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笨蛋,问题在战略(16)

 jc2p 2018-08-10

鸿沟议和后,项羽率军自广武东归,刘邦亦准备率军西归。对此,张良、陈平建议刘邦应该立刻撕毁合约,追击项羽。

 

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听之。

——《史记·项羽本纪》

 

这段话的字面意思并不复杂,说的是项羽已经兵疲粮尽,是天意亡楚之时,若不趁此时机将他一举歼灭,等他日后喘过气来,那便是养虎遗患。不过,张良、陈平的话里应该还有一层更深的内涵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所谓“养虎遗患”中的“虎”,不仅是指项羽,还包括韩信、彭越这些手握重兵的诸侯。

 

我们之前反复提到,彭越是个典型的功利主义者,一切行动都只是为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当他在故魏旧地站稳脚跟后,对于南下伐楚的热情快速减退,只想着自己能够在魏国称王就好。据《史记·田儋列传》记载:“田横亡走梁,归彭越。彭越是时居梁地,中立,且为汉,且为楚。”可见,早在韩信破齐之时,彭越就已经是在楚汉之间保持中立,如今刘项各自班师回国,那还有谁能够阻止彭越自立为魏王?刘邦又岂能再指挥得动彭越?如果彭越自立为魏王,那么距离较彭越更远,实力较彭越更大,且已经被册封为齐王的韩信,就更非刘邦所能控制。如果魏、齐皆已脱离刘邦掌控,那么赵国的张敖(张耳之子,张耳死于前203年七月,其子张敖继位),燕国的臧荼、韩国的韩王信、淮南国的英布必定会群起效仿以画地自守,那么天下将再次回归周制,重复战国七雄的局面,这才是“养虎遗患”的深层内涵。当初刘邦本拟采纳郦食其“复立六国后世”的建议,幸而为张良谏阻,避免了一次向周制的回归。如今张良、陈平建议刘邦追击项羽,是第二次避免了刘邦向周制的回归。

 

202年十月,刘邦不宣而战,对撤退东归的项羽军发动突袭,同时征召韩信、彭越等诸侯率兵前来围攻项羽,其战略部署大体是这样的:刘邦军由西向东打,韩信军由东向西打,彭越军由北向南打,再以刘贾率一支军队南下渡淮,接应英布军由南向北打,四路大军聚歼项羽军于东归途中。

 

项羽东归时带了十万人马,被刘邦的二十万大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能是仓促应战,且战且走。项羽原拟沿睢水东归,经由大梁、陈留、睢阳一线回到彭城。这条线路的优点是方便快捷,缺点是距离北面的韩信、彭越太近,此前彭越多次南下绝楚粮道,攻击的就是睢水的沿线诸城。现在刘邦既已毁约追击,倘若韩信、彭越又在前方阻拦截杀、则项羽军将绝无回归彭城的可能。于是,项羽放弃沿睢水东归的路线,在途经大梁后继续沿鸿沟南下,进驻陈县(今河南淮阳)。

 

陈县这个地方,我们已经提过太多次了。早在前278年,郢都(今湖北江陵)被白起攻破后,陈县就被设置为楚国的首都;昌平君反秦时,是在陈县被项羽的祖父项燕拥立为楚王;陈胜起义时,是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由此可见陈县对于楚国的重要意义,如今西楚霸王在危及存亡之秋,再次选择陈县作为栖身之所。进驻陈县后,项羽派钟离眜在陈县以北的固陵(今河南淮阳北)驻守,以阻击刘邦的追兵。

刘邦追至固陵后,因无法突破钟离眜的阻击,遂在固陵以北的阳夏(今河南太康)驻军,同时再派使者前往韩信、彭越处,约定日期在固陵会师。

 

然而,出乎刘邦意料的是,真到约定那天,韩信和彭越的军队居然都没有来。项羽亦看出破绽,遂集中兵力对固陵城下的刘邦军发动攻击。当时,汉军的兵力是二十万,楚军的兵力是十万,但刘邦仍然被项羽打得大败而逃,只得退入阳夏坚壁固守。

 

刘邦深知,仅凭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击败项羽,必须依靠韩信、彭越等诸侯的助力,遂问计于张良:“诸侯不遵守约定,这该怎么办呢?”

