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古镇 | 崇州元通

 徐平的书屋 2023-04-23 发布于四川

 元通镇历史久远,东晋时于此设水渠乡,南齐时改称永渠乡,宋代时建兴渠乡,明代划属涌泉乡。清末设通议乡,当时乡域包括圆通场和公议场。据说“圆通”之名来自古时的圆通寺,圆通乃观音菩萨之法号,有“智慧神通,圆融无碍”之意。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圆通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建圆通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圆通场通商惠工、繁荣兴旺,“圆”与“元”同音,圆通场后又改名为元通场,寓意元丰通达。1950年,元通设乡,后先后改设为镇、公社、乡,1985年改设为镇。

 元通位于崇州北部,距市区十多公里,这里西去相接怀远镇,北去可达青城山。文井江、味江、泊江流经并汇合于此,故此地又有“汇江”之名,其水运码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元通航运,经白马渡、徐家渡、方渡,进入西河,再经新津龙王渡可进入岷江,元通的农副产品,借此水路得以销往川南各地,这条航道也为元通周边乡村,以及崇州多地提供了农商贸易的便利。平坝沃土,三江流经,自然这里五谷俱佳、物产丰富、聚财聚人。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中晚期时,元通场上已是人家千户,四周良田万顷,镇场形成规模。其时,与河流并行,从北向南,半边街、东盛街、双凤街、麒麟街、增福街、涌泉街构成了元通场上的主要街道,也为此形成了带状分布的场镇格局。

 早在汉代,元通一地就是五谷俱宜、富庶殷实之地。元通镇曾出土有大规格的“轺车”图案汉砖,轺车是古代一种轻便型马车,这种车通常只有官家豪门能够使用。元通是成都西出“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水陆口岸地,也是川西平原西去邛崃山地的要口,本埠的粮食、菜油、茶叶、丝麻、竹编、藤编、药材等从这里发运至外埠,外埠的食盐、百货等运往这里并分销至附近乡里。元通一地多黏土,自古也是陶器和砖瓦的集中生产地,所产制品四销各处。民国《崇庆县志》记载:“陶器如罐、坛、砖、瓦之属,则甲他乡。罐坛成器,岁四五万,砖瓦约百万,流行颇广。”

      四方通达之福地,自然是商贾落业上选之处。民国《崇庆县志》载:“元通场,崇庆大集也。秦皖商人来蜀贸迁者,咸首驻焉。清道咸间盛时,城中商货咸仰给。”明末清初,外省多地移民先后迁徙来元通,安家落户,开基立业。现存的江西会馆、陕西会馆、广东会馆和湖广会馆等,就是早期移民所建的同乡会馆和商馆。元通场旧时常年设有粮食市、猪市、药材市、木材市和薪柴市,农商贸易交往和影响范围广阔。清晚民初时,镇场规模在人口增多与商贸迅猛发展中进一步扩大,民居商铺连街比邻而建,抬眼望去,街头乡人摩肩接踵,河里舟楫往来不断。灯红酒绿、旗幡飘扬,赶场天里和节庆朝会时更是热闹非凡,正如镇上罗家大院门前楹联所写——“竖起楼台遮日御;打开门第看风潮。”百年前元通之“小成都”美称,名副其实。

 元通镇老街旧巷里,一些古建筑被保留了下来,诸如黄家大院、黄氏宗祠、罗氏故居、王国英故居、陈家大院等,一些小街上,还完整地保留了成排的传统木构建筑,游走在街头,既能让人探寻元通曾经的繁华,又能让人感知元通浓浓的古韵。不经意走进小弄深巷林荫处,或许就能看见破败豪宅留存下来的华丽的门楼、精美的墙饰,以及宽敞的堂院。临河而居,古镇上很多人家的后院可直通河边,清水悠悠、微波荡荡,其景其境,若似江南水乡。

 黄家大院,也叫黄家公馆,是麒麟街上建筑体量最大的宅院,建于民国初期,主人是民国时期川军旅长黄润馀。黄润馀的祖父曾入朝为官,智名勇功,受到皇帝嘉奖,被追封为“建威将军”。黄润馀幼学志高,被保送到成都北较场武备学堂学习,后在军界颇有建树。黄家大院内有经楼、正厅,以及两侧的厢房。

 位于麒麟街的黄氏宗祠,建于民国中期,是清晚民国年间绅粮人家居住环境的典型代表,主人是黄井范。穿逗式木结构、青瓦坡顶,多道高墙隔出三进院落,一楼一底,楼上廊道相通,欧式柱和拱门,传统形制中又见西式风格。清晚民国时期,黄姓人氏为元通场的名门望族。

 麒麟街南头有一座豪宅,人称罗氏老宅。罗家先祖为清初迁徙来的移民。罗氏故居前临街道,后通江岸,封火墙相围。院内有一座被称为“龙门子”的牌坊式的大门,豪气尽显,天井两旁二楼有“美人靠”栏杆,进里还有走马转角楼,后院有两个相连的天井,木楼回廊,栏杆梁枋雕刻精美。在元通镇众多古建筑中,罗氏故居别有风格。

 增福街上的王国英故居是典型的清代传统庭院建筑。王国英,清嘉庆年间武举人,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任浙江军营听用时赴宁波与英军作战,后被俘遇害。王国英故居建筑小巧雅致、庭院幽静,院门柱上有乡贤罗元黼撰写的石刻对联:“宁波义烈彪麟笔;文井清光耀鲤庭”,匾额为:“琅琊旧望”。

