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拾光书屋(书评)】《北鸢》书评:家国浮沉,各安天命

 上善若水nurwyv 2018-08-04
       很庆幸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葛亮,是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任教于高校,他的文字发表于两岸三地,作品获得多项文学奖项。《北鸢》这部作品,耗时七载完成,可谓是字字皆心血。
       《北鸢》是一部关于民国的小说,作者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宏大的布局、恬淡的笔触写就卢、冯两个大家族在家国动荡里的兴衰沉浮,寄情怀于卢文笙这个成长于商贾之家的孤儿,通过他的成长历程以及周遭人物的遭遇展现那段风云诡谲的民国历史,自有一番独属于民国的古典和优雅。

       这部小说以卢文笙和冯仁桢二人的经历为两条线索,故事穿插进行,交替推进,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内里有着千丝万缕的牵绊,最终两条主线合而为一,成就一个完满的故事。另外,开篇写到老年文笙和仁桢的一段对话,一开始让人不明就里,却让人想要一探究竟,愈读之下,如云销雨霁,渐渐明晰。小说结尾并未言明二人结婚生子的团圆结局,但反过头来看楔子,结局已然昭示。真是构思精巧。

       再说《北鸢》一名,可谓是匠心独具,作者于自序《时间煮海》中写到北鸢一名出自《南鹞北鸢考工志》,残卷里藏着民间真精神,是对曹霑先生深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明达之心的推崇。另外,鸢这一意向贯穿小说始终,每年一只的虎头风筝是无言的父爱和重诺的人间情;城墙上的风筝是爱情的开端;课堂上关于风筝那副画的命名是师生情也是兄弟情义;战场上,借风筝传递信号是家国大情怀,小小的一只鸢承载着人一生中几乎所有的情感和情怀。
       人如纸鸢,命运浮沉,漂泊无依。时局是风,时而平静如斯,风筝凭借着便扶摇直上,平稳的飘着,时而戏谑着,风筝忽上忽下,险要跌落,放风筝的人手腕一抖风筝就活了过来,有着一根线的牵绊,亦有了主心骨。卢文笙经历外出求学,经历战场,进退沧桑间,因为那根线回到家里。或者刹那间风筝已坠至平地,就像姚永安,动荡时局中身死家破;再或者即便顺势而为,没有主心骨,最后的结果也难逃坠落,昔日在青晏山上一起放风筝的伙伴叶雅各,利益场上周旋着,利欲之风把初心尽数吞去。

       “再谦卑的骨头里也流淌着江河”,跌宕起伏的大时代里,那些小人物,总是在自己的一方净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贫寒手艺人,三代重诺守信。四声坊的龙师傅,曾经受到文笙父亲家睦的帮助,也因为文笙父亲的一句话,每年在文笙生日之日扎一只虎头风筝,从未间断。这个承诺直至身死也未结束,甚至继续传至子辈孙辈。
       一代名伶,为理想抛弃爱情,为亲情抛却生死。言秋凰与冯明焕有着才子佳人的机遇,琴声相和,堪比伯牙子期,惺惺相惜,而言秋凰却为了能继续唱戏割舍了情爱。而后为了给女儿仁珏报仇,忍辱负重,甘愿做日本人的情人实施刺杀计划,即便被万人唾骂也无所谓。
       接受新式教育的蛮蛮,不拘于小情小爱,献身革命,范逸美、思阅、凌佐……无数人为了国家前赴后继。
       政客、军阀、愚公、文人,商人、伶人,在大开大阖的时代,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在时光的罅隙中,他们坚守着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内心,还有中华民族骨子里流淌着的仁义礼智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最起码,守住自己的主心骨,不至随波逐流。

       《北鸢》有一种力量,于平静中隐藏着的一种能够攥住人心的力量。没有刻意强调,一读之下,那些文字跃然纸上,钻进心底,一阵发酸,仓皇间泪已模糊了视线。那是一个鲜活的民国,是无数人物的群像,蕴含着丰厚的民国风物,有残忍的杀戮,触目惊心的苦难,也有不断坚守的执着,和平静中掩藏的温暖人心的力量。
       浅薄的语言无法描述出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不再赘述。总之,千万人说好不如自己一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