 

张良道:“楚军就要失败了,韩信和彭越还没有获得应有的封地,所以他们都没有派兵前来,如果大王您能与他们共分天下,那么他们立刻就会前来。如果不能这样,那么将来的事情还真不好说。如果大王能把自陈县以东直至大海的土地都封给韩信,把睢阳以北直至榖城(今山东平阴)的土地都封给彭越,让他们各自为了封地而战,那么很容易就能够击败楚军。”刘邦依计而行,果然韩信、彭越都表示愿意出兵灭楚。

 

韩信命曹参留守齐国,命灌婴为先锋,亲自率兵南下,先是攻占了楚国的都城彭城,俘虏驻防彭城的柱国项它,接着一路西进,相继攻克萧县(今安徽萧县)、相县(今安徽濉溪西北)、酂县(今河南永城西)﹑谯县(今安徽亳州)、苦县(今河南鹿邑)等地,与刘邦会师于陈县附近。与此同时,彭越也率军南下,加入陈县战场。

  

随着韩信、彭越的到来,刘邦立刻发动全面反击,先是在固陵击败钟离眜,紧接着包围陈县。项羽自知无法在陈县抵御刘邦、韩信、彭越三路大军的围攻,遂在包围合拢前主动撤离,准备顺颍水南下,渡过淮水后在淮南坚持作战,可是再次出乎项羽意料的是,奉命驻守淮南的大司马周殷也在这个时候背叛了他。

 

当初陈平在建议刘邦离间项羽君臣关系时,曾周殷与范增、钟离眜、龙且并列为骨鲠之臣,由此可知其在项羽军中的分量。项羽命周殷驻守淮南,主要就是为抵御英布的反扑。当时,周殷正驻军于淮水南岸的寿春(今安徽寿县),此地在战国末年曾是楚国都城,故项羽有意从陈县撤退后向这里转移。不料,刘邦在追击项羽时,另派刘贾引一军南下包围寿春,劝降了周殷。

 

周殷既已降汉,随即帮助刘贾平定淮南,接应英布军北上,一同参与对项羽的围攻。于是,项羽只好再次改变行军路线,拟由项县(今河南项城东)、新阳(今安徽界首北)、下城父(今河南涡阳)、蕲县(今安徽宿州南)一线东撤,这其实就是陈胜起义败退时的路线,陈胜就是从陈县撤至下城父被车夫庄贾杀害的,而他揭竿起义的大泽乡就位于蕲县。我们已经无法探知当年陈胜东撤是想要撤到哪里,但对于这次项羽的东撤,其目标应该是经由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南渡淮河,进而从历阳(今安徽和县)南渡长江,回到他起家的江东。从日后的局势发展来看,项羽也确实就是这么走的。

当楚军行至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时,项羽停下了脚步,他准备就在这里与刘邦展开决战。之所以不得不展开决战,是因为此时诸侯联军已经从四面八方围攻,非一战不足以摆脱追击,而垓下正是决战的最佳地点。《说文》记:“垓,兼垓八极地也。”可知“垓”的本意即是八极之内的广大土地。自荥阳对峙以来,刘邦军始终深沟坚壁,固守不出,令项羽心里感到十分憋屈。现在,项羽终于可以在垓下这个四通八达的原野痛痛快快打一仗了,这既符合项羽本人的心性,也最能够发挥楚军的战斗优势。虽然此时诸侯联军已有六十万人之众,而项羽麾下只有十万,但项羽并不感到害怕,当初在彭城,他不就是以三万骑兵击溃了刘邦的六十万诸侯联军吗?何况那次还需要攻城,而这一次是他最擅长的野战。

 

可惜的是,项羽此次垓下决战的对手已不再是刘邦,而是韩信。刘邦在垓下决战中只做了一件事,同时也是最重要、最正确的事,那就是把战役的指挥权交给了韩信。

 

这是有史以来第四次有军事统帅指挥六十万人的军队,第一次是在长平之战的白起,第二次是在陈县之战的王翦,第三次是在彭城之战的刘邦。前三次战役,都堪称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和分水岭。这一次也同样如此,如果项羽获胜,那么他就可以从容地带着十万精锐南下,凭借长江天险自守;如果项羽战败,那么即便他自己能够逃回江东,所能带回的士兵也极其有限,难以组织起坚固可靠的长江防线。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史记·高祖本纪》

 

