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叙文写作」如何在叙事中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8-12

叙事时交代要素,不能像答题一样呆板,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一般说来,记叙真实的、重要的事情,六个要素都要交代清楚,不需要作者交代读者就明白的,可以省略。对于时间、地点的交代,也并不一定是直接写出的,有时候,还可以通过写自然景物的变化、特征,将时间或地点间接地表示出来。我们学习《我的老师》《一面》等课文,对如何掌握记叙的要素,写出中心明确、有意义的好文章,会有真切的体会。“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练习写作时,我们要首先掌握写好记叙文的六个要素,而恰当地写出时间、地点、人物,是写好记叙文的第一步。

(一)直接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

用这种方法叙事,直接简单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为下文展开故事情节做准备。如,时间: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时间有现在、过去和将来的区别,叙述时要交代清楚。地点: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地点包括事件发生的环境、状况和气氛。人物:事件涉及哪些人物?因为人物是主角,所以要写得有血有肉,个性突出。如,直接交代时间:“记得那是××年……”,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这样交代的:“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如果我们把它改成:“记得那是五十七年前七月的一个闷热的日子……”很明显,改文就不能像原文一样体现事情对“我”的深刻影响了。当然,直接交代时间时,你也可以使用一些运用了修辞的语言,如课文《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作者就是通过重复和拟人来交代时间的。运用修辞句子交代时间,要求同学们能放飞思维,大胆创新。

时间和地点的交代,是叙事文中必须要完成的工作。比如,“那是早上了”,或“我们来到了人民公园,正好是中午时间”等等,这样的交代能够明确叙事的时间与地点,让读者一目了然。如,写游记类的文章时,就要重视地点的交代,这样能让人知道所写的是什么地方的风景,使文章层次更加清楚。

同学们交代人物时,往往忽视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写人要绘言绘行,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四种。描写方法看字面的意思我们就能理解,但怎样灵活运用呢?这里有一个方法,我们把它取名为“步步追问法”。比如这样一句话:“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同学们就可以这样追问: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怎么个“差”法?通过这些追问,运用想象延伸,对一些局部进行细写,我们可以把这句话改为:“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这样这个小姑娘就形象可感了。又如这样一个事例:“他看着重拾进竹篮的梨,对我充满了感激。”同学们就可以这样追问:①“这个人”是个什么身份、年龄的人?②“这样一个人”得到帮助时会有什么反应?③“这个人”表示感激时是什么模样的?④“这样的人”一般以什么方式表达感激?⑤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会怎样面对别人的感激之情?在写记叙文时,同学们一定要边写边追问,多对一些细节进行刻画,细节能体现真实。

(二)暗示有关叙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

高明的作家,往往不是直接用表示时间的词语点明时间,而是着力于对特定事物的精心描绘,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巧妙地寓于生动逼真的景物描写之中,这就是通过暗示交代时间的方法。如课文《山中访友》:“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即使没有后文:“早晨,好清爽!”我们也不难看出作者写的时间是清晨,也不难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作者:“心里的感觉好清爽!”又如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作者就是通过描绘春夏百草园的景物来暗示时间的。这样描绘既交代了时间,又突出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又如:“我朦朦胧胧地醒了,天却还没亮,在每个孩子都向往着压岁钱的时候,而我却只有白色的房间,白色的床单。庆幸的是,我还有白衣天使在身旁……”这句话可表示早晨、冬天、春节、医院等信息。

文章在写时间变化时,常常会用写景的方法来暗示,可以通过季节或者自然景物的变化来交代时间。比如桃花、梨花开了,这就暗示是春季。暗示交代时间,描绘景物一定要抓住景物的时令特征和人物心情,要有利于体现中心。如:表示夏天的傍晚: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表示夏天的早晨:伴随着第一缕阳光,杨树悄悄舒展了新发的枝芽;表示春天的夜晚:细细密密的小雨随着夜幕一起降临,默默滋润沉睡一冬的大地;表示冬天的深夜:寒风呼啸在荒凉的大街上,黑暗与寂静沉默地将人包裹;表示冬天的早晨:新升起的太阳几乎不能带来温度,枯树的枝丫倔强地指向天空。

