赚得还可能是辱骂。这就提出了,在灯谜的社会活动中,如何最大化的平衡各方的利益,这种利益不仅仅指物质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基于此点,将灯谜活动完全推给谜作者或者松散的灯谜社团都是不现实的。而作为公共文化建设者的工人文化宫有理由也有责任承担起活动主体的作用。

 

                三、工人文化宫的文化职能和使命

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各省市就基本都建立了工人文化宫和俱乐部,是工会组织的一部分,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都曾经为工人文化宫题词,明确了工人文化宫的办宫宗旨和公益性定位。文化宫也仅仅围绕党和工会工作中心,坚持用文艺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以文育人,民众具有浓厚的文化宫情结。工人文化宫在实际的文化活动中具有先天性的资源禀赋、人才配置、组织能力等优势。

(一)、工人文化宫隶属于工会组织,中国的工会组织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工人阶级群众性组织,代表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支柱。工人文化宫不仅仅是社会公益性文化群团,同时担负着重要的政治职能。

1、工人文化宫是党领导下的文化事业机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

2、是党、政府、工会组织联系服务广大群众的重要纽带桥梁,肩负着宣传贯彻党的文化方针政策的使命。

3、工人文化宫通过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在满足广大群众文化精神需求的同时,发挥着思想教化,文化整合,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

   因此,作为群众性文化建设重要组成成分的灯谜活动,工人文化宫在主观上有积极执行开展落实的责任和义务。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工会都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辟了文化宫的活动场地,建造了活动设施。为公益性的灯谜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20161225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明确了必要的法律保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本级城乡规划,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省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状况、环境条件、文化特色,合理确定公共文化设施的种类、数量、规模以及布局,形成场馆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相结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⑧作为公共文化主阵地的工人文化宫理应得纳入到各级地方政府文化事业的体系中。

(三)、工会组织范畴内的工人文化宫具有和基层企事业单位接触较多的机会和优势,这是像群艺馆等等其他文化组织所无可比拟的。“十二五”规划就“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明确部署。职工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在企业中的具体反映,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塑造人的重大工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积极在企业职工中开展灯谜活动,在灯谜活动中潜移默化提升职工群众的文化修养,文化认同,是企业凝聚和激励员工的动力之源,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终南捷径。

   在整体的范畴之内,政府、文化宫、企业、职工群众,都是作为局部个体的存在。其依托于文化建设形成一定定义内的循环。“循环作为整体界定个别部分,而部分合在一起形成循环。”⑨文化建设的形成是良性的循环发展。工人文化宫在期间充当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而“政府并不保证提供公共产品,政府只保证公共产品被提供”。⑩因此,工人文化宫在文化建设上,既是作为主体相对于企业以及职工群众;又是作为客体---相对于政府以及工会主管部门。这就要求文化宫主动承担沟通行为。“沟通行为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循环的过程,在其中,行为者二者合一:他是行动的发起人,通过他对之负责的行动掌握境况,同时他是其环境转变过程的产物,是他所属的群体---其凝聚力建立在协同性的基础之上的产物,并且,他还是培育他的社会化过程的产物。”⑾在此定义上,工人文化宫被赋予了工具性形象的作用,和灯谜在文化建设范畴内的本质定位类似。其重要性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而更多地表现为尴尬的地位。

 

                  四、 灯谜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地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现。以汉字为基础,以民族文化为手段(比如灯谜中的五行对应扣合等等)的灯谜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华文化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

但是灯谜并没有提供直观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其终极目的性相对平淡,而更多地表现在工具性形象上。正是这种手段和目的的模糊定位,是灯谜往往会决策者忽视的重要原因。“令人遗憾的是,工具性形象不能说明在识别和选择手段与目的过程中其他思想和行动的模式。它忽略了这样的事实:人们参与了确定所追求目的的及确定为实现目的所使用的手段过程。也就是说。工具性形象把手段和目的当做是既定的,对他们的形成,决策者置身事外。”⑿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浙江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文中给出了指导思想、基本思路、重点任务等等,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振兴工程一节,点出了各种传统文化的名目。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对于灯谜只字未提。这点,应该不光光是浙江省,除部分灯谜活动开展得比较突出的省市外,全国绝大多数地方,灯谜都是处于进退维谷的地步的。换一步思考,假设灯谜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消亡,那么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损害程度和负面作用可以说是不可想象的。灯谜在传统文化中已经深入骨髓,贯穿始终。在各种文艺形式中都可以见到灯谜的身影。灯谜或者广义上的谜语,无论是文义谜还是口传民间谜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正是灯谜手法的别解,以及对文本词句的断读,让中华文化绚烂多彩。如果剥离,传统文化势必显得苍白单调。