 修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的陈家大院位于永利桥头新街后。陈家大院包括正院和侧院,主人分别为陈化南、陈绍清兄弟。正院牌坊式大门匾额二字“绍虞”,大门两旁联文:“楼起元龙容海客;家传鸣凤卜昌期。”侧院大门匾额“清白家声”,将陈家移民祖籍,以及家风、嘉愿要略表达。陈家大院为木结构单檐青瓦式建筑,正院两进院落均为四合院布局,四周高墙,有门厅、过厅、正厅、厢房等,雀替与驼峰浮雕,十分精致。侧院形制布局大体与正院相同。陈家大院不失为川西民居的代表性建筑。上世纪中期,陈家大院划归为四川省荣复退伍军人疗养院使用,有幸保留了下来。

 元通场及周边寺庙众多,其中场中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天主堂最为引人注目,可谓是场上标志性建筑。耶稣教早于清道光年间就传入崇庆(今崇州)县境内,清同治以后,信者渐多,先后在县东街,以及元通等6个镇场修建了天主教堂。元通镇的天主教堂,系法国传教士捐资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所建,哥特式三叠弧顶大门外立面,颇有气势。周日或特定日子,很多圣徒信众会去教堂举行弥撒圣事。早期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当地民众崇尚西洋的风气,在元通场一些清晚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的装饰上,就能充分地见识。位于半边街临河口的古当铺,应为当地中西建筑风格相融相合的典型。该当铺建于清晚,主人是湖广籍移民后裔——胡氏兄弟。该当铺为两层建筑,地上一层,地下一层,临河开窗,可近观江水波涌,可远望西山云飞;西洋风格的尖顶式大门,装饰着繁复精美的灰雕塑花图案,与中式叠檐坡屋顶砖房配搭一体,和谐、美观;门楣上雕花石匾上刻有“光风霁月”四字,让人过目不忘,品赏再三。

 三江融汇,津桥必多,元通场有五座古桥,分别是永利桥、长寿桥、汇江桥、烟市桥和姜市桥。其中,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永利拱桥,最为古朴和别致。永利桥,其桥墩为石雕大龙,造型艺术,朴拙之中透着大气,一米多高的栏杆,华板勾栏,栏柱上分别雕刻有动物、瓜果、菩萨等。乡人来来往往,桥头上别是一番景象。多年前笔者去元通游玩,恰遇端午节,茶歇间来了兴致,作词一首:“坝上元通,乡村巷陌,处处蒲艾飘香。街边翁妪,品酒蘸雄黄。恰遇阳天端午,甜沙粽,尽满篮筐。农家里,吃喝玩乐,总在此时忙。寻常。有道是,人勤地利,富贾豪商。永利石桥影,千古流长。却笑芳华似梦,说旧事,阔院高墙。回眸久,思杂意乱,早忘透风凉。汇江桥,建于清晚时期,原址在增福街南口。清光绪崇庆州知州沈恩培在该桥落成时曾赋诗记事:“岷江风浪走如雷,铁索桥横一道开。驱使鱼龙归海岛,好看云水映楼台。谁施砥柱回澜力,稳度高车驷马来。同上桥头频眺望,安危须仗出群才。”因该桥为铁索桥,上面的栏杆也为铁条,故当地人习称该桥为“铁杆桥”。1986年,当地集资按原貌重新建成汇江桥,并移址于双凤街口。桥两头建有牌楼式桥亭,叠檐上装饰有花鸟鱼虫、戏剧人物,江心各墩上皆有廊亭。古香古色,汇江桥为元通场上一处佳景。

 旧时的元通场,每年都有很多定期举行的民间集会,如“清明会”、“财神会”、“杜康会”、“药王会”、“鲁班会”、“童子会”、“王爷会”等。其中,清明会是元通场一年一度的最为热闹的朝会,兴于清代早期,其规模宏大,当时就与“成都花会”、“乐山炎帝会”享誉齐名于蜀中,为当时川西平原最大的农商交易会。售农具以备春耕,玩杂耍以娱百姓,元通场的清明会,每年清明节前后举行,会期持续多日。由于清明会主场在河坝空地,乡人多称赶会为“逛清明河坝”。元通清明会场景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清明上河图”,旧时,通常前半月,戏台、茶棚、摊位就被布置好,各会馆商楼则披红挂绿,或粉饰一新,精心准备之。朝会正期,即清明日,长寿寺城隍夫妇出驾享祭,游行队伍前导执事牌开路,四对铜锣、五条龙灯、两拨狮子、各会来人和信男善女们前呼后拥,全长五里。会期中,各种农副产品、山货野味、农资农具、日用百货摆在地上,供人们选购。当地特有的土陶制品、篾器、铁器,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如渣肉、油花、活粉、板鸭等,非常受人欢迎。油花是元通特有小吃,始现于清末民初,以精粉、猪油、食盐和花椒为原料,搅拌加工成皮条状入笼蒸熟,成品若银丝散落,醇香扑鼻、风味别具。除了购物和看热闹外,许多人还会在赶会赶场时走亲访友,或去茶馆小坐,或投医问药,或求神拜佛。时至今日,元通场的“清明会”仍然是当地盛大的节日,吸引着远近客商和乡人。

      川西大镇,元通场名副其实。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元通场保持或部分保持着传统和古旧。显然,这就是她的迷人之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