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江电业的兴起和发展

 吴越尽说 2018-08-12

█ 胡旦

乡、镇电厂的变迁

 

本世纪初,地处水乡泽国的吴江各集镇,兴起了办电厂的热潮,不仅盛泽、震泽、松陵、 平望等大集镇先后办起电厂,建设输电设备,连莘塔这样的小镇也办有资本额为 3000 元的电灯厂。这些电厂多数由集资形式创办,电力先民用,后逐步扩大到工业。震泽是最早应用电力的集镇。

震泽电灯事务所和震泽电厂民国7(1918) 毗邻震泽的浙江南浔镇庞赍臣等人, 邀震泽镇施之敏、 倪次阮等人出资筹建浔震电灯公司,集得资金10万元,创办电灯厂。另外, 在震泽镇设立震泽电灯事务所,是向浔震电灯公司馈电的机构,资本 2.2 万元。两者有相互投资关系。 浔震电灯公司的发电厂设在南浔镇东栅。开始,发电设备为 200 千瓦,后增设 300 匹马力的蒸汽机一台,功率为 200 千瓦和 30 千瓦发电机各一台。为实现全夜供电, 又增设 150 匹马力的柴油机一台和 75 千瓦发电机一台。震泽和南浔相距 7 公里,其间架设 2300伏高压输电线路,向震泽供电,变压器容量为 100 千伏安,每度电价 0.22 元。民国 8 年,震丰缫丝厂在震泽开办,在县内最早采用电力缫丝。民国 26 年,日寇侵占震泽、南浔,浔震电灯公司停业。民国 27 年后,南浔至震泽的输电线路被日伪折除,但震泽镇内的低压线路一直保持到新中国成立后。1950 6 月,湖州人张学源等集资 5000 元, 在震泽镇太平街 66 号开设震泽电厂,发电设备为一台 40 匹马力柴油机牵引一台亚细亚 24 千瓦发电机,利用经整顿的原震泽电灯事务所低压线路,于当年 11 月开始供电。由于发电机容量小,业务发展缓慢,从业人员又多,收支不平衡,该厂于 1951 4 月出盘。 震泽镇人民政府指定震泽丝经业同业公会主任杨叔霓负责集资接盘, 又指定杨嘉箴负责管理, 成立震泽电气公司,于 4 1 日继续发供电。1951 7 月,电厂添购日本产 88 匹马力 6缸内燃机一台,为节约燃料成本,又添置无烟煤煤气发生炉一套,并于 1952 12 月安装美国产 18.75 千瓦发电机一台,与原有 24 千瓦发电机同时发电。1956 1 月,震泽电气公司实行公私合营。在核资时,原属震泽电灯事务所的线杆、导线、电度表等,与震泽电气公司一并进行核算。经过先后三年调整,至 1959 12 月,私股(包括抗战前股东资产) 共为 13491.50 元。1959 9 月,公私合营震泽电厂与公私合营苏州电气公司签订馈电合约。苏州电气公司在 10 千伏梅桥线上架设支线通向震泽镇,并设 50 千伏安变压器一台供电。1961 4 月,经苏州专署重工业局批准,公私合营震泽电厂并入苏州供电局, 厂长杨荣甫及全厂职工一起参加苏州供电局工作。

盛泽复新电灯公司 民国 4 年深秋,盛泽张志毅在西荡口创设电厂。该厂分股招认资本 4 万元,里中绅商认股万余元,负载电灯 800 余盏,每晚 5 时至 12时发电供照明。民国 7 年春,因亏损停办。民国 8 年, 盛泽镇仲少梅、沈志万等发起,开办复新电灯公司,集资 3.5 万元,厂址设在盛泽登椿桥。仲少梅任公司董事长,沈志万任经理,方于楠为主任技术员。发电设备为 100 匹马力柴油机和32 千瓦直流发电机各一台,供照明用电。民国 18 年,发电厂迁至东白漾,新增法国西门子 540 匹马力柴油机和 400 千瓦发电机一套,前半夜用新设备发电,后半夜改用老设备发电,用户增至 480 户左右。后来,又开始供应日电, 由电织机业每天包用 5 万度方式计算电价。随用户数的增加,发电能力无法承受。民国23 年,复新电灯公司出盘给苏州电气公司。民国 24 4 月,苏州电气公司在苏州至盛泽间建 16.5 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并设 16.5 千伏/2300 伏变电所一座,向盛泽镇供电。