这段文字,是史籍中关于垓下之战的唯一记载。为此,我们只能推测当时的战况大致是这样的:韩信将六十万大军布置成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韩信亲自统帅,共三十万人,韩信居中,孔熙(孔将军)居左,陈贺(费将军)居右;第二道防线由刘邦统帅,共二十万人;第三道防线由周勃(绛侯)、柴武(柴将军)统帅,共十万人。

 

项羽此时兵寡粮少,打持久战是必败无疑,唯一可倚赖的,是楚军具有极强的战斗力。所以,项羽的战术必定是利用楚军的冲击力,快速摧毁诸侯联军的指挥中枢,以造成联军彼此间的混乱,重复当年彭城的故事。为此,战役刚一打响,项羽就以主力冲击韩信的中军,韩信且战且退,同时令左右两翼的孔熙和陈贺向纵深插入,以切断项羽军的后路。

 

项羽军击穿韩信军的防线后,惊讶地发现诸侯联军并未出现混乱,出现在面前的正是刘邦统帅的第二道防线。三年来,项羽一直渴望能同刘邦在野战中痛痛快快打一场,可偏偏刘邦始终是坚壁深沟,固守不出。现在,项羽终于有机会是与刘邦在宽阔的平地上对峙,又岂肯再错过良机,遂奋力向刘邦军冲杀过去。可是再次出乎项羽意料的是,诸侯联军仍未出现混乱。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连续突破韩信、刘邦两道防线的项羽军早已是疲惫不堪,再也无力突破周勃、柴武统领的第三道防线,而此时韩信、刘邦军也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项羽军大败,只能在垓下筑营死守,这也就是本书开篇所描述的场景。之后项羽突围,被灌婴所率的骑兵追至乌江边后力战自刎而死。

 

垓下之战结束后,刘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驱车冲进韩信的大营,再次夺走韩信的兵权,然后以义帝无后,韩信熟悉楚地风俗为借口,将其由经营有年的齐王徙封为楚王。封彭越为梁王,原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英布仍为淮南王,韩王信仍为韩王,臧荼仍为燕王,张敖仍为赵王。

 

202年正月,诸侯共同推举刘邦即皇帝位,刘邦三让而后受。二月初三,刘邦在定陶的氾(fán)水北岸举行登基仪式,开创大汉王朝,封吕雉为皇后,刘盈为皇太子。

 

不过,刘邦虽然继承了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名号,但此时的制度与秦朝还不是一回事。按照秦制,天下被划分为各郡县,是不存在诸侯王的。可刘邦最初建立的汉朝却仍有七个异姓王,这是典型的周制特征。不过,这七个异姓王都是靠军功而非血缘封,这又是秦制的特征。因此,刘邦刚建立时的汉朝仍是周秦混合制。

 

同年六月,长沙王吴芮病逝,由其子吴臣继位。

 

七月,燕王臧荼起兵反汉,刘邦亲自率兵平叛。九月,臧荼兵败被俘,刘邦封亲信卢绾为燕王。

 

201年,十月,有人告楚王韩信谋反。十二月,刘邦用陈平之计诱捕韩信,后将其赦免,贬为淮阴侯,软禁于长安。刘邦将韩信统领的楚国一分为二,东边封给同为宗室的刘贾,称荆王;西边封给刘邦之弟刘交,称楚王,又封刘邦的长子刘肥为齐王,从此开启了对诸刘的一系列封王。

 

正月,刘邦徙封韩王信于太原以北,以抵御匈奴。同年秋,匈奴冒顿单于大举围攻韩王信,韩王信多次遣使与匈奴求和。刘邦发兵救援韩王信,获悉其曾多次与冒顿通使,遂疑其怀有二心,派人前去指责。韩王信害怕被刘邦所杀,遂投降匈奴,起兵反汉。

 

200年,刘邦率军北伐,击败韩王信后乘胜追击进攻匈奴,结果中了冒顿的诱敌之计,在平城(今山西大同)的白登山被围困达七天七夜,最终是依靠陈平之计,通过向冒顿单于的阏氏行贿才得以脱险。

 

平城脱险后,刘邦命樊哙留下来平定代地,封其兄刘仲为代王,自己经由赵地返回长安。途经赵地时,赵王张敖恭敬伺候,却仍遭刘邦无礼羞辱,引起赵相贯高的强烈不满,准备在柏人县的馆舍谋杀刘邦,但因刘邦未在柏人留宿而事罢。

