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我也会进行反思,发现椎间盘突出和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评估很容易出现混淆。这也是不少治疗师会遇到的问题。因此,今天我就打算讲讲椎间盘突出与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方法。在文章的最后,我还会介绍一个简单、方便的腰痛自我治疗法:麦肯锡疗法。 1、椎间盘突出都是椎间盘突出症吗? 2、如何鉴别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3、简单的自我腰痛疗法:麦肯基疗法 椎间盘突出都是椎间盘突出症吗? Ⅰ 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突出挤压脊髓或神经根,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椎间盘的解剖结构。 椎间盘前方有前纵韧带、后方有后纵韧带。前纵韧带宽而有力,因此一般椎间盘很少会发生向前侧突出的情况。但仔细观察,会发现纤维环最外层和脊神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隙,这意味着椎间盘有一定突出空间。也就是说,椎间盘会突出,但并不一定会卡压到脊神经根,也就不一定会产生椎间盘突出症。 那么,椎间盘突出在什么情况下,会导致椎间盘突出症呢?从解剖上来看,由于椎间盘的后纵韧带的宽度只有前纵韧带的1/2,当椎间盘受压时,易发生向后外侧的突出,挤压到神经根,这样的话就会出现椎间盘突出症。 Ⅱ 椎间盘突出都有疼痛 那么,所有的椎间盘突出都会有疼痛之类的症状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以前的回答是“否”,但现在,我有了相反的思考。 虽然腰椎间盘突出并不一定会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单纯的椎间盘突出也会产生症状。这是因为纤维环上存在脊神经的反膜支,也就是窦椎神经,它是纤维环本身的感觉神经,当髓核流动压迫到纤维环或纤维环破裂时,都会影响到窦椎神经,从而会产生疼痛,这就是盘源性腰痛。 (上图中的标识为2的部分,即脊神经的返膜支:窦椎神经) 同时,椎间盘本身具有维持椎体稳定性的作用。当椎间盘突出,椎体间的稳定性自然会下降。如若周围的肌肉力量依然保持在之前的状态下,那么椎体极易出现失稳,产生一系列问题。 3步鉴别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那么,我们该如何鉴别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呢?我总结了以下3个步骤: STEP 1) 问诊,如果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症状更为明显。 STEP 2) 根据影像学中,椎间盘突出的节段,测试相应节段神经根支配的相应的皮节和肌节,如果同时出现皮肤感觉异常和肌力下降,则考虑椎间盘突出症。 STEP 3) 从影像学入手,判断MRI或CT上有无神经根受压显示。 如若上述情况都存在,则考虑椎间盘突出症;若无,则考虑椎间盘突出。 为了方便同行参考,我将椎间盘突出症与椎间盘突出的各种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的相关信息,整理成以下这张表格: 简单的腰痛自我疗法:麦肯基疗法 Ⅰ一则趣事 关于麦肯基疗法,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麦肯基疗法的发明者,新西兰医生罗宾·麦肯基的诊所有一位“常客”,史密斯先生。他长期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经常腰腿痛。有一天,麦肯基医生正忙着,史密斯又来看病了。医生随手指了一张治疗床,让史密斯躺上去。这张床刚给其他病人做完治疗,还是“V”字形。 由于腰痛,史密斯无法躺下,只能在床上趴着。等医生想起来去找他时,发现他不见了。原来他在'V'型床上趴了一会儿后,腰居然不痛了!于是自己就回家去了。而麦肯基医生由此受到启发,创造了著名的麦肯基疗法。 Ⅱ 腰痛自我疗法 出现突发的腰痛时,我们也可以用麦肯基疗法进行自我治疗。 ▼对于因伏案工作或弯腰造成的腰部疼痛,可取俯卧位,用双臂将上半身尽量撑起,下半身贴床,使腰尽量向后伸。 ▼如果这个动作能使你感觉轻松些,但效果不持久的话,可以试着在撑起后缓缓吐一口气,这样,大部分的腰痛可以得到解除。 ▼若腰实在痛得厉害,无法完成这些动作,可试着将一、两个枕头置于胸前,趴在床上约30分钟,疼痛大多有所缓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