黎里明星电气公司 民国 8 年,黎里金胜清等集资 8000 元,创办明星电气公司,为股份有限性质,发行股票,每股 100 元。厂址在黎里镇花园浜北岸,设备为 32 匹马力卧式柴油机一台,220 20千瓦直流发电机一台。民国 19 年,添置 20 匹马力卧式柴油机一台,15 千瓦电机一台,并将厂址迁至花园浜南岸 12号,沈铭盘为技术顾问。所发电仅供上半夜照明。民国 24 年,该厂资本额为 9600元。民国 26 年,日寇侵占黎里镇,股东大部份迁居外地,电厂无人负责,工人生活无着。后经股东同意,将发电设备无条件借给工人, 继续发电。由于燃料紧张,不久即停业。民国 31 年,当地便衣队队长陈邦奎,租用电厂设备,改名“明星电厂”,发电供应照明。抗战胜利后,该厂由陈邦奎自任经理,向县政府登记。1949 年,陈邦奎出走,职工代表徐慰萱在工人中集资米 24 石,将原明星电厂老股东作一股计算,沿用抗战前旧名“明星电气公司” 恢复发电,并于 1950 年向苏南行署正式登记。1956 年,明星电气公司实行公私合营,钱荣生为厂长。随着镇区用电量的增加,公司于 1961 年向苏州供电局申请购电。1962 年,该公司并入苏州供电局。供电局接收供电器材,工人沈友兰转入供电局工作,电厂其余人员由黎里镇安排工作。

同里兴业电气公司 民国 13 年,同里金福成等集资 4 万元,购 50 100 匹马力柴油机各一台,6834 千瓦三相交流发电机各一台,创办兴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厂址在同里镇成字圩,仅供照明,且实行包灯计费。 民国 22 7 月,该厂向国家建设委员会员注册, 资本额 5 万元,领民字第 172 号电气事业执照。日伪侵占同里后,50 匹马力柴油机被拆除,后因燃料紧张,发电断断续续。民 国 33 年,经与日伪华中水电公司苏州办事处交涉, 贴费 7 万元订立馈电合同,输电线路由庞山湖农场三区延伸至同里镇, 全长 3.5 公里 并在同里镇设 75 千伏安变压器一台。通电后,兴业公司将 100 匹马力柴油机售出。不久, 苏州煤源紧张,供电时断,于民国 34 2 月停止供电。民国 35 年,兴业电气公司经理薛天游与苏州电气公司签订馈电合同,续由苏州供电。民国 36 年,据江苏省建设厅各县市电厂实况调查表载: “同里兴业电气公司设有三相交流 2300 /38023075 千伏安变压器一台,同里全镇三相四线低压线路,民国 35 12 月至民国36 3 月,每月供电约 7000 度,用电户 235 户。” 解放后,同里兴业电气公司向吴江县人民政府登记,继续营业。公司设在南埭街 8 号,变压器设在南荒圩 4号,庞能一为公司董事长,薛天游为经理,金福成为副经理,陈来民为主任技师。1957 11 月兴业公司并入苏州电气公司。

八坼大浦电灯公司 大浦电灯公司由股东兼经理庞柏生等筹资 6000 元开办, 公司备有 20 匹马力柴油机一台,16.5 千瓦发电机一台,输出电压为 220 伏,于民国 16 年元旦开始供电,专供夜间照明用电,白天兼营碾米业务,电价每度0.20 元。民国 24 年,苏州电气公司建设苏州至盛泽高压输电线路,经过八坼。大浦电灯公司将设备作价 2000 元,出售给苏州电气公司。同年 4 月,苏州电气公司开始向八坼供电,大浦公司即行停业。

平望公兴电气公司和公兴协记电灯厂 公兴电气公司设在平望镇北前街,系民国 17 12 月由毛辅成等集资 1.2 万元创办,设备为柴油机一台,17 千瓦直流发电机一台,所发电供平望镇区约 360 盏电灯照明。民国 19 8 月,毛辅成等无意继续经营,遂于次年 1 18 日以 8500 元出盘给张新沐等 12 人经营。张接手后, 更名为“公兴协记电灯厂” 并向江苏省建设厅注册登记。线路负荷最后达550 盏电灯,发电设备不胜负担。恰逢苏州至盛泽高压输电线路经平望,且苏嘉铁路平望站向苏州电气公司申请供电, 遂于民国 26 3 月苏州电气公司出资7500 元收购公兴协记电灯厂,平望镇、苏嘉铁路平望站开始由苏州电气公司供电。

