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名中医蔡炳勤访谈。视频节选自《大医精诚——广东名中医系列视频》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总称,泛指由于高血脂症、血液粘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症状以及警告信号 1、心血管疾病:心悸、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闷不适、水肿、咳嗽咯血、虚弱、上腹痛、恶心、呕吐。 2、脑血管疾病: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语言障碍,讲话不利索;看物体突然不清楚;小便失禁;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眼球震颤;肢体无力、麻木,面部感觉障碍;头晕耳鸣。 3、脑溢血患者:发病前多有头疼,眩晕,耳鸣,眼跳,视物不清,胸闷,憋气,烦躁,易怒,健忘,优思,体乏无力,精神恍惚。发病之初头痛欲裂。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蔡炳勤教授认为,心脑血管疾病,跟周围的血管病有一定的联系。从中医对于动脉硬化认识的观点来说,主要有两方面的致病原因,一个是痰、一个是淤,痰淤互结。 中医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气行则血行”。所以,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时候,可以吃一些化痰活血的药物 ,比如丹参、三七。通常,心脑血管疾病人血有毛病,气也会不足,所以还要视情况要加一些西洋参。 西洋参、丹参、加三七,作为保健茶,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病是有一定的好处。■ 【来源:广东中医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