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那年的墨鱼汤

 餐意院 2018-08-04

作者:周水和

只要是年逾花甲的人都会清清楚楚地记得,在那个计划经济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的时期里,墨鱼可是个稀罕之物了,尤其是咱们黎民百姓那就更难窥其容颜了。而幸之又幸的我不但亲目视到它奇特的形状,而且还亲口品到它鲜美的佳味,那种真真切切的感受可谓铭心刻骨,终生难以释怀。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叶的一个大年三十的下午,年仅十三岁的我正和弟妹们围坐在火盆旁边烘手烤脚时,姐姐抢在母亲的前头一阵风似的推开大门,犹似碰到什么天大的喜事一般脆声脆气地嚷了起来:“咱们今晚有墨鱼汤喝啦!”“墨鱼汤?墨鱼汤是啥东西呀?”我们姊妹三个随之站了起来,个个睁着惊诧的眼睛,众星捧月一样围着姐姐问这又问那。平生从未喝过墨鱼汤的姐姐经我们这么一问,窘得她的脸庞就像云霞似的红彤彤的。“墨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小动物,人们用它炖出的汤汁既好喝又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母亲笑咪咪地从竹篮里拿出一个小纸包,皱皱巴巴的小纸包里面就有几个形似手掌的东西,那便是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海洋之物__墨鱼又曰之乌贼。看到这些从来就没有见过的墨鱼,我就知道它是比较贵重的东西。望着一向就非常节约的母亲,我便随口问了一声:“老娘啊,这东西好买吗?您怎么舍得买呀?”母亲慈祥地抚着我的脑袋:“伢啊,你的两个伯父一个参加红军牺牲了,一个参加新四军光荣了,咱家于今年被广济县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属,这墨鱼就是政府优待给我们的呀!”经母亲这么一讲,我那幼小的心灵就有了这样的感觉:革命烈属可不是一般的家庭、它至少要比别的人家显赫得多,也荣耀得多。譬如别人削尖脑壳想买都难以买到的物资,我们仅凭大队的一张证明便能到供销社购买稀缺之物,此种优越感的的确确叫人爽爽的,我同时又生发出对祖辈们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你们几个先烘把手,等我把墨鱼汤弄好了,咱们就吃团圆饭。”母亲一边对我们说着一边放下竹篮,她用力搓了搓两只粗糙的手掌,十分麻利地进了厨房。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一股特有的香味从厨房里飘了出来,并且一个劲儿钻进我们的鼻孔,沁入我们的心扉。“快呀,我们要吃年饭啦!”小小的、馋馋的姊妹四个不约而同地起了身,拿碗的拿碗取筷子的取筷子,等到将它们摆放在四方大桌之后,八双眼睛盼星星望月亮似地瞅着厨房。瞅了一会儿,母亲从厨房里出来了,取下围腰笑着对我们说道:“等你老子回来了,咱们就开饭。”于是乎,我们的眼睛又盼星星望月亮似地瞅着大门。瞅着瞅着,终于瞅见了父亲的身影。母亲连忙接过父亲的锄头,一会儿就从厨房里端出一个大瓦罐。顿时,腾腾热气盈满整个屋子,阵阵香味简直把我们都给陶醉了。终于等到开饭了,我们啥也不顾地举起筷子就往瓦罐里捞开了,捞来捞去,捞起的都是一些萝卜块儿,我们不免有些失望了。“孩子们,吃墨鱼在于喝汤呀!”经母亲一提醒,我们一边吃萝卜一边喝墨鱼汤。经过一阵疾风扫落叶,一大瓦罐墨鱼汤便被我们几个喝了个底儿朝天。

俗话说得好:“食物莫过量,过量伤胃肠。”到了下半夜,平时肚子里一点油水也没有的我们,个个就像比赛一样往厕所里跑来跑去。遭遇这般折腾之后,我的两只眼睛平添了两个黑圈儿,两条腿儿也变得软溜溜的了。大年初一这天,别家的小伙伴们都早早地起来拜年了,我却身骨软软地不愿下床,弄得连年也拜不成了。当时在我们农村,大人巴望插田,小孩巴望过年。这也许是太穷的缘故,一般家庭的孩子平时是想不到什么零食吃的,唯独到了过年,只要愿意出去拜年便能拜到很多好吃的名曰为狗屎糖和自家种的花生等东西。显然,这是孩子们最为惬意的时刻。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和全国人民一样借助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经过朝朝暮暮勤恳拼搏,家庭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若是礼拜天不弄点墨鱼炖肉什么的,人就觉得很苦了。每当如此,我就想起了那年既含奢侈味又带苦涩感的墨鱼汤,心里自然澎湃不已:那年的墨鱼汤就像一道耀眼的闪电时时刻刻亮在我的心头,伴我度过一个个迷茫的夜晚,随我迎来一个个瑰丽的黎明。

此菜是武穴民间风味汤菜,汤鲜、肉酥烂。

配料:猪精肉、墨鱼、生姜、葱、酱酒、精盐、味精。

制法:先将洗净的猪肉切成一寸的丁字块待用。再将墨鱼剥去骨后洗米水里浸泡十几分钟,取出洗净,切成两分宽的小块,放入陶罐,加清水,放在大火上炖开,然后放入切好的肉,在大火上炖开。

来源:武穴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