通过细致描写也可以交代地点。很多同学在写记叙文时,对故事发生地点的交代常常一笔带过。其实,很多时候,地点是要交代细致一些的,这对体现中心很有好处。如课文《散步》中莫怀戚对一家人散步的地点——田野就有一番生动的描写:“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段描写通过对人物活动地点的交代,突出了田野的生意盎然,更进一步烘托了文中那股饱含生命真谛的浓浓亲情。

通过写景还可以暗示背景:可以通过黑沉沉的秋天的后半夜,只有几个游魂在街上游荡——暗示社会环境的恐怖;可用百花烂漫,群鸟嬉戏,阳光明媚来暗示社会环境的美好。环境描写还有以下方法:色彩的渲染,如明丽的色彩,灰暗的色彩;湿度的描绘,如雾蒙蒙,空气干燥;热度的描绘,如大地都晒化了,狗儿拉长了舌头。至于交代地点,可明说也可用富有地方特征的大海、草原、鸡血藤等暗示地点。

在记叙文中,人物是必不可少的,同样对人物的交代也是不能缺少的。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关于于勒的叙述和结尾景物描写,都属于侧面描写。再看《口技》写“京中有善口技者”:“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些都是从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三)举例

名作欣赏

有一个夏夜,初黄昏的时分,我们同住在一个“下宿”里的四五个中国人相约到神保町去散步。东京的夏夜很凉快。大家带着愉快的心情出门,穿和服的几个人更是风袂飘飘,徜徉徘徊,态度十分安闲。

一面闲谈,一面踱步,踱到了十字路口的时候,忽然横路里转出一个伛偻的老太婆来。她两手搬着一块大东西,大概是铺在地上的席子,或者纸窗的架子吧,鞠躬似的转出大路来。

——节选自丰子恺《东京某晚的事》

佳篇品读

一个雨天的下午,妈妈叫我上街去买菜,我打着雨伞走出了家门。一路上树枝被风吹得哗啦啦地响,摇摇晃晃。我在泥泞的路上小心地走着。雨伞被风吹得几乎都撑不住了,雨不停地打在我身上,裤子下段都湿透了。

——节选自郑廷柱《雨中》

丰子恺先生的《东京某晚的事》所记述的实在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小到几乎难以说清有什么情节。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上面所选的片段中找到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时间:夏夜初黄昏的时分;地点:东京神保町;人物:四五个中国人和一位日本老妇人。正由于有了这些要素的必要叙述,我们才能顺利地弄清事情的起因:四五个中国人散步时遇到一位日本老妇人;并顺利地了解事情的经过和结果,进而理解作者由这件事情而生发的感想——希望天下如一家,陌路如家庭。

《雨中》开头就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一个雨天的下午,地点——泥泞的小路上,人物——“我”,从而为下文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提供了必要条件。

总之,“时间、地点与人物”交代清楚的文章,有助于知道作者要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1. 不要落入俗套

准确交代时间,一般有两种方法:直陈和暗示。直陈就是上文所写的直接交代时间。直陈看似简单,其实也应注意。你可以简单明了,但要独特,富有新意。

2. 不要喧宾夺主

一件事情,无论大小,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环境(地点)里,还有一定的人物参加,我们要重视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让人看清楚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方,哪些人和这件事有关系。不能为了刻意交代时间、地点而用太多篇幅,影响叙事。

3. 不要逐一交代

在写作时,不是对文中的任何一件事都要把时间、地点逐一交代。如,《我的老师》一文,记叙了作者记忆中女教师蔡芸芝的平凡琐事,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位温柔、热情、公正、慈爱的年青女教师形象。文中没有记述某一完整事件,而是通过多件小事或事情的片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类文章就不必对每件小事都交代时间、地点等,免得使文章内容繁琐、芜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