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立

 xiaoninga42u31 2018-08-09

长久以来,'长期照护'被认为是个人的问题,将其归为个人或家庭的责任,公共政策极少介入,多在个人或家庭经济陷入贫困处境后,才由慈善团体或公部门接手救济。1950年以后,西方先进国家的老年人口大量成长,长期照护开始从少数贫穷老人的问题转变为一般老人的普遍问题,长期照护的目标也开始从济贫转变为大量兴建机构,以及提升机构品质的方向发展。


但在其后的二十年间,因老人年金的实施促使老人经济能力提升,加上教育水平普遍提升,促使老人独立自主生活意识高涨,希望拥有社区独立的生活模式;且随着专业人员的照顾理念开始转变,不赞成以机构方式照顾不需密集照顾的个案,国家财政因照顾需求量的扩增而不堪负荷等因素,因此,一些北欧国家提出'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的政策目标,认为长期照护应尽可能协助身心功能障碍者留住家中,过独立常态生活。


此外,随着精神医学在近二十年来也开始在精神康复上强调生活正常化(normalization)、治疗社区化(community approach)的趋势,长期照护服务对象群显然已从少数贫穷老人,转变为一般失能老人及精神病患,照顾方式也从机构式转为社区式模式。



伴随着社会进步、生活型态改变与卫生医疗科技进步,人民疾病型态开始由'急性'转为'慢性',人民对医疗照护之需求由'治疗'转为'治疗与照护并重'。


随着人口快速老龄化,我国身心功能障碍或老衰的人口也同步急剧增加之中,将导致长期照护需求的暴涨。虽然医疗科技ㄧ直在进步,但因疾病后遗症而导致的身心功能障碍者却反而会增加,将不断加重对长期照护的需求。除此之外,发展迟缓儿童、残疾人与罕见疾病儿童照顾网络的建构,以及早期疗育工作势必必须整合成为长期照护网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长期照护服务随着疾病型态慢性化、家庭结构小型化、子女同住率降低与双薪家庭的增加,致使原家庭所担任的照护功能逐渐丧失,社会对长期照护的需求有增无减,谈及长期照护需求是多元且复杂的,其主要含盖的层面大体可归纳为三大环节:生活照顾、急性医疗与长期照护;其照护模式随着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同,而有不同比重的需求。然此三大环节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必须要各环节于适当时机,提供适当之医疗保健与社会福利服务,才能使医疗与社会福利资源妥善应用。


应加强中、老年健康促进与预防保健工作,延长人民健康余命:透过预防项目推行高血压及糖尿病全面筛检与追踪工作;办理中老年疾病防治工作,特着重高危险因子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等疾病;同时建立癌症筛检信息化数据。


同时健全急性医疗照护体系,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加强农村均衡医疗资源分布、缩短城乡差距、加强医疗人力规划与培育、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促使医疗资源之质量与数量大幅提升。


同时更扩伸网面,建构特殊医疗服务体系,包括'急救医疗网络'、'精神医疗网络'及'康复医疗网络'等特殊医疗网络,使我国医疗照护体系更为完整与周延,使国民得到最佳及最适之医疗照护。


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提供基本医疗照护保障:使人民之医疗照护受到最根本之保障;另提供六十岁以上老人每年1~2次之成人预防保健服务。



健全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加强长期照护服务,其发展重点包括:


1.普及长期照护机构设置:透过鼓励设置康复护理院、居家护理及日间照护服务,放开长期护理险给付居家照护及康复护理院支付,提供医疗发展基金奖助医养结合机构设立等策略,积极广布长期照护相关医疗资源。


2.健全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为解决跨部会之相关问题,成立长期照护工作委员会,对相关议题,定期会议沟通讨论,寻求共识,并办理长期照护单一窗口制度,试点'长期照护管理示范中心'、辅导各区域医疗网络及成立专责单位,推动区域及地方之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与服务。


3.提升长期照护服务质量:加强培训各类长期照护专业人力、建立及推广'机构建筑规划设计指引'及'机构作业规范'提升照护机构服务品质、发展各类型特殊照护服务模式、并办理'残疾人康复辅具研发中心'、规划护理机构评估标准及研议护理机构访查导辅与评鉴制度之可行性,以确保护理机构之基本服务品质。


