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褐斑

 归望小居 2018-08-15
黄褐斑(chloasma,melasma)又称“蝴蝶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表现为颜面部位的对称性分布、大小不一的褐色斑片,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的皮肤病之一。
一、  病因与发病机理
    黄褐斑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真正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本病多见于女性,目前认为可能与妊娠、口服避孕药、内分泌、某些药物、化妆品、遗传、微量元素及紫外线等有关;某些慢性病,如妇科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肝脏疾病、甲状腺疾病、内脏肿瘤等患者也常发生本病;日光照射亦是黄褐斑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皮肤的微生态失衡也可能与黄褐斑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杨磊
二、 临床表现
    皮损常对称分布于面部,以颧部、颊部及鼻、前额、颏部为主,形状大小不一,有时呈蝴蝶状。表现为淡褐至深褐色的色素斑,边缘清楚或呈弥漫性,局部无炎症及鳞屑,无自觉症状。女性多见,尤其好发于育龄期妇女,部分患者分娩后皮损可缓慢消退,但大多数患者病程慢性,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年制定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定稿)》,修订的黄褐斑临床诊断标准为:①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②无明显自觉症状;③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④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⑤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黄褐斑在临床上需与雀斑、太田痣、瑞尔黑变病等疾病鉴别。
四、防治: 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
1、应尽可能去除诱因:避免日晒,可使用广谱遮光剂;尽量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妆品和服用光感性药物或食物;有内科疾病者应及时治疗;口服避孕药者需停用。
2、全身治疗
(1 )、维生素C:能抑制多巴的氧化,适用于轻度黄褐斑。
(2)、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三种氨基酸构成的三肽化合物,含有活性巯基,后者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黑素的形成,并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
(3)、止血环酸:其结构与酪氨酸相似,可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而减少黑素蛋白的形成,0.25g口服,3g/天,
(4)、儿茶素:为绿茶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口服儿茶素胶囊100mg,3g/天,并用3%儿茶素外擦,有一定疗效。
(5)、原花色素:为葡萄籽提取物,有抗氧化作用。
3、局部治疗
    各类脱色剂和化学剥脱剂可用于黄褐斑的治疗。
(1 )、3%~5%氢醌霜:又名对苯二酚,与酪氨酸酶的底物酪氨酸结构相似,可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而阻碍黑素的生物合成;抑制黑素颗粒形成或增加其降解;抑制黑素细胞DNA和RNA的合成。
(2 )、酚化合物:主要有4-异丙基邻苯二酚和4-羟基苯甲醚、4-异丙基儿茶酚、茶多酚等,对苯二酚单丙酸酯是氢醌的一种脂肪酸酯制剂,性能稳定、不易被氧化、无刺激性。
(3 )、0.05%~0.10%维A酸: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阻止黑素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运;减少角质形成细胞粘度,增加药物渗透,而减轻色素沉着。
(4)、 复方制剂:如含有0.1%地塞米松、5%氢醌、0.05%~0.1%维A酸;或2%氢醌、0.05%~0.1%维A酸的复方制剂。复方制剂的效果优于单一制剂。不良反应有面部红斑、痤疮、接触性皮炎、毛细血管扩张及使用部位和远隔部位的白斑等。
(5)、 10%~20%壬二酸霜:壬二酸是一种9碳直链饱和双羟基脂肪酸。它既是酪氨酸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直接干扰黑素的生物合成,同时对过度活跃或异常的黑素细胞有选择性的细胞毒作用。通过破坏线粒体呼吸和细胞的DNA合成而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素的生成
(6)、化学剥脱剂:20%三氯乙酸、乳酸、3%曲酸霜、复方丝蛋白霜(丝蛋白、白降汞)、10%~15%羟乙酸、20%~30%水杨酸制剂、7%熊果甙搽剂、0.1%SOD霜等均可用于黄褐斑的治疗。
4、中药治疗: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以疏肝理脾、健脾益气、调补肝脾、养血活血为原则,常用的有疏肝活血汤、逍遥散、桃红四物汤、知柏地黄汤等加减。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二至丸、知柏八味丸等。此外,面膜倒模、耳穴法、针刺等方法,也有一定疗效。
5、激光与微晶磨削:CO2激光、红宝石激光和调Q开关Nd、YAG激光都曾用来治疗黄褐斑,但其疗效不确切,且治疗后容易复发。微晶磨削有一定疗效,但对肤色深者效果不佳。强脉冲光子嫩肤术采用选择性光热解原理而用于黄褐斑的治疗。强脉冲光穿透皮肤被色素颗粒优先吸收,由光能转化为热能,使色素颗粒分解破坏。另外,光动力疗法亦有良好疗效。
附图:黄褐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