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医成长之路丨贠克强

 为什么73 2018-08-14

8月5号

贠克强老师正式加入行知堂医师团队


在这之前

贠老师一直在甘肃天水

最基层卫生单位工作

临床30年

作为一位扎根基层的中医大夫

却硬是靠着对中医经典的钻研

和患者的口碑

在业内有了颇高知名度


那么

贠老师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

他的中医之路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贠老师回忆,起初系统学习中医还是院校学生阶段。


条件简陋,宿舍按时熄灯,有时只能在厕所门口的微弱灯光下读书。


但是也就是这个阶段的学习,让老师掌握了较为系统的中医学基础知识。


并且遇到了自己的中医临床启蒙老师—尹锡泰教授,侍诊一年余,对中医临床有了初步的基础,尤其是尹老师强调的天人合一思想对自己以后的学习影响很大。



学校毕业以后,贠老师就一直工作于基层中医临床第一线。


在基层工作的最初几年中,临床还处于比较机械、呆板的证型套用阶段,根据患者的症状与课本进行机械对照处方,往往疗效也不尽人意。



经历了几年的临床之后,老师发现,没有自己的中医思想是行不通的。


也就是从这时起,贠老师开始了自己探索的过程。


主要是从系统病机的探讨开始,基于病机逻辑的思考,进而由病机为依据遣方用药。


这阶段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对中医经典以及古、近代中医诸贤大家著作的研读,再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进行总结学习,学习后再进行临床实践,如此反复,一步一步升华。


贠老师说,毕业后除了工作中安排的进修外,基本上没有跟师学习,在整个自我探索过程中最大挑战不是学习的困惑,而是孤独,也可以说成是孤军奋战。


虽然过程很艰苦,但是经过长时间刻苦的探索,打开了中医学术广阔的大门,吸收到了很多以往没有见识过的知识。



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

贠老师有四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第一点是学习过程中要参合自然,因为中医哲学思想的源头是自然,所以学习中医也可以参照自然事物,将自然界中与人体生命规律比较一致的物质进行比较,细心观察,再结合自己思维方式进行总结。

第二点是读百卷典籍,诊无数病证,总结万千思想。通过读书学习的知识,在临床中反复实践验证,然后独立思考,去伪存真,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第三点是坚守中医固有的思维逻辑,中医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每个人的学习都需要逻辑思维,不应该是简单的经验的套用。

第四点是重视中医经典著作,尤其是仲景经方医学。经典是中医的根,而经方医学是中医辨病辨证辨机论治的典范。其他各家学说也非常重要,但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典著作是经,汉唐以后各家学说是纬。



经历了前面这个痛并快乐的艰苦过程,现在贠老师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诊治学术体系。


这个体系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天人合一、对立统一、动态平衡,一气周流思想下的辨机论治观”以及“方机对应”的经方医学思想。


贠老师这些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结晶,都凝聚在他的学术专著中:


《原生态的中医“乱弹”——贠克强中医微博录》《经典经方本如此》《诊治有道方有术》《读<黎庇留医案>》。



贠老师说,思想体系形成之后无论是诊治疾病还是学习他人的学术成果和经验,心中就有了主心骨和标杆。


但老师也强调,即使形成了个人的诊疗体系也不能因此就固步自封,还得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吸纳新鲜血液,不断创新、丰富和完善这个思想。



纵观自己整个中医成长之路

贠老师将自己的学习之路

以古诗的形式概括为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二境界: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第三境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同时贠老师也有几点建议

送给青年医师




虽然中医院校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这是青年学生必经的过程,也是形成系统中医理论体系的阶段,因此,医学生要好好把握在校时光。


多读经典,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独立的诊治体系,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