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叶性寒,中药治疗时可不能再雪上加霜

 久德 2018-08-11

茶叶之所以受到古代医药学家的无比推崇,一定有它独特之处,古人应用它也一定会有成功的经验。前面我们提到的,神农尝百草,一天之内中毒许多次,都是通过茶来解救的。

“黄连、苦茗不辍口”致病案——《续名堂医类案》

“赵养葵治四明徐阳泰,体素丰,多火善渴,虽盛寒床头必置茗碗,或一夕尽数瓯,又时苦喘急。质之赵,赵言此属郁火症,常令服茱连丸,无恙也。丁巳夏,徐避暑檀州,酷甚,朝夕坐水盘间,或饮冷香薷汤,自负清暑良剂。孟秋,痢大作,始三昼夜,下百许次,红白相杂,绝无渣滓,腹胀闷绞不可言。或谓宜下以大黄。赵勿顾也,竟用参、术、姜、桂渐愈。犹白积不止,服感应丸而痊。后少尝蟹,复泻下,萎顿,仍服八味汤及补中重加姜、桂而愈。寒凉太过,用参、术、姜、桂以救其偏是矣。八味之投奚为乎,此养葵之所以为养葵也。夫一人之身,历一岁之间,黄连、苦茗不辍口,而今病以纯热瘥,向若投大黄下之,不知何状。又病咳嗽时,喘逆不眠,用逍遥立安。又患便血不止,服补中黑姜立断,不再剂。”

这则医案记录的是明代名医赵养葵治疗四明人徐阳奉的病例。徐阳奉,身体肥胖丰满,素有火热之症,经常口渴,即使在三九严寒之际,床头也要放置茶碗,有时一晚上要喝尽数瓶水。又时常为喘息、气促所苦。徐阳奉为此向赵养葵请教。赵养葵告诉他这属于郁火症,要他经常服用茱连丸(由吴茱萸、黄连等药物组成),就可保无恙。

丁巳年夏天,徐阳奉到檀州避暑,感到酷热难耐,于是,早晚都坐在浴盆之中,有时还喝冰冷的香薷汤,自认为是清热解暑的良药。到了秋天,发生了严重的下痢症,开始的3天里,共泻下一百多次,排出物红白夹杂,没有一点粪便渣滓,腹部绞闷胀痛,痛苦不堪。有的医生主张用大黄泻下,赵养葵没有听信,竟然用人参、白木、干姜、肉桂进行治疗,疾病逐渐好转,但是,泻下白色粪便仍未停止。服用感应丸后才彻底痊愈。其后又稍微吃了些螃蟹,又出现泻下、精神委顿症状,仍然是服用八味汤、补中益气汤,重用干姜、肉桂治好的。

饮茶、吃黄连制剂、食蟹、坐卧水中,病因为寒凉太过,用人参、白术、干姜、肉桂治疗,是救其偏颇,这正是赵养葵的高明之处。

如果一个人一年之间黄连、茶水不离口,治疗要用热药,如果用大黄泻下,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咳嗽、喘咳不能睡眠,用逍遥散即可治愈;下血不止,用补中益气汤加泡姜,血立止,不必再用第二次。

这则医案表面看来和茶叶的治疗作用无关,但是,透过这则医案,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茶叶性寒,对于有些体质的人来主,要小心谨慎,不可过量。

中国古人用单方茶叶治疗疾病的医案不是很多,但是,组成的方剂却很多,主治病症亦不少见。有关茶叶治病的单方,我们前面已经作了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