 

199年,代王刘仲在匈奴的攻击下弃国逃跑,前往洛阳投奔刘邦,刘邦不忍用刑,将其贬为合阳侯,封其子刘濞为沛侯,封刘邦之子刘如意为代王。

 

198年,贯高的仇家检举其曾策划谋杀刘邦,此案牵连到赵王,幸好贯高等坚称张敖事先不知情,才替张敖保住了性命。张敖娶刘邦与吕雉之女鲁元公主为妻,故得以赦免,被封为宣平侯。刘邦将其子刘如意由代王徙封为赵王,以陈豨为相,统领赵、代之兵,抵御匈奴。

 

197年,七月,太上皇驾崩,刘邦派人召陈豨进京,陈豨以病重拒绝。八月,陈豨起兵反汉,自立为代王。九月,刘邦亲自率兵讨伐陈豨。

 

196年,冬,刘邦击败陈豨军,封其子刘恒为代王。

 

春,在外征战的刘邦诬陷韩信谋反,命吕雉与萧何设计将其诱杀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

 

夏,刘邦诬陷彭越谋反,将其拘捕后囚禁于洛阳,后贬为庶民,流放于蜀地。彭越在流放途中遇到自长安前往洛阳的吕雉,彭越向吕雉哭诉自己无罪,恳求能够回到家乡昌邑。吕雉假装许诺,将其带回洛阳后,建议刘邦杀彭越以除后患。于是,吕雉指示彭越的家臣再次告发彭越谋反,廷尉王恬奏请诛灭彭越全族,刘邦批示同意,进而封其子刘恢为梁王,封其子刘友为淮阳王。

 

彭越被杀后,刘邦将其尸体剁成肉酱遍赐诸侯。当初韩信被杀,淮南王英布的内心就已十分惊恐,如今看到彭越的肉酱,惊恐之心益盛,遂暗中命人聚集军队以自卫。秋七月,英布的手下贲赫因得罪英布而逃往长安,控告英布谋反。英布见贲赫潜逃,担心其将自己的所有秘密全盘供出,遂索性举兵反汉。于是,刘邦封其子刘长为淮南王,亲自率兵讨伐英布。

 

195年,十二月,刘邦击败英布,将其斩杀。但是,刘邦本人也在此役中被流矢射中,随即在行军途中染上重病。

 

二月,刘邦察知燕王卢绾与陈豨之间曾互派使者,遂认定卢绾谋反,命樊哙、周勃领兵将其击败,进而封刘邦之子刘建为燕王。

 

就这样,在不到七年的时间里,除势力弱小的长沙王吴臣外,其余异姓诸侯皆已相继被刘邦铲除,取而代之的则全部是刘邦的宗室子侄。刘邦共生有八个儿子,其中吕雉所生之刘盈被封为太子,其余七子也都被封为王,分别是:齐王刘肥、赵王刘如意、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和燕王刘建。除此之外,刘邦的弟弟刘交被封为楚王,刘邦的侄子刘濞被封为吴王,荆王刘交则被英布所杀。

 

四月二十五,刘邦病死于长乐宫,而他所留下的江山,事实上又已经重新回到了周制。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朝政大权由吕雉独揽。吕雉一方面谋害刘邦的其他儿子,一方面试图分封吕姓子弟为王。为此,吕雉询问右丞相王陵的意见。

 

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王陵让陈平、绛侯曰:“始与高帝啑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陈平、绛侯曰:“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王陵无以应之。

——《史记·吕太后本纪》

 

通过王陵的这番言论,可知刘邦在世时曾有过白马之盟,约定只有刘姓子弟才可以封王。既然吕雉、陈平和周勃都没有对王陵的话做出正面反驳,可知这个白马之盟确实是存在的。刘邦诛杀梁王彭越是196年夏,诛杀淮南王英布是在前195年十二月,击败燕王卢绾是在前195年二月,而到前195年四月刘邦就病逝了,因此,这个白马之盟极有可能是发生在前195年的二月至四月之间。刘邦因在与英布作战时中箭染病,自知来日无多,而刘姓子弟又都非常年轻,缺乏政治经验,所以不仅要在事实上回归周制,还要在制度上进行确认,以此来增加保障。

 

