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章第七节《易传》等史料对殉人葬位的解释

 黄河湾书馆 2018-08-15
                    七、《易传》等史料对殉人葬位的解释

    以上关於墓主与殉人的关系的天文学解释和论证,还不是天衣无缝的,其缝隙就是古星图的庶子位置所葬的是小公主。但这又可从《说卦传》和文王八卦中得到解释。《说卦传》曰:『震,东方也』,『震为龙』,『震为雷,为龙,……为长子』,『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因东面是雷泽,也最接近蚌龙,则更可断定靠近东面雷泽葬在震卦位置上的是长男或长子。这已将太子葬在东宫苍龙之侧的理由说得明明白白了

    《说卦传》又曰:『坎者,水也,北方之卦也』,『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这又说明了将中男(庶子)葬在北方的理由

    按文王八卦方位,正西方为兑。《易·说卦传》曰:『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悦)也,故曰说言乎兑。』这也与M45的星象相符,因『伏羲星图』的秋分点正在参宿,当西宫白虎星象出现在傍晚东方天空时,就是秋收的季节到了。由此可见,在文王八卦中,兑卦是西宫白虎之象。《杂卦传》云:『兑见而巽伏也』。也是说当白虎星象(兑)出现在傍晚东方天空时,巽卦所代表的星宿就隐伏在西方地平线下了。据《说卦传》:『巽,东南也。』将文王八卦与星图比较,巽为东宫苍龙之亢、氐、房、心宿

    当然,秋收是喜悦的季节,故『说(悦)言乎兑』。我猜想,生前小公主一定给伏羲带来了很多喜悦,她是伏羲最喜欢唯一的小女儿,『泽以千金』(兑为泽,恩泽也;西方,金也;千金,女儿之贵称),这都是人之常情,这也可能是将小公主葬在西面的部分原因。《说卦传》还说:『兑为泽,为少女』,『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汉书·律历志》也说:『少阴者,西方,……於时为秋』。『少阴』就是少女,这些都与『伏羲星图』相符。这就解答了将小公主葬在西边白虎旁的原因

    由此也可推测,伏羲画卦作易确定八卦方位时必然根据了当时的地理环境。如兑为泽,在西方,说明西水坡不仅东有雷泽,其西亦为湖泊或沼泽地带。对西水坡周围的钻探表明,六千多年前西水坡遗址正处在地势较高的土岗上,其周围都较低

    这样,三位殉人的葬位关系,就完全与文王八卦及《说卦传》相合。由此可见《易传》所说的天人关系,要比《天官书》更早,更原始

    前已说明,古天球上的分至启闭八点的位置与伏羲八卦相合,而殉人的葬位又与《说卦传》及文王八卦相合。因此我认为《说卦传》与文王八卦的起源也应追溯到伏羲画卦作易的时代。就是说,早在六千五百年前,伏羲已经将这两种八卦的象征意义及其方位已大体确立;《易经》、《易传》的原始的基本系统也大体构成。而整个西水坡遗址特别是M45的形制、星象、墓主及殉人的葬位都是按此《易》学系统设计建造的,虽然那时还没有普遍使用文字。因此可以断定伏羲根据天球或河图而画卦作《易》是确有其事的。西水坡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不但证实了伏羲王朝的存在,也证实了伏羲根据天球河图而画卦作《易》的历史事实

    这又提出了《易》学史中的两个重大问题:一、文王八卦最初是何人所演?二、原始的《易传》系统最初建於何人何时?

    对第一个问题,前人已有论及,如《荀子·成相篇》云:『文武之道同伏戏』,这里所指的不仅是『文治武功』之道,而更深刻的是指《礼记·杂记下》说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显然,荀子在这里所指的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一张一弛』之道等同於伏羲所创的『一阴一阳』之易道。明代易学家来知德也说:『此处安得有先後?故不分先天後天』(《易经集注·杂说》)。来氏所说的『先天』和『後天』分别指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就是说,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都是出自伏羲

    本文第二节所引清代学者徐文靖在其补笺的《竹书纪年前编》中则对此说得更为明确具体:『伏羲既画八卦,即重为六十四卦』

    今亦有学者论及文王八卦并不是如邵雍所谓的出自周文王,如徐锡台先生的文章《考古发现历代器物上刻铸八卦方位图及其渊源的探索》从殷墟卜辞研究中得出的结论认为:『商代四正方位,正附合《说卦》载道: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离也者明也,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响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兑,正秋也,万物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坎也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这是商代的四正卦方位,以此可推算出商代四维卦方位如:《说卦传》云:「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这一结论足以说明文王八卦和《说卦传》的形成时间比周文王时代要早得多。至於其考证具体根据和过程请参阅徐锡台先生的原文。该文载於《文博》双月刊1993年第五期,兹不赘述。

    对第二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但多数易学家认为《十翼》为孔子所作。即《易传》系统是孔子建立完备的。但就以上研究结果看,经、传体系的原始框架最初皆伏羲所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易传》的原始框架,六千五百年前的西水坡遗址特别是M45的形制、星象、墓主及殉人的葬位等能如此符合《易》学之经、传系统。由伏羲建立易学之经、传系统到孔子作《十翼》其间相隔了四千多年。孔子说:『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又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可见,那时夏商周三代甚至三皇五帝时代的传说及资料还相当丰富。孔子作《十翼》时也是根据当时已有的资料而著述的。由M45与《易传》符合情况看,孔子作《十翼》时可能掌握了伏羲时代的部份资料。根据本文前述之儒道同源论,《易传》的原始框架也无疑是伏羲所建

    值得一提的是,《易传》所论者,也十分符合西水坡伏羲遗址的总体情况。如《帝王世纪》曰:『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王,首德於木,为百王先,帝出乎震,……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这也完全符合本文前已阐述的关於伏羲八卦、天球、河图及洛书之论证。这也是第四十五号墓星图所表现的是春分日落时星象的又一证据

    从地理方面说,伏羲遗址东有雷泽,震为雷,即有此象征意义。《山海经·海内东经》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淮南子·地形训》亦曰:『雷泽有神,龙身人头』,说明龙或『景龙之瑞』皆出自东方的雷泽,故天上的苍龙和墓中的蚌塑龙皆在东面。故伏羲太昊帝乃『以龙命官』,『故为龙师而龙名』。这类问题,笔者将在《伏羲与龙虎文化考》里详论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