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 曹雪芹写她撕扇的真实原因

 新庆爱读书 2018-08-11

在《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笔下,这本书中的女子都充满了个性。而在众多个性女子当中,有一个人的个性较一般人更为强烈,她就是撕扇姑娘晴雯。

晴雯是一个勇敢做自己的丫环,她从不委屈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那晴雯在《红楼梦》中是如何具体表现出自己的强烈个性的呢?作者写她又有什么寓意吗?

晴雯:撕掉的不是扇子,而是人性伪善的面具

晴雯是宝玉的贴身丫环,地位仅次于袭人。袭人就像是宝玉的“老干妈”,对他的衣食住行操碎了心,简直是痴心一片。晴雯和袭人不一样,这些芝麻绿豆的事情她是不屑于去做的。晴雯一出手,必属精品。

在《红楼梦》第52回,贾母给了宝玉一件雀毛裘,吩咐他第二天还要穿。没想到宝玉才穿出去一天就烧了一个口子,如果第二天让贾母知道了,肯定会十分生气。为了避免贾母的责骂,宝玉的丫环赶紧拿到外面缝补,但是因为那些裁缝、绣匠和女工都不认得这个雀毛裘,所以都不敢接这个活。

宝玉手下的那些丫环,除了晴雯再也没人能干好这个活了。虽然那个时候的晴雯还卧病在床,但是在宝玉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了。

晴雯“补两针,又看看,织补两针,又端详端详。无奈头晕眼黑,气喘神虚,补不上三五针,伏在枕上歇一会”。从这里看出,虽然已经病到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难以支撑,但晴雯还是非常用心、用自己的巧手帮宝玉补好了雀毛裘。

以晴雯的性格,如果要补的雀毛裘不是宝玉的、而是其他人的,她估计都懒得理。由此可见晴雯对宝玉的用情之深。



除了有一双巧手,晴雯在《红楼梦》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她撕扇的那一幕。

在《红楼梦》第31回,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在端午节那天请客过节。因为前一天,金钏和宝玉说了一些王夫人不爱听的情话,于是挨了板子被逐出贾府,所以端午节那天宝玉的心情并不好。

闷闷不乐的宝玉回到自己的房间,替他换衣服的是晴雯。晴雯在换衣服的时候,一不小心把扇子掉在了地上、扇骨都折断了。平常对丫环都很温柔体贴、从不舍得骂她们的宝玉,那天却一反常态大骂晴雯是蠢材。

晴雯气不过,反击说:“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

后来,他们两个的气都消了之后,宝玉对晴雯说,扇子原是用来扇的,你要喜欢拿来撕也是可以的,只是不要在生气的时候故意拿它来出气。还有杯盘也是一样,它们原来是拿来装东西的,你要喜欢它们掉地的声音,就让它们掉地就好,只是不要在生气的时候故意拿它们来出气。

晴雯听到宝玉这样说,于是喜欢撕扇的她就决定要撕扇。“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



作者写这段话其实借鉴了一个典故,周幽王被褒姒迷到神魂颠倒,可惜千金难买一笑。后来有一次,褒姒在听到瓷器掉到地上、破裂发出来的声音时笑了。于是,幽王就命令下人一个接一个地摔碎瓷器,以博褒姒一笑。

宝玉和晴雯,不正像周幽王和褒姒吗?然而,作者曹雪芹对他们难道就只有批判吗?

其实,作者曹雪芹之所以写晴雯撕扇子,是因为她撕掉的不只是扇子,而是人性伪善的面具。

晴雯撕扇,其实撕掉的是人性伪善的面具。人活在世间,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不得不戴了很多假面具。比如明明心里很讨厌一些人,但是为了自己的五斗米、不得不戴上面具、在他们面前嬉皮笑脸。又比如有些人表面上对你很好、称兄道弟的,但说不定在背后捅你一刀的也正是这些人。

另外在世俗的眼光里,晴雯撕扇是暴殄天物的表现。但其实作者曹雪芹想表达的是,物为我所用,扇子难道除了拿来扇凉、就没有别的作用了吗?

我们既然能体会到下雨也是一种美,为何体会不到撕扇也是一种美?

作者曹雪芹写晴雯撕扇,就是警示世人要抛开世俗的眼光、勇敢做自己。如果活着仅仅是为了别人而活,为了世俗的眼光而活,那样活着得多无趣?



《红楼梦》第5回对晴雯的判词的第一句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意思是“刚下完雨月亮就出来,这是很难遇到的,五彩云朵也是很容易就会被风驱散的”。

作者寓意晴雯就是那“雨后月亮”和“彩云”,她的个性就像“雨后的月亮”那样难能可贵、她的生命是彩色的,不像常人的一生都只有单调的一种颜色:“非黑即白”。

《红楼梦》第5回对晴雯的其它判词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意思是指,晴雯是一个内心有着很高追求的人,只可惜她出身低贱束缚了她。晴雯因为长得美、人又灵巧反而招致了很多人的羡慕嫉妒恨。她因为遭到诽谤、被奸人所害,所以很早就死了,但是多情公子宝玉却一直对她念念不忘。

作者曹雪芹是十分惋惜晴雯的,认为她是生不逢时,生错了时代、投错了胎。晴雯错在她长得太美、又有本事,从而招致祸端。不过晴雯死了以后,宝玉还对她念念不忘,这也算没辜负她往日对宝玉的深情。

作者借写晴雯,想表达的是中国古代活出自我个性的女性真的很少、唯有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锢,女性才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毫无疑问,晴雯在《红楼梦》中的结局是悲催的,这正是作者的用意。他希望通过写晴雯悲伤的结局,在警示世人去思考造成晴雯式悲剧的根本原因。时代需要下一个充满个性的“晴雯”、同时希望能避免晴雯式的悲剧结局。

活着当如晴雯版追求个性,人生才会如夏花般绚烂!

对于晴雯,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