芦墟泰丰电灯厂和芦墟电灯厂 民国 17 年,芦墟泰丰米行老板陆映澄在本行内添设怡和洋行 60 匹马力柴油机一台,40 千瓦发电机一台,开办泰丰电灯厂。发电供镇上用户照明,发电时间: 夏季为 19 时至 24 时,冬季为 17 时至 24 时,电费按包灯每盏每月 1 元, 用户约 150 户,李葆德为经理。 民国 18 年,向国家建设委员会登记注册。民国 26 年, 发电设备遭日寇破坏,再未恢复。1958 年,当地人民政府创办全民所有制的芦墟电厂。设备为 88 匹马力轻型柴油机拖动 30千瓦发电机一台,仅供照明,工人数 10 人。创办初期, 由于管理混乱,连连亏本,镇政府决定电厂由国营芦墟米厂代管。1959 年,芦墟米厂使用 25 匹马力大头车带动发电机,由于设备陈旧,电压不稳,致使灯光闪烁不定。1961 年,浙江省嘉善县供电部门架设高压线至陶庄红石大队,与芦墟镇仅隔一港,经双方协商,嘉善的高压线延伸到芦墟镇混堂弄口,并设置 100 千伏安变压器一台。低压线从北栅芦墟中学至南栅轮埠,又从人民桥至东栅石灰厂。1962 10 1 日,嘉善正式向芦墟供电,电费由包灯盏改为按电度表度数计费。芦墟本地电厂遂停止供电。1976 年,吴江县内向芦墟供电的 35 千伏输电线路投运(投运时主变容量 3200 千伏安),芦墟镇始由吴江县供电所供电。 同年 5 月,经江苏省电力工业局苏电(76) 劳字第 11 号批文批准,吴江县供电所接收芦墟电厂。

横扇振湖电灯厂和光明电灯厂 民国 17 年前后,黎里人丁鹤钧发起筹设振湖电灯厂, 西元昌米行老板钱桂芬等参加投资,厂址设在横扇镇港南西板梢,设备为 24 匹马力大头柴油机和 15 千瓦发电机一台。所发电白天碾米,晚上照明。民国 24 年,丁鹤钧将电灯厂出盘给同丰元米行老板吴福增。民国 26 年,横扇沦陷,电灯厂停业。直至 1959 年,横扇地方政府筹建电厂,设备为 10 千瓦发电机一台,该机为盛泽电机厂出产,质量不过关,电厂开业不久即停办。1960 年,电厂再度上马,定名为光明电灯厂,采用万利洋行 24 千瓦发电机一台,但仍无法正常供电。1962 11 月,县内平望至横扇的高压输电线路投运,开始由县供所电所向横扇供电,横扇结束自办电厂历史。

吴江城区电灯公司 民国 19 年冬,县建设局呈准拨用地方公款 4800 元,创办吴江城区电灯公司。县政府技术主任舒国华兼任公司主任,刘淦泉负责业务。吴江城区电灯公司为县内唯一官办电灯公司,厂址设在庙前街,设备有 24 匹苏拉油引擎一台和 20 千瓦交流发电机, 供城区照明, 电价按甲乙丙三级计费, 分别为每度 0.20 元、 0.22 元、 0.25 元,用户电灯达 1500 盏左右。由于用户逐年增加, 发电设备不堪负担。经省建设厅及县政府同意,民国 22 5 月,与苏州电气公司签订吴江城区电气营业合同。 11 月,苏州至吴江 6.6 千伏高压输电线路投运,向吴江城区供电。同年 12 15 日,由县长王绳高主持召开城区电灯公司结束会议。

严墓振兴荣记电气厂、振兴荣记电气厂 由周觉东发起创办,厂址在严墓(今铜罗) 南街。民国 23 年,发电设备有 12 匹马力柴油机及 8 千瓦发电机一套,所发电仅能供应南街一带半个镇的照明。民国 26 年,经理为顾荣宝。抗战期间,设备被日寇拆除,从此无力恢复。直至 1963 年,县内由梅桥线放一支线至铜罗,铜罗一带才在相隔 30 年后重新采用电灯照明。

 

输电网络的形成

 

吴江县内办电之初电厂均系小资本组织,发电机容量一般在 50 千瓦以下,供电区域仅几方里之内,输电线路为一地一火的低压线。自民国 22 年起,吴江城区、盛泽、八坼、平望电厂先后出盘给苏州电气公司,由苏州电气公司在吴江境内架线输电。