194年十一月,吕雉拜王陵为太傅,实际上是剥夺他的相权,铲除分封诸吕的障碍。吕雉以左丞相陈平接替王陵的右丞相之位,又以自己的宠臣审食其为左丞相,进而开始大肆分封吕姓子弟为王,为日后的诸吕之乱埋下了伏笔。

 

不过,无论是刘邦分封诸刘,还是吕雉分封诸吕,本质上都是回归周制,而只要是回归周制,就免不了再次出现天下大乱,这是秦始皇和李斯在统一天下之初就早有预言的。当时丞相王绾在御前会议上建议秦始皇分封诸子为王,获得群臣一致赞同,独有廷尉李斯提出反对意见。秦始皇力排众议而支持李斯,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周制的弊端:“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汉初的历史发展,印证了秦始皇当年的高瞻远瞩。前180年,吕雉病逝,群臣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刘恒为天子,是为汉文帝。前157年,刘恒病逝,其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虽然汉文帝、汉景帝在历史上的评价不错,被称为“文景之治”,但纵观整个文景两朝,一直被尾大不掉的同姓诸侯所困扰,并最终在前154年爆发了七国之乱。汉景帝虽最终平定七国之乱,削弱了诸侯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同姓诸侯尾大不掉的问题。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到汉武帝时期采用主父偃所提出的推恩令。

 

主父偃建议汉武帝道:“古代诸侯统辖的土地不过百里,所以非常容易控制。现在有的诸侯竟然能够连城数十座,占地上千里,天下形势宽缓时就骄奢淫逸,胡作非为,形势急迫时就自恃强大,联合起来反叛朝廷。如果强行用法令削减他们的土地,那他们就很容易会产生反叛之心,之前的晁错就是如此。现在各诸侯的子弟都有十几个、几十个之多,却只有嫡长子一人能够继承,其主诸子虽然也都是至亲骨肉,却无法拥有尺寸之地的分封,这就导致仁孝之道无法宣扬。请陛下命令各诸侯王必须将恩德推广至所有子弟,给他们土地,封他们为侯。这样一来,各诸侯子弟都将非常欣喜地得偿所愿,陛下用广施恩德的方法,获取分割诸侯的实效,这样不需要削减他们的土地,就自然削弱了他们的实力。”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于前127年正月正式颁布推恩令,立刻收到明显成效。

 

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高祖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虽独长沙异姓,而功臣侯者百有馀人。……天子观於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故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馀焉。

——《史记·汉兴以来来诸侯王年表》

 

在高祖末年时,天下有九个同姓王,只有一个异姓王,格局与先秦时的战国七雄类似。等到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齐国被分为七个国家,赵国被分为六个国家,梁国被分为五个国家,淮南国被分为三个国家。当初秦始皇统一天下设置三十六郡时,齐国是四个郡,赵国是八个郡,魏国是四个郡。由此可见,推恩令颁布后的各国领土大致就相当于秦始皇时所设置的三十六郡。汉武帝用儒家所主张的“推恩”的理念完成了对秦制的回归,而这一回归距离秦始皇自前221年统一天下竟已有百年之久。

 

当我们回顾这一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其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那就是周制与秦制之争。百年之间,天下相继由嬴政、胡亥、陈胜、芈心、项羽、刘邦、吕雉、刘恒、刘启和刘彻这十位君王所主宰。嬴政以秦制统一天下,却因在将秦制向全天下推广时操之过切,以致于社会矛盾急剧对立,终至于二世而亡。陈胜最早看出秦制的弱点,也最早立志继承秦始皇事业,却终因起家时的底子太薄弱而使得秦制逐渐向周制回归。芈心订立怀王之约,使天下彻底回归到周制,结果是他派出的两路大军刘邦和项羽虽然灭亡秦国,可他自己却只能惨死异乡。项羽进入咸阳后分封天下,采取的是周秦混合制,结果没过多久就导致天下大乱,最终是在以关中为基本,全面推行秦制的刘邦统一了天下。当初为击败项羽,刘邦不得不分封韩信、彭越等诸王,这就使天下同意之初变成周秦混合制。于是,刘邦将异姓王逐个剪除,代之以刘氏子侄,使天下彻底回归到周制,埋下了日后诸王叛乱的祸根。吕雉主政后,试图以诸吕取代诸刘封王,但这只是想改变所有人,本质上并非改变改变所有制。诸吕之乱后,刘恒继承皇位,藩王做大的问题已经浮现,决策者已有意向秦制的回归,只因刘恒行事谨慎而未曾酿成大祸。至刘启即位,任用晁错推行削藩策,最终引爆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虽然平定,但政治矛盾不可能仅靠军事战争来解决,真正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刘彻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完成了向嬴政时秦制的回归,故世称“秦皇汉武”。

