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阅读障碍及其预测、评估与干预

 萍小大 2018-08-06
阅读障碍(dyslexia)是“一种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单词阅读和拼写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不足,并伴随有语音意识、言语记忆和加工速度方面的缺陷”,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acquired dyslexia)和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两种,并以发展性阅读障碍为主。
阅读障碍最初于1917年被眼科医生欣谢尔伍德(James Hinshelwood)称为先天性“字词盲”(word blindness)。他认为此类病症是指大脑发育正常且没有受到损伤的儿童所表现出的一种先天性生理缺陷,其典型特征是学习阅读困难,病因源于大脑某一视觉词(sight words)中心受损。1925年,美国神经病理学家奥顿(Samual T. Orton)认为阅读障碍属于生理发展异常现象,他倾向于使用“发展性”而非“先天性”,前者既包含遗传倾向也包含环境因素。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研究者认为“阅读障碍是一种有着神经生理基础的特异性学习障碍”。
近年来,研究者对阅读障碍的探讨基于“底层”(为什么)和“表层”(怎么样)的研究框架。发展性阅读障碍由基因和环境之间交互作用所致,研究者普遍认为语音意识缺陷是阅读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还可能是由于命名速度、正字法技能、语素意识缺陷所致。
研究表明,芬兰语阅读障碍鉴别和预测的最有效指标主要是新生儿的纯音及语音的知觉加工、6个月婴儿的音长知觉、幼儿期的口语发展、学龄早期的阅读准确性和流畅性,在所有的预测指标中最具实践意义且最具可操作性的测验,属于字母知识、快速命名和语音意识等行为测验。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入学前后的字母知识测验有可能提供儿童未来是否会出现阅读困难的线索。
由于诊断标准不同,研究者报告的阅读障碍发生率也有所不同,一般介于4%—8%。表意文字系统曾被一些学者认为不会产生阅读困难,但1982年史蒂文森(Harold W. Stevenson)等人发现,日本、中国台湾、美国的阅读障碍发生率(5.4%、7.5%、6.3%)并无显著差异。根据“中国儿童语言调查”和其他大量对汉语儿童进行的横断及追踪研究表明,汉语儿童阅读障碍的三个重要的早期预测指标分别是语音意识、语素意识以及快速命名。
此外,来自对英语阅读障碍的大量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够显著预测儿童的阅读和语言发展。来自对汉语阅读能力的研究同样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够显著预测儿童在三年级时的阅读能力,家庭通过学前阶段的语音意识和词汇量影响儿童后期的阅读能力发展。
研究者发现,除了“高起点—高速度”和“低起点—低速度”之外,还存在“低起点—高速度”组儿童。他们在进入小学后的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很可能是学校教育弥补了他们学前教育阅读经验不足的遗憾,帮助这些儿童迅速进步。这表明学校教育对家庭环境欠佳儿童的语言发展起到重要的弥补作用。
通过研究和实践,研究者们已开发出对阅读障碍有效、可靠的评估方法。以美国为例,21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对儿童阅读较为重视,逐渐形成一套完备的儿童阅读障碍筛查、诊断、监测以及终结性评估流程。通过筛查工具,教师能够快速确认阅读能力发展落后的学生;各类诊断测试(如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阅读困难干预测试、早期读写基本能力动态指标的基准测试等)能够为教师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提供更为详尽的指导;儿童发展进度监测能够帮助教师进行差异化教学,更好地关注到阅读障碍儿童的进步与困境;终结性评估则能够测试阅读干预教学的成果。
研究者对阅读障碍的干预训练达成了某些共识:早期干预事半功倍,最佳筛查和干预时期是小学一年级左右;一对一或小组分层次教学的干预比整体教学更有效;阅读准确性训练比阅读流畅性训练更容易见效;大多数成功的阅读干预训练强调语音意识干预;等等。提高小学一年级左右的干预强度可以防止许多学生出现阅读困难;相较于整体教学和小组教学,使用差异化阅读干预教学能够帮助儿童获得更好的阅读流畅性,儿童有更多机会阅读高兴趣、自我选择的书籍。
为提高阅读干预的有效性,教师专业发展也被纳入研究领域之中,同时教师将基于研究的评估和干预引入课堂。在一项使用网络视频读写训练指导农村课堂教师进行阅读干预的研究中,教师和阅读障碍儿童在阅读干预过程中得到视频实时反馈,帮助教师更快更好地实施阅读干预。在该研究中,一名半工半读的博士生可以指导12名课堂教师。网络视频指导对于经济和教育发展落后的学校而言,成本远低于阅读专家一对一的干预治疗,但是干预效果依然显著。
英国、美国、新西兰等西方国家拥有成熟的儿童阅读障碍诊断和干预体系。以美国为例,《美国阅读挑战法案》(1997)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2001)等法案倡议承诺所有学生在三年级结束前都可以独立阅读,并提出一系列提高阅读能力的教育建议以及参加相关测试。此外,美国先后颁布并实施了保障阅读障碍症群体获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多个法案。
由于汉语阅读障碍相关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虽然其基础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针对阅读障碍儿童的诊断和干预训练环节依然存在不足,尤其是早期阅读障碍预测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此外,国内汉语阅读障碍训练体系不够完备,目前主要是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家长在家中帮助孩子解决阅读困难,例如制定针对孩子评估报告的干预计划、记录干预日志、帮助孩子了解汉字构成规律、通过游戏软件帮助语音能力学习等。
鉴于汉语和拼音文字的区别,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准确评估与有效干预不能照搬英语阅读干预的模式。我们需要在拼音文字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汉语表意文字自身的特点,研制适合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评估及干预措施,帮助阅读障碍儿童获得语言发展补偿。
(本文系中央民族大学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经费资助项目“美国儿童早期分级阅读研究”(102041)阶段性成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