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50

 昵称30640555 2018-08-04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48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表半里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出,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注解:

这一条是一个完整的医案,也是一个比较难判断的医案。


“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这是有表证,太阳病,因为有汗出。只是头汗出,且手足冷,说明津液虚,偏向于阴的一方面。是不是阴证呢?又还没到那么严重,因为只是微微恶寒。


“心下满,口不欲食”,心下满或微结可以算作柴胡汤的范畴。为什么说口不欲食?这个措辞可以这么去理解,就是肚子是饿的,只是嘴里吃不下去,那就是饥而不欲食,那还是像半表半里证。


“大便硬,脉细”,因为脉细津液虚,这个大便硬就不是阳明里热,而是津液虚大肠失润的大便硬。后面说这个是“阳微结”,微微有点阳结,这是因为有表不通,津液不能气化循环而造成的,所谓“必有表,复有里”。如果脉沉,说明有里证。


那是不是能理解为里阴证,也就是太阴证的阴结呢?不能,因为这里还有汗出,还有外证,如果是纯阴证,不会有外证。这个情况是半在外,半在里。


如果脉沉紧,能不能理解为少阴病,也就是表阴证呢?也不能,还是同样的道理,阴证一般不会出汗,这里有头汗出,可见不是少阴证。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脉沉紧是少阴证,而不是脉浮紧呢?有时候津液虚,能量不够,脉是浮不起来的。所以,用脉的浮沉来断表里病位不是很准确的。脉的擅长是断阴阳盛衰,断病位用问诊准确率更高

下面说这种情况可以用小柴胡汤,这里津液这么虚,为什么不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呢?因为这里是三阳并病,是要治从少阳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是治表和半表半里的同病的。如果非要严谨的来解释的话可以这么解释,但事实上,有头汗出的表证,同时有半表半里证,里证不严重,且津液虚,有几个条件是可以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当然,小柴胡也能救津液,且这里有微结,小柴胡汤里的半夏也适用。所以,这种情况条文中也说的比较有余地,就是“可与小柴胡汤”。后面也说了,如果“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意思是如果喝了小柴胡汤还是效果不理想,那就是津液还没有回复,如果大便自己通了,说明津液回来了,病就解了。这种情况,也可以小柴胡汤里再加点干姜来温阳就津液。如果里面结得严重的话,甚至可以干姜和少量酒大黄同用,效果会很好。《伤寒论》是变化之道,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就好了。


原文:

149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 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黄连 一两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须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


注解:

这是个很重要的方子。为什么说它重要呢?因为它所治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病,什么病呢?虚火。准确讲就是胃虚而有火。我们这个时代,不运动,口腹之欲不节制,脑力过度开发,思虑多,思则伤脾,这都造成脾胃虚。然后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熬夜,欲望多,这都造成有火。于是人人都说自己上火,身体还虚,上的多数就是这种虚火。虚火有些什么具体的病症表现呢?比如经常烦躁抑郁失眠;各种莫名其妙的炎症迁延不愈;比方肠胃总失调,不是便秘就是腹泻等,这都有可能是虚火。


此条第一句说本是柴胡证,误用了下药,如果柴胡证仍在,还是要用柴胡汤。这说明在仲景的体系里是不管病的来路,一切以自体当下的反应为基准,有柴胡证仍用柴胡汤。那些以五运六气为基准的流派,为什么治病效果不理想,就是因为忽略了人体的反应,对人体认识很含糊,却过度在外界的暑湿,秋燥之类的因素上做文章。我们治的毕竟是人体,又不是天地。