 

我们这个系列讨论的是“问题在战略”,而战略必须紧扣历史潮流才能得以顺利推行。在秦楚汉之际,历史的大潮流就是要从周制转到秦制。刘项攻入关中,是楚灭秦。刘邦击败项羽,本质上是秦灭楚。从秦灭六国到项羽自刎,历史完成了关于秦制取代周制的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

 

如果,我们我们将所谓的“天意”理解为历史潮流里的话,那么,项羽临终前的那句“天要亡我”似乎也并不为过。他既已违逆历史潮流,自然战略上步步是错,徒具“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战术能力,又有什么用呢?


【全书完】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一 战国变法》合集

 

附录一 秦灭六国大事年表

 

278年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

秦将白起攻入楚国的郢都,楚顷襄王迁都于陈县。


272年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

楚国太子芈完来到秦国充当人质。

 

263年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

楚顷襄王病逝,芈完回国继位,是为楚考烈王,封黄歇为相。

 

260年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

秦赵爆发长平之战。

 

259年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

嬴政生于赵国都城邯郸。

 

257年 秦昭襄王五十年

嬴异人抛下嬴政母子,与吕不韦逃回秦国。

 

256年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

嬴政之同父异母弟成蟜出生。

 

251年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

秦昭襄王去世,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嬴异人被立为太子,嬴政母子回秦。

 

250年 秦孝文王元年

秦孝文王正式登基后三天去世,嬴异人即位,是为秦庄襄王。

 

249年 秦庄襄王元年

吕不韦为秦相,封文信侯。

 

247年 秦庄襄王三年

秦庄襄王去世,嬴政继位为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吕不韦为相国、仲父,主持国政。

 

241年 秦始皇六年

五国合纵伐秦失败,楚国迁都至寿春。

 

240年 秦始皇七年

秦庄襄王生母夏太后去世。

 

239年 秦始皇八年

嫪毐封为长信侯。

 

238年 秦始皇九年

嬴政在宗庙行冠礼,遂得以亲政。嫪毐举兵叛乱,嬴政命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平叛。

 

237年 秦始皇十年

吕不韦罢相,昌平君任秦相。

 

236年 秦始皇十一年

楚考烈王病逝,李园发动政变将黄歇满门抄斩,立芈悍继位,是为楚幽王。

 

235年 秦始皇十二年

嬴政命吕不韦迁蜀,吕不韦自杀。

 

233年 秦始皇十四年

韩王安请降,愿作秦之藩属国。

 

231年 秦始皇十六年

秦国接受韩国所献之南阳地。

 

230年 秦始皇十七年

秦内史腾灭韩,俘虏韩王安,将其地设为颍川郡。秦庄襄王之嫡母华阳太后去世。

 

228年 秦始皇十九年

王翦平定赵国,俘虏赵王迁,赵公子嘉逃走,自立为代王。嬴政母亲赵太后去世。楚幽王去世,其同母弟芈郝继位,是为楚哀王。同年三月,芈郝异母兄的哥哥芈负刍发动政变,弑君自立为王。

 

227年 秦始皇二十年

燕太子丹派荆轲行刺嬴政未遂。秦将王翦率军伐燕。嬴政将韩王安从新郑调至陈县。

 

226年 秦始皇二十一年

秦将王贲围攻燕都蓟城,燕王喜逃往辽东,献上太子丹首级。嬴政命李信率二十万秦军伐楚,王翦称病辞职。昌平君罢相,徙于郢陈。嬴政处死韩王安。

 

225年 秦始皇二十二年

秦将王贲率军伐魏,魏国灭亡。秦将李信率军伐楚,昌平君于陈县易帜反秦,与项燕、韩人联手击败李信。

 

224年 秦始皇二十三年

嬴政请出王翦为将,率领六十万大军伐楚,攻占楚国都城寿春,俘虏楚王负刍。项燕拥立昌平君为新楚王,随后撤离陈县。

 

