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功有很多手诀、手印,指诀,都有很多的传说和功效,是否在吹呢

 鹏天阁隐龙斋主 2018-08-09

因为修炼重心是心神松静自然,不是手诀,不是动作姿势。手诀、动作姿势(比如动功、桩功等)目的是为了增加心神的松静,不是手诀、动作姿势能生长出气来。精化气是需要心神松静才能增效,不是动作姿势能增效的。比如体育运动,瑜珈等不强调身心松静,就没有精化气效能。

1. “手捂丹田”的手势有何作用?

答:“手捂丹田”是收势,使气顺手臂回流丹田。

静功中手捂丹田,真气在丹田滋生,气机在丹田酝酿,气足则动。

即使手捂丹田,气也会滋生、酝酿、出行、循环,最后会回归丹田。即使手不捂丹田,气动、气行之后仍会回归丹田。

手捂丹田,气顺流回归的机率更大,收藏更好。

内气能否良好的收藏归元,其决定性因素是内气凝聚机制,不是手势。

其实说的都是一个问题。

疑问:如果手捂丹田只是对加强回流丹田,不影响气的滋生、酝西酿、出行、循环,哪能捂丹田时,就多捂没有坏处呀,与第8条回复不就有些不一致了吗?

手捂丹田是让气收归丹田,气收丹田,就是气回丹田休息的意思。如果气机松散的人,多捂丹田。睡功中一般要求双手叠着丹田,就是人休息,也让气休息。

“即使手捂丹田,气也会滋生、酝酿、出行、循环,最后会回归丹田。即使手不捂丹田,气动、气行之后仍会回归丹田”。这个需要功境较高才会这样。

2. 手诀对气状有多大影响?

(1)“用手决,的确会有气机在这相融,感觉融融的,(这个是有这样的作用,所以练功一般需要掐手诀。但是,专业练功了,日常间行坐卧处于松静自然状态,就不用过要求手诀了)正反没问题?(有些少不同,但问题不大,对于专业练功来说,就无所谓这些了。意思不用太在意姿势问题,重在心神松静)会不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

掐诀了,带着暗示心理去体会,哪能客观?(同意,但同样功中双手抱球、收功这些也一样会产生暗示心理,也没有真正的无为呀,包括很多人只要一练功,是否就已经是存在暗示心理了,我在练功,否则不练功是否更是无为的体现呢?)

手放丹田,交叉也好,掐诀也好,其细小的手势变化,影响不了大的气状。只要是松静的手诀,气就能过、就能行。(同意,哪道家功上面的手诀说明是否有误导功友的嫌了?)

手诀是练功姿势的小问题,对于一些练功玩玩的人,会把手诀当成练功重要成份。对于专业练功人来说,更注重的身心松静问题。练功手诀有些作用,但修炼重点是身心的松静。身心松静了,就无所谓手诀、身形的对错。心神松静,歪着身子,扭着身子,拗着身子,都是功中。

两手大拇指对接,或两手大拇指与小拇指对接,气都一样的状态在其中运行,气行的空间维度与肉体所在空间维度不同啊!(空间维度的假说,能说明很多的问题,但这气的运行在这不同的维度中,需要身体的接触吗?比如双手抱球在丹田,这手上的气是没有通过接触就环流到了丹田?还是只是通过场的影响在丹田聚气呢?)

这些问题有些玄,练功是不要在意气怎么走的,任顺气自然运行。企求于通过动作去调动气的运行,是有为,扰乱气的自然运行机制的。

既然手诀影响不大,但佛、道两家都有很多的手诀、手印,指诀,而且都有很多的传说和功效,是否都是在吹水呢?

可以说是吹水,因为修炼重心是心神松静自然,不是手诀,不是动作姿势。手诀、动作姿势(比如动功、桩功等)目的是为了增加心神的松静,不是手诀、动作姿势能生长出气来。精化气是需要心神松静才能增效,不是动作姿势能增效的。比如体育运动,瑜珈等不强调身心松静,就没有精化气效能。

修炼是身心松静自然,气功的调姿调息调神的目的,是为了身心松静,松静自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