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腹泻怎么办?点按一穴可急救~

 培训班背包 2018-08-04

腹泻,在中医里面被称为“泄泻”,它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大便稀薄的称“泄”;大便直下、如水倾注的称“泻”。

对于泄泻,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无论中医、西医,都有一大堆行之有效的药物。但也还有一个要命的问题,就是那种“如水倾注”的“泻”,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如何能让它紧急刹车,延缓时间?

就像那一次,我的一帮朋友去西藏,在向纳木错湖进军的途中,一个小伙子高原反应突然发作,先是头痛欲裂,紧接着是想呕吐,再接下来就是想拉肚子!

呕吐没有问题,有个塑料袋就能解决;可是拉肚子不行呀,方圆几公里一览无余,别说是厕所,连个小土堆都难找。小伙子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可是又不能说出来,只能佝偻着身子,紧紧地顶着腹部。

小伙子的表情让我一个朋友完全看在眼里,再这么下去,他不仅无法控制自己的上吐下泻,很有可能要虚脱昏迷。我那朋友突然想起我说过的按合谷穴的方法,便抓过他的手,紧紧按住他虎口的合谷穴,只有帮助他再坚持一会儿,找到一个有障碍物的地方,才能缓解他便急的痛苦。

就是这十几分钟,让小伙子摆脱了可能出现的尴尬。过后他对我那朋友说,要不是你,我丢人可就丢大了。当时我真是不行了,一分钟都无法忍下去,真想一闭眼睛就让它拉在裤子里,要真是那样,我就完了,一辈子被朋友们笑话。我的朋友后来向我说起这件事,连声称赞,那方法真是太灵了。

腹“泄”之人,一般会有腹部胀涩下坠的感觉,既可提前预知,也可临时忍耐半小时左右;可是腹“泻”,尤其是第一次发作之时,时常是迅雷不及掩耳,没有任何先知先觉的可能。如果这时在公车上,或者其他不方便的地方,该怎么办?赶快掐住自己的合谷穴,虽然顶不了很久,但至少可以顶一时。只要能腾出找到厕所的时间,就是最大的胜利。

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是大肠经的原穴,正如《黄帝内经》所说的“大、小肠皆属于胃”。大肠经与胃经相接,那么按揉合谷穴,就能调和胃肠,治疗胃肠道疾病。《杂病杂法歌》里也说:“痢疾合谷三里宜,甚者必须兼中膂。

掐按合谷穴只是应急之法,彻底治疗泄泻,还得吃药打针。但是对于普通的泄泻,比如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吃了不适合肠胃的东西(如有人肥肉吃多了也腹泻)这类的腹泻,一般把肚子里不干净的东西拉完,腹泻自然就好了,完全不必大动干戈。年轻人基本不把这类腹泻当成病,有气无力地呻吟一两天,又是活蹦乱跳的了。

从另一个角度说,吃坏了肚子腹泻,是我们肠胃功能正常的表现,有毒的东西都拉出来了,才不至于伤肠胃;而如果没有腹泻症状,才值得怀疑,它说明我们的肠胃对有毒物质的反应已经不敏感,那么这时候离肠胃病也就不远了。

虽说腹泻不必下猛药,但是适当的调养还是需要的。病人由于突然间排出大量水分,很容易脱水,所以需要采用合理的辨证食疗,尤其是多喝一些粥,不仅容易消化,而且可以补充因腹泻丧失的津液,有利于康复。

对于前面所说的伤食引起的腹泻,有条件的可以喝一些神曲茯苓粥,去药店买一些神曲、茯苓,把它们和粳米一起按1∶1∶3的比例放在一起煮粥,每天吃一次,连着吃三四天,就能起到消食导滞止泻的作用。

总体来说,泄泻的发作,是风、寒、湿、热等外邪内犯胃肠,饮食不节,脾胃内伤,以及肾阳衰微所致。

  • 寒湿泻——大便清稀、腹痛肠鸣,可以吃些干姜、红枣、粳米一起熬制的干姜粥,以起温中健脾、散寒止泻的作用。

  • 湿热泄泻——大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小便黄赤可以吃车前草、茯苓、粳米一起熬制的车前草粥,以清热利湿止泻;另外青蒿绿豆汤也很不错。

如果腹泻不是特别严重,多数人是不太在意的,他们认为借助人体自愈功能,就能达到不治而愈;而有些病人,则要谨小慎微,精心治疗,他们基本是脏腑娇嫩的小孩以及身体虚弱的老人。

声明:本文来源王彤的《百病不生》,图片来源网络,平台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