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基本简介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今年的立秋时间为8月7日, 立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从这天起标志着猛秋时节的正式开始:迎来了秋也就预示着暑去凉来了。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1 立秋气候特点 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立秋后暑气难消,今年立秋之时正是大热三伏天的中伏,“秋老虎”依然存在。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初候,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这时寒热相搏厉害,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给人体带来阴阳失调、气血不足、湿寒入体等问题。常艾灸以下三大穴位,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 2 艾 灸 养 生
大椎穴 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大椎穴又称“督阳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所以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太白穴 补充气血、美容养颜 太白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所以脾经常出现脾气虚的症状,每天艾灸这个穴位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同时艾灸此穴也能调理秋凉引起的脾胃不适。 关元穴 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关元是小肠的募穴。意味着它是小肠的气积聚在腹部的穴位。《扁鹊心书》里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艾灸关元,不但可以疏通脉络、强壮腰脊,还可以很好地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3 ![]() ![]() 精神调养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秋天容易情绪悲伤而伤肺,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饮食调养 秋季气候干燥,晚上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起居调养 立秋时节,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睡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此时暑热没有完全散尽,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此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身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运动调养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慢跑也是一项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 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