可以说,学习灯谜,更有助于学习传统文化,振兴灯谜等于振兴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复兴,归根结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国际上目前形成的共识是,未来国家和民族间的竞争以及影响,来自于文化的竞争和影响。这点,文化部部长蔡武也有过论述:“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价值观念和文化的竞争日趋激烈。在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的硬实力发展不断趋向均衡的过程中,文化软实力将从各国角力的辅助手段,逐渐成为大国竞争的关键因素。”⒀文化建设已经进入了国家战略发展的核心区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的认知和认同,是中国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普及灯谜知识,熟悉灯谜包含的百科知识和逻辑对应关系,是一把开启传统文化的钥匙。

灯谜的普及以及提高,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其随传统文化的兴衰而兴衰。但是又有其自身固有的发展特点。

(一)、灯谜既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又区别于传统文化,两者在逻辑上是交叉关系,又有相互作用的关系。传统文化包括灯谜,灯谜中蕴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传统文化的沉淀容易形成对灯谜的兴趣和了解,熟悉灯谜又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积累。

(二)、灯谜活动的受众欠缺。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又称为射虎,说明其自身有着相当的难度,没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很难入其门道,这就使得很多职工群众望而却步,不知其所以然,进而索然无味。这个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它是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教育等等方面的不住提升。当然,也免不了灯谜相关人员的推广和指导。

(三)、灯谜活动作为公共文化产品,成本低廉,形式多样。

1、在华人圈,不光光只是中国大陆,包括海外以及港澳台地区,拥有相当一部分不计报酬创作灯谜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保证了在灯谜产品输出端的稳定性。在产品供应上的成本极其低廉。

2、对于老百姓而言,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首先体现在价格上,最好是低价或者免费的服务。灯谜活动,不光光是免费的服务,一般而言都是有所收获和奖励。

3、灯谜活动有条件可以组织大型的场地活动,没有条件可以在网络一些聊天室、微信群等等都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甚至于饭桌,茶室都可以。可以书面,也可以口传。是其他文化产品所不具备的优势。

4、专题灯谜活动目前在全国各地开展得比较成功,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宣传和推广灯谜活动起到传统文化复兴启蒙的作用。其后继潜力和对文化建设的潜在功用不可估量。

 

      五、工人文化宫在灯谜传承中的主体地位及困境应对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工人文化宫走过了“以文养文”,“以商养文”,从自主经营到靠场地租金度日的曲折道路。公益性的文化活动日益被商业性浮躁伪文化项目代替,工人文化宫的文化主阵地功能弱化。在钱和文化事业上陷入了两难境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也是工人文化宫在开展灯谜活动的瓶颈问题。

体制尚未理顺,工人文化宫的性质定位和运行模式各不相同,尽管承担着公益性文化服务的职能,但是相关政策待遇尚待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人文化宫的发展。

而反之,调查发现,公益性活动开展较好的工人文化宫,有的是被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人员由地方财政供养;有的是由地方工会对文化宫开展公益性活动给与经费支持。而以租为主的工人文化宫,都是自收自支、自负盈亏,没有稳定充足的经费来源。⒁

这就要求,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工人文化宫自身应该考虑如何转型,如何去做的问题。“我们建构我们的社会世界---他不是预先给予我们的,我们通过把意义赋予我们自己的行动和他人的行动而创造它。”⒂工人文化宫作为灯谜团体的娘家人,二者既是隶属又是相对独立的关系,但是在灯谜活动这一公共文化区域内,是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关系。一方面,工人文化宫有足够的财政保证,也就有足够的灯谜活动保证。另一方面,灯谜活动的繁盛,也打造了工人文化宫的文化品牌和公益性活动绩效。需要二者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合力。

