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间盘源性下层痛临床常见,是指腰椎间盘内各种病变(如退变、终板损伤等),刺激椎间盘内的疼痛感受器产生的腰痛,不伴有根性症状、神经受压和节段过度活动为特点,临床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斷。近年来随着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疼痛机制研究的不断深人,各种治疗方法得到发展。我们自2007年初采用中药蜡疗的方法在严格选择适应症的前提下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4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07年1月~2008年8月我院 采用中药蜡疗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共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齡21-45岁,平均31.2岁;病史持续3个月~42个月。所有息者术前均行腰椎动态位(正侧位+过伸过剧位)和核磁共振(MR)检查,MR检查显示椎间盘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变椎间盘退变程度按Chen等分级标准评定,退变的11个,L,6例,L一S126例,L3、L-S23例,L4、L、L~S112例。全部病例均具有明确的腰痛及下肢疼痛,2例同时伴有下肢麻木和(或)感觉异常。 二、纳入标准 其他保守治疗至少6个月以上无效者;神经张力试验阴性;MRI显示椎间盘退变,无神经根受压或仅有轻度受压(椎间盘突出mm);无中、重度椎管狭窄;局部无骨折、肿瘤等其他病变。 三、治疗方法 1.蜡药的配制:在石蜡中配入适量黄蜡及香油,即为基础蜡。将所需用量基础蜡石蜡和黄蜡(一般关于推闻盘源性腰痛的诊断标准,即患者服部中线区城时优惠的部位主要有臀部、腹股沟股前、股后、大转子等处咳嗽、打喷嚏等增加厦压运动或弯腰、提重物时可加重疼痛症状,平卧休息后渐渐缓解症状;股神经牵拉试验阴性,神经系统检查多为正常;普通X片多为正常,没有椎间隙变窄,也没有终板硬化或骨赞形成;CT检查常表现正常影像,无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和其他异常。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肿瘤、腰椎结核及肝、肾功能不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患有严重腰椎创伤史和腰推手术史者。 1.3方法:研究组给子独活寄生汤(独活9g、杜仲6g、桑寄生6g、牛膝6g、细辛68、秦艽6g、茯苓6g、肉桂心6g、川芎6g、防风6g、人参6g、甘草6g、芍药6g、当归6g、干地黄6g),1剂/d,常规煎煮至300ml,分早、中、晚3次口服;对照组采用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天津中美史克药业有限,国药准字H09009)0.3g,2次/d,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需卧床休息,并适当地进行腹肌和腰肌的功能锻炼 1.4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①痊愈:腰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治疗后1年内未复发;②显效:腰痛症状明显减轻,活动后症3论 椎间盘源性腰痛属祖国医学中的“痹症”、“腰痛”等证型范畴。依据中医“腰为肾之府”之理论,本病病因主要为肾中精气不足、筋骨失养或外感风寒湿邪或气虚血瘀、脉络瘀阻、气血失于涤畅。外力损伤、外感风寒湿邪为本病之表象,素体虚弱、肝肾亏虚为本病之根本。因此,治疗本病应从温阳散寒、疏肝理气、益补肝肾三方面着手。 独活寄生汤原方载自《备急千金要方),由独活、杜仲、桑寄生、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川芎、防风、人参、甘草芍药、当归、干地黄等药味组成,主治腰膝疼痛、痿软、肢体屏伸不利、麻木不仁之痹症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方中三重用独活为君药,善治伏风,除久痹,臣药为细辛、防风、秦艽 肉桂心,其中细辛长于搜剔阴经之风寒湿邪、又除经络留湿,防风祛一身之风而胜湿,秦艽祛风湿、舒筋络而利关节,肉桂心温经散寒、通利血脉,桑寄生、杜仲、牛膝为佐药,可补益肝肾而强壮筋骨;当归、川芎、干地黄、白芍、甘草亦为佐药,可柔肝缓急,以助舒筋;甘草尚可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效,方中以祛风寒湿邪 |
|
来自: 问乎中医 > 《腰椎颈椎肩臂腿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