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香为伴,温暖这个冬天——第109期一日一香

 棋石乐 2018-08-15

沉香为伴,温暖这个冬天——第109期一日一香

“独坐闲无事,

烧香赋小诗。”

对于古人而言,

焚香是君子四艺之一,

闲来无事,焚香赋诗,

不失为人生一大美事。

沉香为伴,温暖这个冬天——第109期一日一香

中国的香文化由来已久,

其肇始于远古,

萌发于先秦,

鼎盛于宋元,

广行于明清。

香文化之所以流传甚广,

是因为它不光在嗅觉上养生怡性,

更在视觉上愉悦身心。

香道博大精深,

并不只是狭隘地指佛道所供之香。

从香道在中国的历史来看,

汉代之前用香是以

汤沐香、礼仪香为主,

汉魏六朝,

博山式的熏香文化大行其道。

隋唐五代用香的风气更盛,

东西文明的融合,

丰富了各种形式的行香诸法。

至宋元时,

品香、斗茶、插花、挂画,

并称为上流社会优雅生活中

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

至明代,

香学又与理学、佛学结合为

“坐香”与“课香”,

成为丛林禅修与勘验学问的一门功课。

清朝盛世,

行香更加深入日常生活,

炉、瓶、盒三件一组的书斋案供以及香案、

香几成为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

但到后来,

随着国势的衰退以及西方文化的侵入,

香道日渐退出贵族和文人的清闲生活。

到如今,

更是乏人知晓“香道”一词,

令人唏嘘不已。

沉香为伴,温暖这个冬天——第109期一日一香

古代文人所写关于香的

诗词歌赋不计其数,

名家也比比皆是:

李煜、李商隐、王维、白居易、

苏轼、黄庭坚、李清照、朱熹、

文征明、丁渭、曹雪芹……

其中的许多作品都极为精彩,

如陈去非的《焚香》和

苏轼的《和黄鲁直烧香》:

焚香明窗延静昼, 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 寓此一炷烟。当时戒定慧, 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 于今心醒然。炉烟袅孤碧, 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 缥缈随风还。世事有过现, 熏性无变迁;应是水中月, 波定还自圆。

沉香为伴,温暖这个冬天——第109期一日一香

和黄鲁直烧香二首

四句烧香偈子,随香遍满东南。

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沉香为伴,温暖这个冬天——第109期一日一香

香道之中的香,

主要分四种:

沉香、檀香、龙涎香和麝香。

即使是对香道感到陌生的人,

相信都听说过这四种香。

古人常说“沉檀龙麝”,

四香之中以沉香为首。

天然沉香味辛、苦、性温,

归肾、脾胃、肺经。

《本草纲目》中提到沉香时说它:

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热。

沉香是得雨露之精气的珍品,

能疏通经络、辟邪安神、

解风水之邪毒,

治心神不定,恍惚不乐。

无怪乎佛家中的大师坐禅也需先焚香,

借助香的作用凝神聚气,

才能安然入定。

沉香为伴,温暖这个冬天——第109期一日一香

沉香为伴,温暖这个冬天——第109期一日一香

沉香为伴,温暖这个冬天——第109期一日一香

香料:

夹栈香15克、白檀香15克、

白茅香60克、藿香6克、

甘松15克、甘草15克、

乳香15克、丁香15克、

麝香12克、甲香0.09克、

龙脑3克、沉香15克

暂无栈香、龙脑、麝香实物图

沉香为伴,温暖这个冬天——第109期一日一香

单个另研龙脑、麝香和乳香,余香则捣碎筛罗出细末,搅拌调匀,用之如常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