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丨那些远近闻名的静物画大师们

 昵称58623854 2018-08-13

起始于17世纪荷兰的静物画,发展到今天已成为静物画 一种独立的画种。静物画,过几个世纪的演变与革新,已完全超出了早期单纯的描摹阶段。并且涌出中众多静物画大师,他们将静物画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今天就来看看有哪些远近闻名的大师们。

威廉·克莱兹·海达

威廉·克莱兹·海达Willem Claesz.Heda(1594—1680),是荷兰17世纪最富诗意的一位静物画家。那时荷兰从事静物画的人已经不少,阿姆斯特丹的威廉·卡尔夫就是当时的静物画代表。但海达描绘静物的题材比较专一,他所表现的题材比较集中于金属与玻璃器皿。他从这些具有反光效果的器物中发现了绘画色彩的表现力,他喜欢画金银玻璃餐具配上各种点心食品,组合成一幅幅贵族早餐的遗物,所以人们称他的静物画为“早餐画”。他的主要作品有:《蟹肉早餐》《粗陶器水罐、酒杯、 鲱鱼、 面包》《花瓶与花》《水果和花》《果篮子》《银色花瓶与花》《甜点心》等。

让·巴蒂斯·西美翁·夏尔丹

夏尔丹的艺术人生是先以静物画登上画坛,获得了美术院士荣誉,后又转为风俗画,又一次饮誉巴黎画界,40岁以后又回到静物画创作,成为后半生主要题材。

夏尔丹热衷于描绘平民,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他画的虽然都是一些常见、平凡的东西,但总能引起热爱生活的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物体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能赋予静物以生命感,给人以动感。罗丹说:“所谓的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夏尔丹正是这样的大师。

夏尔丹对现代艺术的影响非常广泛,爱德华·马奈 的半身肖像画《吹泡泡的男孩》( Boy Blowing Bubbles )和塞尚的静物画都受到他的影响,他也是马蒂斯最欣赏的画家之一,马蒂斯临摹过他的四幅在卢浮宫展出的画。柴姆·苏丁 和乔治·布拉克 ,以及之后的乔治·莫兰迪 都从他的画中找寻灵感。1999年,卢西安·佛洛伊德以夏尔丹的《年轻的女教师》为蓝本作了若干副蚀刻画。

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

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擅长静物画,他对静物表现出的热情绝不亚于祈祷默思的修道士。他和荷兰的静物画家一样,对豪华的装饰品不感兴趣,而用一种淳朴的精神对待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物品。静物的摆设和构图对画家来说是十分讲究的,必须使其符合一定的美学法则。而苏巴朗对此并不在意。他摆的静物是很特殊的,随心所欲就像是一个古董商,或者更像是小商贩。所画的物体一个个互补遮挡地排列在画面上,它们各自独立互不相干。他所塑造的景物特别注重形体的质量感,往往是运用深暗的背影来突出物体,使每个形象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面貌:或热烈或冷漠,或粗犷奔放,或玲珑细腻。画家画物犹如画人,鲜明的个性刻画,使画富有人情味,人们称他的静物画为“静物肖像画”。

彼得·克莱兹

彼得·克莱兹1597年出生在比利时的贝尔赫姆,一个靠近安特卫普(Berchem)的地方。在那里,克莱兹成为了圣路加公会(the Guild of St. Luke)的成员。1621年,彼得·克莱兹移居到哈勒姆(Haarlem)。在这一年,克莱兹的儿子,也就是之后的山水画家尼古拉·波桑(nicolaes berchem)出生。彼得·克莱兹和同样在哈勒姆工作的画家威廉(Willem Claeszoon Heda)是当时静物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在几乎是单色的调色板上,对光和纹理的微妙处理是主要的表达手段。与威廉相比,克莱兹选择更为常见的事物作为绘画对象。但之后克莱兹的作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彼得·克莱兹的静物画“Vanitas”令人着迷。 “Vanitas”是17世纪西欧北部艺术家们喜欢创作的一个艺术主题,拉丁语的意思是“空虚”,通常运用象征的手法而表达的内容却带有厌世、消沉的意味,比方说用头骨象征死亡、腐烂的果子表示朽烂变老等等。克莱兹是虚空派静物画的代表人物,他的《虚空派静物枯骨》便是“Vanitas”中的经典。

莫兰迪

在艺术领域中,一个艺术家可以从一个单一的想法去做他喜欢的艺术,也可以用多种表现手法去展示他的风格,莫兰迪显然属于前者,因为他的艺术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的绘画,一种从有限中寻求无限变化创新的艺术。莫兰迪一生所画的主题几乎离不开那些瓶子、壶子、盒子以及杯盘罐碗。这些日常生活中无足轻重的物品在他的油画、版画、水彩和素描里被呈现为举足轻重的艺术。