有柴胡证用柴胡汤,就算之前用过攻下药,也不算逆治。服药后会“蒸蒸而振”,这是阳气蒸腾上来了,人会感觉振奋,津液重新祛邪出表,所以“发热汗出而解”。


误下后若出现“心下满而硬痛”的结胸证,那就用大陷胸汤。如果只是满,并不痛,那就是痞,不能用柴胡汤,要用半夏泻心汤。


这里着重说一下“痞”。要把痞弄清楚,就要先说治痞的主方大黄黄连泻心汤。此泻心汤的药物组成是黄连,大黄这两味药。我们知道大陷胸汤里有大黄,小陷胸汤里有黄连,那为什么大小陷胸汤里比泻心汤要多出杏仁,葶苈子,栝楼,半夏,芒硝这几味药呢?因为这几味药都有疏散坚结的作用。为什么要疏散?是因为结胸比痞多一个痛的证。这说明,结胸和痞都是水热之结,只不过结胸是更坚结的证,所以要用到大量的疏散药;而“痞”结得没那么严重,所以只是以黄连,大黄这样的苦降药为主。大黄黄连泻心汤中的大黄这一味药虽有一点疏散作用,但还是以泻下为主的,其散坚结的能力不如芒硝,此条文里说痞是“但满而不痛”就是这个意思,由条文中这些用药的法度可推知这些药物在人体中的具体作用。


这个半夏泻心汤治的又是哪一种痞呢?治的是有脾胃虚的痞,痞是结在心下的,也就是胃及其周围的位置。痞是水热之结,而胃又是虚寒的。这不矛盾,这种胃虚寒,同时又有热有结滞的现象在临证上是非常多见的。脾胃司能量司运化,因脾胃虚,人体的大循环受限,郁而生火很好理解。或者是先有痞,后大环境陷入虚寒,而痞又是一个结聚的东西,不太容易受外环境改变的影响,这样也可以理解。


在半夏泻心汤这个方子里,用黄连是泻心汤的方义;因为津液虚,所以不用大黄,而用半夏来降逆。这两味药事实上也有点小陷胸汤的意思,只是没有栝楼,葶苈子,芒硝之类的药,不以散结为主。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是治胃虚寒,也是就津液的。


以上说了半夏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陷胸汤的区别。现在再说说半夏泻心汤和几个柴胡汤的区别。


半夏泻心汤所治以呕,利,痞为主证。呕和利是胃肠的反应,也就是里的反应。痞是结在心下区域,也是偏向于里的反应,所以泻心汤治的都是偏里的病,只是依寒热虚实的不同,有单纯的大黄黄连泻心汤,也有加了建中药的半夏泻心汤。


柴胡汤的胸胁满痛,其实质也是痞结,所以柴胡类方里也有黄芩,大黄这样的去痞的药,以及半夏,枳实这样的散结的药。柴胡汤也有胃虚,所以有人参,干姜,甘草,大枣这样的建中药。那小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最重要的区别只是一味柴胡。如果去掉柴胡,小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的方义基本上就是一回事。柴胡是疏通半表半里的,疏通三焦表里的。这就说明,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相比,只是多了诸如发热,往来寒热这些所谓的半表半里的证,所以也就多了柴胡这一味药。

从这些药与证的变化之法度中,我们就可以明白这些药在人体当中的各自的具体作用,若将药物和人体的病理规律解读清楚了,我们就可以突破原方的束缚,可以开始尝试运用经方的组方规律来自由组方了。要达到这个层次,关键在于要以《伤寒论》自身的语境来解读《伤寒论》,而不是以脏腑经络或五运六气等理论来附会《伤寒论》,才可以破解《伤寒论》的组方规律。


原文:

150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注解:

太阳和少阳的合病,应该是用柴胡桂枝汤这样的合方。如果用下药,势必使表之邪气内陷,等津液重新回来的时候,能量不够,与邪气僵持互结于心下而成结胸。


这里除心下硬之外,提到两个证,“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就是腹泻加上水米不入。这就是上下不通,运化受阻了。其实这两个证和痞结的原因是一样的,上下若能正常交通运化也就不痞结了


至于“其人心烦”这是上热的反应,在柴胡证里解释过,上下不能交通则郁热在上而心烦。


这一条没有出方子,依据我们前面学过的方子,可以这样辨证:如果心下硬而痛是大陷胸汤,若要手按才痛是小陷胸汤;没有痛,而有热证反应,三黄泻心汤;如果热证反应不明显,而有胃虚津液虚,则是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部分药物剂量换算备注: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两=24铢=15.625克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半夏一升=130克

吴茱萸,五味子一升=50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约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如果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论》,建议参考胡希恕,刘希彦版本《伤寒论》,必会受益匪浅!


人人都可以成中医,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