1、工人文化宫不仅要扮演好灯谜团体娘家人,更应该做好媒人角色,运用自身优势和资源,让灯谜进企业进社区。并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发展灯谜活动的商业化文化操作之路,以保障适当的活动资金来源。

2、工人文化宫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公益性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单位⒃,其提供的文化教育类产品,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理应被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财政负担其人员经费和公用支出等基本开支,并在税费方面享受与其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同样的优惠待遇。作为工人文化宫的主管单位和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的维护者的各级工会组织,更有责任在独立的工会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对工人文化宫开展公益性活动给与支持。

3、灯谜团体成员,也应该主动出击,借助文化宫的文化品牌形象,积极寻求开展灯谜的各种契机,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4、商业化的灯谜活动很多并不能起到文化普及的作用,往往是“外行看热闹”,过多地流于形式,只是基于一种在面子观念上的举办,持续性难以得到保障。这就需要文化宫成员至少是主管灯谜业务的成员熟悉灯谜,真正地认识灯谜在文化产品输出上的重要性,在活动前期做一定量的铺垫。

商业化和公益性永远是一对矛盾体。但是其矛盾并非不可调和的。美国诗人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说:“有些事物看似是相互矛盾的,如果把他们合理地结合起来却会变得很完美,自助和受助就是这样的典型”。其症结就在于行动,或者说执行力。行动不同于行为是有意识和有意向性的。“行动概念‘描绘与意外事件相反的活动,这样,‘跳下’是行动,而‘落下’不是,因为跳下是人们做出来的,而落下是发生在某人身上的’”。⒄带有主观意识形态的主动行动,是事物成立和发展的充分条件。其根本在于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感。

 

                                             六、总结

十八大报告强调,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工人文化宫应该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中主动有为。一方面要理顺体制关系。另一方面积极把商业化程度比较高而且已经比较成熟的文化项目(比如影视制作、动漫、书画等等)进行市场化运作。回馈和反哺纯粹公益性的灯谜文化活动,形成良性的内循环。在灯谜文化活动中,工人文化宫应该也必须将自己定位在主体的地位上,主动调动、整合相关资源。灯谜团体也应该积极配合工人文化宫的要求,尽善尽美地完成工作安排。

 灯谜活动的教化作用在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所谓教育,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灵肉的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的天性。”⒅灯谜的文化规范和文化启迪是其不断继承和发扬的内涵所在。同时,也是工人文化宫的职能责任所在。因此,工人文化宫的发展是灯谜活动发展的必要基础,灯谜文化的弘扬是工人文化宫文化建设的充分补充。

灯谜的传承建立在灯谜活动开展的正常化基础上。只有扩大灯谜的受众和影响力,让广大职工群众认知、认同,灯谜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工人文化宫作为工会组织联系和供给广大职工群众文化需求的主阵地,肩负起灯谜的传承和发扬的责任,是不容推卸的使命和义务。

 

 

 

参考资料及注释:

①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P332,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②《文心雕龙·谐讔》第十五。

③《辞海》P627,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

④赵世林《论民族文化的传承》。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4期。

⑤段宝林《中国民间文艺学》P154。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⑥美国,爱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⑦顾尔伙、张诗亚《<论语>口传特质及教育启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12期。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二章第十五条。

⑨英国,理查德·帕尔默:Richard Palmer,1969.P87.

⑩祁述裕《政府主导不是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南京日报,20153

⑾德国,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1990.P135

⑿德国,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90.P87

⒀蔡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成立贺词,2014929

⒁高瑶瑶《解决工人文化宫发展及定位之困,还须把“加大投入”落到实处》。全总新闻中心,2014717

⒂美国,彼得·柏格,汤姆斯·卢克曼《知识社会学:社会实体的建构》,1966.

⒃《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第二条。

Fay ,1975,P71

⒅德国,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