223年 秦始皇二十四年

攻占寿春的王翦主力移师北上,昌平君(新楚王)与项燕一路撤退,被迫在蕲县与王翦展开决战。楚军大败,昌平君战死,项燕自杀,楚国灭亡,取其地设置为楚郡。

 

222年 秦始皇二十五年

秦将王贲率军攻打辽东,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俘虏代王赵嘉,赵国灭亡。王翦率军平定楚国长江以南地区,降服百越首领,设立会稽郡。

 

221年 秦始皇二十六年

秦将王贲率军伐齐,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天下统一。秦王嬴政自称秦始皇帝。

 

 

附录二 楚汉相争大事年表

 

210年 秦始皇三十七年

十月,秦始皇第五次巡游。

六月,秦始皇巡游至平原津染病。

七月,秦始皇病死于沙丘宫,胡亥、赵高、李斯三人密谋矫诏篡位。

八月,扶苏自杀,胡亥一行抵达咸阳。

九月,秦始皇下葬。

 

209年 秦二世元年

十月,胡亥即位,大赦天下。

一月,胡亥东巡。

四月,胡亥返回咸阳,诛杀诸公子、公主,下令继续修建阿房宫,征调五万勇武之士守卫咸阳。

七月,陈胜于大泽乡揭竿起义,攻占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八月,吴广围荥阳,宋留攻南阳,周文入关中,武臣称赵王。

九月,章邯于戏下击退周文,周文退出函谷关。田儋称齐王,韩广称燕王,项梁、项羽起兵吴中,刘邦起兵沛县。

 

208年 秦二世二年

十月,章邯在关中练兵,调王离军南下。

十一月,章邯军出关,击败周文军。田臧杀死吴广,又被章邯所败。李良叛赵,杀死武臣、邵骚,张耳、陈余逃脱。

十二月,章邯击败陈胜军,攻占陈县,陈胜在撤退途中被杀。章邯还击宋留军,宋留投降。魏咎称魏王,封周巿为相。雍齿在丰邑背刘降魏,刘邦攻之不下。

一月,秦嘉立景驹为楚王,刘邦前往投奔,途中遇张良。张耳、陈余立赵歇为赵王。

二月,项梁渡江北上,陈婴、英布、韩信等前往投奔。

三月,章邯军围攻魏王咎于临济,项梁击败秦嘉。

六月,章邯击败前来救魏齐楚联军,齐王田儋、魏相周巿战死,魏王咎自杀,楚将项它败走。项梁拥立芈心为楚怀王。

七月,章邯围攻田荣于东阿,为项梁所败,退守濮阳。齐人立田假为齐王。李斯等遭赵高陷害入狱,赵高继任丞相。

八月,刘邦、项羽斩杀李由,李斯被处死,田荣击败田假,立田单之子田巿为齐王。

九月,章邯击败项梁军,杀死项梁,之后北上攻赵。楚怀王前往彭城,执掌军政大权,订立怀王之约。

后九月,章邯攻破邯郸,围赵王歇、张耳于巨鹿。宋义、项羽北上救赵,刘邦西征攻秦。

 

207年 秦二世三年

十月,刘邦军在成武击败秦东郡尉。诸侯陆续派出援军救赵,但皆在巨鹿作壁上观。

十一月,诸侯项羽斩杀宋义,自平原津渡河救赵。

十二月,项羽解巨鹿之围,全歼王离军。

一月,项羽率领诸侯联军驻扎在漳水以南,章邯率领秦军驻扎在棘原,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二月,刘邦率军北上攻打昌邑,结识彭越。

三月,刘邦军向西进攻开封,入颍川郡,遇张良、韩王成。

四月,刘邦与韩成联军攻打颍川郡,攻克颍川郡治阳翟。

五月,赵将司马卬从上党郡南下,有意从平阴南渡黄河进入三川郡。刘邦率军北上直插平阴,封锁了黄河渡口,司马卬转投项羽。

六月,章邯与项羽约降,项羽没有接受,出兵连败章邯。刘邦自平阴南下攻打洛阳,未能攻克,南下退回颍川郡,拟南下进入南阳郡,经武关攻入关中。

七月,项羽与章邯在殷墟盟誓,封章邯为雍王,刘邦收降南阳郡守,向武关进发。

八月,项羽在河内整军,赵高接受刘邦的提议,将胡亥调至望夷宫杀死,刘邦攻破武关。赵高立子婴为秦王,子婴杀死赵高。

九月,项羽向函谷关进发,刘邦攻破峣关。

 