在他晚期的作品中,直观中的物体和空间环境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由此获得一种简约明晰、丰满微妙、朴素含蓄的表达。他把事物可感的现象与绘画可视的形式协调并融合起来。那些瓶瓶罐罐等物体如同不同乐器的音阶,他的画笔如指挥棒一样演奏着准确和谐的旋律。莫兰迪晚期的静物画是一种视觉性的音乐,而这种富有音乐感的绘画是某种感性的韵律和内在精神的统一性,即是通过双重折射的水晶体来感受的。

晚期的绘画空间呈现出一种更为纯粹的感性,它随着物的聚集变化,而不断发生,事物与绘画的关系如同光线与尘埃同时显现,它让我们意识到时间的流动性和空间的永恒性,并以真诚与单纯来感受和汲取现实中诗意的东西。物我在一种灵修般虔诚的沟通中达到了内部存在的合一。

亨利·方丹-拉图尔

亨利·方丹-拉图尔( Henri Fantin-Latour 1836-1904),1863年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市。方丹·拉图尔的作品很难定位,因为它不属于任何艺术流派,它介于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之间。他与印象派画家们走得近,很早就承认他们创新的特点,他属于他们 这一代人,与他们保持着友好关系,他的绘画方式一直是传统式的,人们把它看成是浪漫派画和先锋派画之间的桥梁。拉图尔的画有三种主题:以花卉为主的静物, 肖像和虚幻朦胧的女子侧影像。他无疑是一位伟大的肖像画家。

方丹-拉图尔最擅长画水果与花卉的静物图,配以精致的容器加以点缀,追求朴素写实的特点。方丹-拉图尔并不像印象派画家那样痴迷于户外的瞬间光色印象,他不去户外作画,画室才是他的家。

塞尚

保罗·塞尚(1839-1906)出生于法国埃克斯,1861年4月,塞尚来到巴黎学习美术,但他始终未能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他在艺术上是个不被赏识的、孤独的探索者,致力于探索物体的内在结构和稳定性。他将色彩与形体的表现视为“造型的本质”,宣称要创作一种像古代大师那样可以进博物馆的永恒艺术。

塞尚多画静物。他往往把不同的对象安排在一起,借以获得不同色彩的形的完美和谐。塞尚在摆静物时也十分讲究,他把衬景布铺在台面上,然后再安排水果,使各个水果的调子形成对比从而造成互相补色的震动感。更重要的是,他不只是表现真实自然的某一部分,他在探索将对象多层次、多视点地进行变形并统一在画面中,让画面具有更宽泛、更广袤、更全面的内涵。塞尚的静物之美是得到公认的,其原因就在于他善于确凿地证明:他的“变形”观察比普通人对现实事物的知觉要更真实、更可信和更生动。

他认为他的作品大多是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和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以及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他有时为了寻求各种关系之间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

阿维格多·阿利卡

1929年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从50年代起,他被认为是以色列很有前途的前卫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在60年代后期,阿利卡突然决定放弃抽象艺术而改为写实方式,在他看来,艺术的实质在于观察。1970年11月他的版画在巴黎与奥登伯格、劳申伯格和约翰斯的联展确立了他的写实画家的地位和身份。尽管他曾经历了许多历史重要事件,但他的绘画题材大多取自周围的日常生活,室内窗外的所见之物以及一些为人所不注意的细小的角落。这与他坚信微小的事物同样可以具有大的意义的信念有关。所以一些艺术评论家将其称为肖像画家和静物画家。实际上他开拓了西方传统意义上的静物画领域。

在他的画面上通常可见各种传统题材中不予表现的屋内各种角落,他有充分的能力将其诗意化而且与传统摆放的静物有本质的区别,如 1991年的《工作室的窗户》、《夏日室内》、1990年的《毛巾和被单》。他的静物题材作品更为注意形的构造,这与他曾经历抽象艺术的阶段有密切关系。他的肖像将现代人的不安用一种简练轻盈的笔法表现出来,如《玛丽亚·凯瑟琳肖像》和大量的自画像。他的画面一般涂得很薄,甚至有种“逸笔草草”的感觉,其间透露出一种纯真自然的效果。

阿利卡的作品中同样可以感受到古典绘画的痕迹,不时可以看出委拉斯开兹、丢勒、凡·爱克和荷兰画派对他的影响。这使得他的绘画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永恒感,而这一点正是他改为从事写实绘画追求的目的,这也确立了他在西方当代艺术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