4.规划长期照护财务制度:结合医疗/护理保险,使全民之医疗照护获得基本保障;并将居家照护服务纳入支付范围。将康复护理院之医疗护理服务,比照居家照护支付纳入医疗/护理保险予以给付。另积极试办特殊照护服务给付方案,并研议长期照护财源筹措合理可行方案,期能整合社会福利及医疗卫生之财源,健全长期照护财务制度。


5.提升人民自我照顾能力:秉持预防胜于治疗与复健之原则,除透过'预防大健康项目'之推动,加强人民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及预防保健服务,以提升人民健康寿命外;更加强居家环境安全,避免意外事故、加强中老年人健康体能﹑加强中老年人均衡饮食与营养、推广共同照护模式、加强提升慢病诊疗追踪及预防并发症、加强建立家庭照顾者支持网络。



将福利服务需求多元化,建构完整福利产业,为能在短期间以有限资源同时达到促进就业,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之目标,以先行发展具需求急迫性、培训容易、可企业化且与现行资源不重复之服务项目,并以建构高龄化社会老人、失能、半失能、失智、残疾人等身心障碍者之照顾支持系统为主要内容,其发展目标系为建构照顾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扩充服务对象,开发服务人力,策略包括:建立照顾服务管理机制、引进社会参与制度、提升服务质量、健全照顾人力培训、调整外国人力之引进政策等。


需长期照护之病人,其身体状况与医疗需求是多变且复杂的,其服务内涵主要既含盖'生活照顾'、'急性医疗'与'长期照护'三大环结,就必需结合医疗与社会福利服务,才能提供'全人'的服务。


而目前上述相关福利服务分属二大行政体系,分别规划﹑推动计划与提供服务,常有重覆服务,或服务提供不明确之灰色地带。此外,长期照护服务体糸尚属建立阶段,相关机构、服务与人力品质尚待提升,相关法规未能完善配合。最甚者,长期照护财务制度尚未健全,缺乏适当财务机转,使得长期照护费用已逐渐成为家庭重大负担,更使长期照护病患不当使用现有急性医疗,浪费社会资源。



盘活现有社会资源,发展多元化服务:以'消费者导向'及'就地老化'(Aging in Place)为规划理念,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辅助、机构为支撑'为规划原则,在'服务整合'之前提,提供上门之居家式及社区化服务,以专业服务来协助家庭照护;并以机构式服务为支撑,提供家庭与社区无法满足之服务。


结合'社区养老驿站健康营造',汇集社区社会资源,营造有利社区式服务发展的环境配套措施,发展由社区团体主导之新型照护模式,增加社区居民在照护其社区内的失能、半失能、残疾人参与程度。


考虑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组织功能再造,于偏远农村地区医疗资源不足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以活化现有社会资源。并全面推动家庭照护者喘息服务,以纾解家庭照护者之身心压力。


朝向'科际整合',以'个案及照顾者'为中心,发展多学科团队合作服务模式,才能提供全人及符合人性化之服务。


于此,当鼓励各类医疗、社会工作等专业人员、养老护理员(提供生活照顾),志愿者、宗教服务等各领域之人才,未来并引进退休替代人力,共同参与长期照护服务工作,加强长期照护相关专业智能,以确保长期照护服务品质与内涵,注重接地气、个别化设计,提升服务质量,配合政府、教育机关建立专业团队整合服务模式。


加强人民自我照顾能力,鼓励支持团体:秉持鼓励社会参与,引进社会活力基本理念,加强人民自我照顾能力,鼓励社会团体成立照护者支持团体。



我们对于建置大健康及长照体系必须要有完善及前瞻性的眼光,老人健康照护及儿童照护的最终目的,不只希望活得长,更要活得好,该项工作绝非单一专业团体或任一政府机关所能达成,必须依赖跨专业、多学科工作团队的紧密合作,才能提供其综合性与连续性的服务。因此,如何整合医疗专业、社会福利及社区资源,以提供需长期照护者及其家庭健全的服务网络与支持系统,是当前政府与社会亟待共同研商解决之问题,结合社会资源,检讨缺失,克服困境,俾使其能够适时、适地得到适切的服务,享受高品质的健康照护。


(作者:台湾长期照顾关怀协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