民国 22 年,吴江城区电灯公司因出力有限,不能满足照明需要,由县建设局提交县建设讨论会,以求补救办法。3 20 日,县商会、县第一区区公所、县党部监察委员会、县教育局、县公款公产管理处等机关呈方县政府: “伏念电灯之设置,原以繁荣市场,便利民用为目的。今吴江电灯厂光线黑暗,不利工作,不适应用,实已失电灯之效用……拟将城区电灯厂实行结束,另与苏州电气厂接洽送电,以应社会需要。” 此申请经县政府呈省建设厅批准同意,于同年 5 19日,与苏州电气公司签订营业合同。翌年,吴江城区电灯厂以 2400 元出盘给苏州电气公司, 由苏州觅渡桥架设 6.6 千伏线路至吴江城区, 线路全长约 13 公里。在吴江城区(松陵镇) 庙前街设置 100 千伏安变压器一台,整个工程于同年 11月中旬完工通电。

民国 23 年,盛泽复新电灯公司以 96940.50 元出盘给苏州电气公司。翌年,苏州电气公司在苏州至吴江盛泽间建设 16.5 千伏吴江线,全长 47 公里,采用三角水泥杆,导线为 7/10# 7/13# 7/16#,全线经济出力 2000 千瓦,同时添建吴江(松陵)、盛泽二个变电所。其中,吴江(松陵) 变容量为 160 千伏安,盛泽变容量为 640 千伏安,同期以 7406 元收买盛泽新市电厂, 以 2000 元收买八坼大浦电厂。至此,盛泽、吴江城区、八坼开始由 16.5 千伏吴江线供电。

民国 25 年,苏州电气公司在平望和八坼二镇建设 16.5 千伏变电所各一座,平望变电所容量为 200 千伏安,八坼变电所容量 100 千伏安。同年 7 月,苏州电气公司向苏嘉铁路平望站、盛泽站供电。民国 26 年,苏州电气公司以 7500 元收买平望公兴电气公司,开始向平望供电。从此,吴江境内形成以 16.5 千伏吴江线为主的贯通吴江城区、八坼、平望、 盛泽四镇的输变电网络。

民国 23 年,模范灌溉庞山湖实验场兴办电力灌溉,苏州电气公司吴江分办事处开始办理农业用电,自吴江城区架设 2.3 千伏输电线至庞山湖农场。农场共设置机房 3 只,合计动力 95 瓦, 灌溉农田 9700 亩, 用电度表计费。 这是我县农业用电的开始。 民国 33 年, 日伪华中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办事处与同里电气公司签订供电合同,由吴江庞山湖农场 2.3 千伏线路延伸至同里镇,配置变压器一台,容量 75 千瓦,向同里镇供电。这样,县境内高压输电线路以苏州至盛泽的 16.5 千伏吴江线为主线, 吴江至同里的 2.3 千伏线为支线,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输变电系统。

解放初,16.5 千伏吴江线全长 47 公里,主变压器 4 台,配电线路 10.43 公 里,配电变压器 14 台,连同平望变直出主变 1 台, 共计 1360 千伏安。

110 千伏吴江变为中心的输电网络 1956 年,16.5 千伏吴江变架设 6.6千伏南厍线和庞同线。1963 年,吴江变升压为 35 千伏变电所,同期架设苏州至吴江 35 千伏线路 1 条。1964 年, 35 千伏金家坝变电所投运,1980 年,110 千伏吴江变投运,新建 110 千伏南吴线 13.05 公里

110千伏平望变为中心的输电网络 1959 年,建设 110 千伏平望变及 110千伏苏平线。同期建设 35 千伏盛泽变及平盛线、35 千伏震泽变及平震线。1973年,自平望变架设 35 千伏平黎线至黎里,同时建设 35 千伏黎里变电所。1976年,平黎线延伸至芦墟并建设 35 千伏芦墟变电所。1981 年平震线上装接震铜线至铜罗镇,并建设 35 千伏铜罗变电所。

220千伏庄田变为枢纽的输电网络 1984 年后, 本县电力建设发展迅猛。1984 7 月,盛泽变升压为 110 千伏, 1985 年 12 27 35 千伏八坼变竣工投运, 1987 年 12 8 35 千伏黎里变移地重建启动,1987 12 27 日庄田启动成功,1989 年震泽变移地重建为 110 千伏变电所,35 千伏屯村变、同里变投运。至 1989 年,吴江地区电网已初具规模,形成以 220 千伏庄田变为枢纽,4 110 千伏变电所(吴江、盛泽、平望、 震泽)8 35 千伏变电所为主的输变电网络,主变总容量 319000 千伏安。35 千伏用户变电所 6 座,主变 8 台,总容量 26200 千伏安;220 千伏输电线路 1 条,110 千伏输电线 7 条,35 千伏输电线19 条,10 千伏输电线路 62 条,总计 1600 多公里,0.4 千伏低压线路 8 条, 计191.49 公里。 电网最高负荷 7.9 万千瓦,年供电量 4.5249 亿千瓦时, 日最大电量160.39 万千瓦时。

