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炒菜、做调料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身为蘸料的酱油君曾经一度风靡水果界。 注意,前方高能! 芒果蘸酱油 听说这种吃法已经不稀奇了,海南的小伙伴表示,他们已经从小吃到大。海南人更喜欢用生的青芒果蘸酱油吃,吃到嘴里有一种又鲜又甜的感觉。 荔枝蘸酱油 “荔枝蘸酱油”是潮汕闽南一带流行的吃法,网友表示“酸甜咸的口感很开胃,蘸酱油可以中和酸涩味。”听说酱油可以中和荔枝核毒素,还能消食去热、平衡体内电解质哦。 桃子蘸酱油 有网友表示小时候在外婆家吃的早餐就是稀饭配桃子蘸酱油。甜中带咸,是一种新口味。 Emmmm....... 看完这些,小蒲表示还是更愿意用来炒菜……无论酱油有什么新(奇)鲜(葩)吃法,哪种酱油最好,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小蒲现在就给大家一波数据感受一下。 小蒲到天猫超市和京东商城检索了页面上醒目的各大热销品牌,把这些品牌与国家和各省市食药监部门公开的抽查数据对照,发现2016年以来,9个品牌的抽检批次较多。按抽检次数排序如下: 小蒲继续使用“食安通-食品抽检信息与分析”(www.eshian.com)查询2018年1月1日——至今酱油的抽查结果。 发现有47例不合格。 ![]() 太多了,盆友们自己查哦。 由图可以看出,酱油的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氨基酸态氮太低、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不得检出、苯甲酸及其钠盐超标、山梨酸及其钾盐超标、菌落总数超标、防腐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超标。 这些术语这么难懂,它们究竟是什么呢? 氨基酸态氮 氨基酸态氮指的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氨基酸态氮是判定发酵产品发酵程度的特性指标。该指标越高,说明酱油中的氨基酸含量越高、鲜味越好。依据酱油卫生标准GB 2717-2003,酱油中氨基酸态氮<0.40g/100ml,即表明酱油为不合格产品。 氨基酸态氮含量≥0.8g/100ml为特级; 氨基酸态氮含量≥0.4g/100ml为三级; 两者之间为一级或二级。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都是我国常用的防腐剂。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是一种广谱型防腐剂,对食品中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有着较强抑制作用。广泛用于肉类、鱼类、蔬菜、水果、饮料类、糕点类等的防腐保鲜,不过,根据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酱油中不得使用。 ![]() 苯甲酸及其钠盐用于内服液体药剂的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用量过多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一般在碳酸饮料、酱油、酱类、蜜饯和果蔬饮料等使用。根据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酱油中苯甲酸及其钠盐的最大使用量不得大于1.0g/kg。 ![]() 山梨酸及其钾盐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食品防腐剂,可用于酱油、醋、面酱类、果酱类、酱菜类、罐头类和一些酒类等等食品。根据GB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酱油中山梨酸及其钾盐的最大使用量不得大于1.0g/kg。 ![]() 菌落总数 关于菌落总数,小蒲直接甩出权威解读。 ![]() 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酸碱度、培养温度等),每克(每毫克)检验样品所生长出来的菌落数。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以便对被检样品作出适当的卫生评价。 食用菌落总数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急性中毒、呕吐、腹泻等症状,危害人体健康安全。 所以你知道怎么选择好酱油了吗? ![]() 酱油质量的重要参数就是氨基酸态氮,在包装标签上就可以找到它。 氨基酸态氮含量≥0.8g/100ml为特级,≥0.4g/100ml为三级,两者之间为一级或二级。也可以直接参考包装上的质量等级标志,三级合格,特级最好。 编辑:觉莹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