206年 汉元年

十月,子婴投降刘邦,刘邦入咸阳。

十一月,项羽在新安坑杀秦军降卒,刘邦与秦人约法三章。

十二月,项羽攻破函谷关,与刘邦鸿门宴。

一月,项羽杀子婴,火烧咸阳。

二月,项羽尊怀王为义帝,分封天下。

四月,诸侯陆续回到封国。

五月,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新齐王田都为田荣所败,投奔项羽。

六月,田荣击杀原齐王田巿,自立为齐王,支援彭越在梁地反叛项羽。

七月,田荣完全收复原齐国四郡,支援陈余攻击张耳。项羽杀死韩王成。

八月,韩信暗度陈仓,项羽率军攻齐。

九月,刘邦还定三秦,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投降,章邯被围困于废丘。

 

205年 汉二年

十月,项羽命英布杀死义帝。陈余击败张耳,迎回赵王歇。赵王歇立陈余为代王,陈余留在赵国辅佐赵王歇,命夏说为相国守代,张耳舍楚投汉。

十一月,河南王申阳降汉,刘邦将河南国设为河南郡,立韩王信为韩王。

十二月,田荣兵败后被平原军民所杀。

一月,刘邦平定北地郡,俘虏章邯之弟章平。项羽立田假为齐王,坑杀齐人,齐人再次反叛。

二月,刘邦将都城由南郑迁至栎阳,废除秦社稷,建立汉社稷。田横在城阳叛楚。

三月,刘邦率领汉军主力出关讨伐项羽,收降魏王豹、殷王司马卬,为义帝发丧。。

四月,刘邦率领诸侯联军融入彭城,随即又被项羽击败。田横击败田假,立田荣之子田广为新齐王。

五月,刘邦一路败逃,韩信率军出关在京索阻击项羽。随何说英布叛楚归汉,项羽命项声、龙且讨伐英布。赵王歇、陈余、魏王豹等诸侯叛汉归楚,齐楚和解。

六月,章邯兵败自杀。

九月,韩信灭魏,俘虏魏王豹,致信给刘邦请求增兵,以横扫诸侯。

后九月,韩信灭代,斩杀代相夏说。

 

204年 汉三年

十月,韩信灭赵,斩杀赵王歇、陈余。

十二月,龙且击败英布,项伯收九江兵,杀死英布妻子。

四月,刘邦向项羽请和,项羽采纳范增的建议拒绝,继续猛攻荥阳。陈平以反间计离间项羽、范增,范增死于返回彭城的途中。

五月,项羽攻破荥阳,进而围攻成皋,刘邦逃回关中,采纳袁生的建议,南下武关,活跃于活跃于宛、叶,项羽亦随之南下。彭越千里奔袭,于下邳之战击败项声、斩杀薛公。

六月,项羽回师伐彭越,彭越主动撤离,项羽北上夺回成皋,攻克荥阳。刘邦北渡黄河,夺韩信、张耳军。

八月,刘邦采纳郑忠的建议,派卢绾、刘贾支援彭越,断项羽粮道。

九月,项羽回击彭越,留曹咎守成皋。郦食其说齐王田广叛楚归汉。

 

203年 汉四年

十月,项羽击败彭越,刘邦攻占成皋,围攻荥阳。项羽回师荥阳,双方对峙于广武。韩信破齐历下军。

十一月,龙且率军救齐,为韩信所杀。韩信平定齐国,求封为假齐王。

二月,刘邦封韩信为齐王。

四月,项羽派武涉游说韩信中立,遭韩信拒绝。

八月,项羽同意刘邦的和议,约定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

九月,项羽归还太公、吕雉。

 

202年 汉五年

十月,项羽自广武东归,刘邦毁约追击,招韩信、彭越前来会战。

十一月,韩信攻占彭城,进而与刘邦会师陈县,彭越亦加入陈县战场。项羽兵败撤离。周殷叛楚归汉,迎接英布、刘贾北上。

十二月,项羽兵败垓下,逃至乌江自刎。

一月,刘邦在定陶登基为帝。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一 战国变法》合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