1984 年开始, 兴办 10 千伏配电线路二线制改三线制工程, 至 1985 年 12 26 日全县 10 千伏线路全部实行三线制运行。

1989 年,县内建有 2×12 兆瓦容量的地方电厂 1 座,另有 500 千瓦以上的用户自备电厂 10 座,容量 13050 千瓦。全县全年自发电总容量 93324 千瓦,年自发电量 20932 万千瓦时。

吴江电网主要供电来源为 220 千伏金庄线,由苏州金山变将电源送至 220千伏平望庄田变电所。 变压后, 将电源分送至 110 千伏吴江变、盛泽变、平望变、震泽变, 另有 2 110 千伏线路由苏州南门变电所送电至 110 千伏吴江变母线。

 

供用电的变化

 

1956 年电费抄收汇总表显示,当年用电户数 2963 户,年用电量 344 万度,用电户主要是集镇工厂和集镇居民照明。同年,县内兴办首批电力排灌工程,此后农业用电量逐步上升。1965 年,全县用户数达 4737 户,年用电量 2126.96 万度,其中农业用电量 1025.03 万度,工业用电量 944.09 万度,生活用电 157.84万度。1976年,全县用电户数9654户, 年用电量10477万度, 其中农业用电 6369.00万度, 工业用电 3764 万度, 生活用电 344 万度,农业用电大超过工业用电。1978年起县内工业发展迅速。 当年, 用电户数 10662 户, 年用电量 10906 万度,其中农业用电 4719 万度, 工业用电 5837 万度, 生活用电 350 万度,从此工业用电量超过农业用电。1989 年,全县用电户 18678 户,用电量 46889 万度, 用电设备容量达 268305 千瓦,其中农业用电量 13036 万度,工业用电量 29807 万度。

吴江县是个农业县,早在民国 23 年,庞山湖农场已采用电力灌溉农田,创江苏电力灌溉之首。 至 1955 年底,全县用于电力灌溉面积仅 1 万亩,基本上全是庞山湖农场农田。 1956 年县内兴办电力排灌工程,当年电力灌溉面积达 7.52万亩,1966 年,全县电力灌溉面积 63.10 万亩,至 1985 年,全县电力灌溉面积已达 72.42 万亩,基本上全部实行电力灌溉。

1974 年, 全县 23 个公社全部通电, 5225 个生产队中 2350 个生产队通电,1977 年, 全县 5248 个生产队全部通电。从此,偏僻的水乡农村结束了白天靠日光,夜里靠油灯的照明历史。不仅脱粒、扬场、粮食加工等用上了电力,而且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开始步入农家,在某种程度上逐步缩小了城乡间的差别。

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全县电力需求量越来越大。1949 年,全县供电量仅165.9 万度, 1961 年供电量 1593.4 万度, 最高负荷 4900 千瓦, 而 1989 年供电量已达 45249 万度, 最高负荷 79000 千瓦。

解放初,电灯电价每度 1900 元——2260 (当时币值),电力每度 950 元——1130 元。1965 年,国家水利电力部颁布电热电价政策。至今,本县一直执行国家规定的电价政策。

电力是国家的重要能源之一。为了实现安全、经济、合理地使用电力,更好地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服务,遵照上级指示,1976 年,吴江县成立“县三电领导小组”,下设“三电办公室”,负责调度全县计划用电中的负荷、电量分配、拉() 限电、节约用电、 安全用电及资料统计等工作。

1976 年初,为加强农村用电管理,在八坼、八都、莘塔三个公社首先建立公社管电机构——电力站。当年底,全县 23 个公社全部建立电力站。1984 7月,吴江县供电局在八都、震泽两个乡镇试行农电承包责任制,将部分 10 千伏线路承包给电力站管理和维护, 采用“五包一保” 为内容的承包办法(包线损、包平均电价、包电费回收、包电量及负荷率、 包设备管理、保安全用电无设备人身伤亡事故)。 至 1989 年,全县 23 个乡镇电力站全部实行农电经济承包责任制,使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用电管理目标落到了实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