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史记》中记录着一个关于汉武帝秘密,至今无人猜透

 快乐老年435 2018-08-08

摘要: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西汉的第7位皇帝,他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为了巩固皇权,汉武帝一方面建立了在地方设置刺史;另外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还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史记》中记录着一个关于汉武帝秘密,至今无人猜透

在汉武帝时期,他开疆拓土,击溃匈奴帝国、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他开拓了我国汉朝最大版图。

在《史记》中记录着一个关于汉武帝秘密,至今无人猜透

本文主要从:1.司马迁出身情况及写《史记》的历史背景;2.《史记》中的汉武帝是真实的吗;3.发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三个方面叙述,揭示汉武帝不为人知的一面。

1、司马迁的出身、司马迁为什么受宫刑,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

太史公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今陕西韩城南人,中国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早年向孔安国、董仲舒学习,一方面漫游全国各地,了解风俗,一方面采集传闻。元封三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专著《史记》。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鲁迅称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史记》中记录着一个关于汉武帝秘密,至今无人猜透

司马迁家族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文家。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错,秦始皇的铁官司马昌,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也当过汉武帝的太史令。

在《史记》中记录着一个关于汉武帝秘密,至今无人猜透

公元前99年,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世事难料,大祸来临。这就是著名的李陵事件。

一年夏天,汉武帝派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广带领步卒五千人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相遇。匈奴八万骑兵攻罚李陵。经过八天血战,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由于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李陵兵败如山倒,武帝原本希望李陵战死沙场,不料他投降了匈奴,汉武帝非常气愤,满朝文武官员趋炎附势,一面附和汉武帝,另一面不停指责李陵。当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他却尽力为李陵辩护。他从内心为他打抱不平,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有情有义,对士兵推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替国家办事,有大国的凤范。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未到、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死匈奴之多,也足以令他扬名立万。他之所以投降了匈奴,没有英勇就义,一定是想以后找机会再报答汉室。"

在《史记》中记录着一个关于汉武帝秘密,至今无人猜透

司马迁的直言不讳,换来的确是大汉天子的不信任,反而触怒了他,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狡辩,讽刺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汉武帝下令将司马迁关押起来。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酷吏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在狱中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让他生不如死。面对酷吏,他却始终不屈服。司马迁在狱中告诫自己"这不是我的错,我没有错"不久,朝中传闻说李陵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轻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在《史记》中记录着一个关于汉武帝秘密,至今无人猜透

这里,介绍汉朝当时的死刑,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显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腐刑却既残酷又极大地侮辱人格。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想到了古代的历史名人,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当时萌发出一种信念,一定活下去把 《史记》写完,是 "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偷偷活了下来。

2、《史记》中介绍汉武帝不为人知的一面

刚开始,汉武帝一直休养生息,面对匈奴的挑衅也大多都是以一种屈服的态度求亲、求和,但是自他登上历史舞台之后,汉人不再任由匈奴侵略的了,无数的将士们英勇作战将匈奴驱逐了很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之后更是在后代的持续努力之下,对匈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前面介绍在军事上的成果,另一方面,汉武帝在政治上也有着杰出的成就,他是中国第一个"独尊儒术"的皇帝,他奠定了中国2000年来儒家独大的局面,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的举措使国家的最终走向安定。同时汉武帝也是非常珍惜和培养人才,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为中国培养了无数的人才。同时他积极地和西域诸国交流,建立良好关系,为了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打开了大门。

谈到《罪己诏》,也是汉武帝在位时首次提出施行的。在晚年的时候汉武帝也犯了一些大错,但是他能够勇敢的站出来表示自己的错误,并且表示内心的后悔,这种勇气是值得无数人学习的,纵观汉武帝的在位一生,也有过很多的错误,但是他对于实现中国统一,让一个民族站在世界巅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给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尊严和血性,可称为千古一帝。

在《史记》中记录着一个关于汉武帝秘密,至今无人猜透

在中国古代,对于汉武帝的评价一直以来都有着两种不同的观念,推崇他的人认为他是一代枭雄,是他带领大汉朝打了出去,使得大汉真正的屹立在起来。但是也有不少史学家认为汉武帝为人穷兵黩武,使得西汉在他的后期呈现了一种颓势,而且为人残暴凶戾,后期更是求仙问道,对于帝国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其中司马迁就是第二种观点的一个支持者。

自古以来,很多史书的优秀的史学家考量一个帝王的好坏大多都是站在当时百姓的立场上来看的,司马迁在史书上对于汉武帝的记载大多都是记载一些他穷奢极欲,刑法严苛,而且又常年征讨四方,给大汉的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使得无数的农民因此破产,也导致了一些地方发生了农民起义。可以看出虽然司马迁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汉武帝的功业,但是还是正直的批评了很多汉武帝做的不好的地方。这样正直的态度也是司马迁一直以来受到了无数人推崇的原因。

3、发表个人的看法

司马迁撰写《史记》时,态度非常认真,具有实录精神。他书中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及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对于汉武帝的封建专制统治,司马迁则予以揭露。揭露汉武帝的残暴虚伪,奢侈纵欲。但是在这里面,不知道司马迁是否夹杂了个人情感在里面?毕竟汉武帝对他使用过宫腐之刑。

在《史记》中记录着一个关于汉武帝秘密,至今无人猜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