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穆:天地君亲师

 我的书海601 2018-08-09

今日为孔子诞辰。

天、地、君、亲、师五字并称,始见于荀子之书。普遍流行于中国全社会,迄今已达两千年之久。窃谓此五字实可表示中国传统文化特殊精神之所在。

中国文化体系中,不如其他民族有宗教之创建。头上有天,人所共尊;脚下有地,人各有亲,在人生外围环境中,公有所尊,私有所亲,天地并称,天尊地卑,尊卑平等,公私兼顾,可尊、可亲,合成一“和”。人生幸福莫大于是矣。较之西方宗教单独一上帝高出万类,尊而不亲,因起争端。双方相比,其异显然。

中国乃广土众民大一统的国家,远自黄帝、尧、舜以来,其先为封建制,继之为郡县制。历世绵延,四五千年,共尊一君。

“君者群也”。惟在群中有所共尊,乃使其群凝聚团结,日益扩大,永不分散。古人言,“天生民而立之君”,君因民而立,君民一体,犹之天人一体。惟群中之民,既当有所公尊,亦当有所私亲。人各生于天,而养于地,父母双亲亦即人之天地。天尊地卑,一尊一亲,父严母慈,父尊而母亲。

昧者不察,以为中国家庭父尊母卑,男女不平等。不知尊卑一体,尊之中亦见亲,而亲之中亦见尊。地虽卑与天同尊,天虽尊而亦与地同亲。一家中有父母,犹宇宙之有天地。人在天地中,知尊天而亲地,则亦与天地为同体。子女在家中,能尊父而亲母,则亦与父母为一体。于不分别中见有分别,于有分别中见无分别,天人仍属一体。则父母子女又乌有分别乎!

专就人群言,共尊一君而各私其亲。人孰不有父母,虽公有所尊,不害其私有所亲。不能因尊君而不私其所亲,亦不能私有所亲而不尊其共同之君。一国一天下之君,较之一家之父母,尊卑岂不显然。然尊其尊而亲其亲,则公私兼顾,尊卑一体,群之与己,惟见其有和,不见其有争矣。

故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为道有四:曰天道、曰地道、曰君道、曰父道,而四道实一道。天、地、君、亲四道,又可分为“群”“己”二道,而群己实亦一道。无己何有群,无群亦何有己。群己一切道又可分别为两道,曰尊曰亲,而此两道实亦一道。若无可尊又乌见有可亲,若无可亲又乌得有可尊。

尊之与亲,实只在己之一“心”,只在己心中之一“情”。若其无心,其心无情,则亦不见可尊,不见可亲。而所尊所亲则不在己,而在己之外,在人在群,在天在地,即在可见与不可见之万物中。人之生不能有内而无外。己之内有心有情,己之外有天、有地、有物、有群。而群之中则有君有亲。要之,皆有所当“尊”,所当“亲”。而尊与亲实即一己之心情,非在己之外,仍在己之内。此之谓“一天人”,“合内外”,而人生大道毕是矣。

此一人生大道何由觉知,何由宣扬,何由辅导,何由教诲?则曰“师”。古人易子而教,受教者自称弟子,师之死,心丧三年,则事师当如事父。又曰“作之君,作之师”。然能为之师,亦可为之君。而为君不必能为师。故师道高于君道,道统尊于法统。太子继承君位,则必有师。为君者亦必有师。宋代王荆公、程伊川争为师者当坐而讲,为君者当立而听。当时为君者亦从之。则事师亦当如事君。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群有“三尊”,曰父、曰君、曰师。而师可兼君父之尊,君父则不得兼师之尊。

中国师道创自孔子,后世尊孔子曰“至圣先师”。自孔子以下师道不绝者两千年。历代帝王庙寝坟墓易代则废,惟曲阜孔庙孔林则两千年来不废。孔庙并遍及于全国,两千五百年来中国人所长期共尊者惟一孔子。尊孔即以尊师。故师道之在中国文化中,有其特殊地位,并世其他民族难相比伦。

本文选摘自:《文化与教育》

钱穆 著

九州出版社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