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祭祀未遂的花火——第168期一日一香

 棋石乐 2018-08-15

祭祀未遂的花火——第168期一日一香

远古香事主要在于祭祀,与之并行的还有生活用香,即丁谓《天香传》所谓:“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蠲,通滑,具有清洁的意思。《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芳香植物除了用于祭祀外,还被人们用来清洁香身、香化环境、辟秽祛邪,其历史也可溯及上古以至远古时期。尽管当时可用的香木香草种类还不是很多,仅有萧、椒、桂等少数几种,但人们对其使用方法却已非常丰富,已有熏烧(如蕙草、艾蒿)、佩带(香囊、香花香草)、煮汤(泽兰)、熬膏(兰膏)、人酒等方法。

先秦时期,上至达官贵人,下到普通百姓,都有插戴香草、随身佩戴香囊的习俗。“香囊”,通常称为“容臭”,佩戴的香囊也称“佩帏”,就是将经过干燥的芳香植物,置于绸缎或纱布制的袋囊之中,使香气不断释放发散出来。佩戴身上,既有香身的美化装饰作用,又可辟秽防病。屈原在《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芝兮,纫秋兰以为佩”“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的说法。

祭祀未遂的花火——第168期一日一香

当时人们不仅披挂香囊以香身,还用兰花香汤来沐浴。《大戴礼·夏小正》中有“五月蓄兰,为沐浴”的记载。《九歌·东皇太一》亦曰“浴兰汤兮沐芳,华彩衣兮若英”,说得就是用兰草、白芷制成香汤来沐浴洁身。

人们不仅“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而且香草料烹调食物、饮用加香的椒酒、桂酒等酒浆,也司空见惯,蔚然成风。屈原在《九歌·东皇太一》曾曰“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说明当时人们已经用兰和蕙烹调肉食,用桂和椒浸制酒浆,以备五味,供侍弥敬。

祭祀未遂的花火——第168期一日一香

古时常以动物油脂作灯油,为减轻膻气,人们还将蓝草莓加入灯油之中。《招魂》中“兰膏明独,华容备些”,说的就是以芳香植物为灯烛添香。

此外,人们还用香木搭建屋字,用香草来装饰居室。《九歌》中曰“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说的就是人们以荪草装饰房屋室壁,播布香椒于其堂上,用桂木做栋梁,用木兰做屋橼,用辛夷点缀门楣,结薛荔为帷帐,擗折蕙草以为屋联。尽张设于其中。

为了满足如此众多的生活领域所需要的香草,人们广泛采收香草、香木,也就理所当然了。《诗经》中,就有若干记述当时人民采掇香草的歌谣。《诗·王风·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更重要的是,除了实用之外,人们已开始将用香上升到道德修养精神层面,将其视为一种日常的礼仪。《礼记·内则》曰:“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昧爽而朝。”陈澔注“容臭”曰:“香物也,助为形容之饰,故言容臭。以缨佩之,后世香囊即其遗制。”意思是说,古代未成年人按当时礼仪,在将明末之际拜见长辈问安之道,要先漱口、洗手,整齐发鬓,系好衣服的丝带,为避免身上的不雅气味冒犯长辈,还要在衣服上系挂香囊,以表达对长者的恭敬。

祭祀未遂的花火——第168期一日一香

祭祀未遂的花火——第168期一日一香

祭祀未遂的花火——第168期一日一香

香料:

芎须15克、藁本15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甘菊15克、麝香少许

辅料:

白沙蜜

祭祀未遂的花火——第168期一日一香

1、炼蜜:

祭祀未遂的花火——第168期一日一香

将白沙蜜通过滤网倒入陶罐中,再用油纸重叠密封罐口。再将装有白沙蜜的陶罐放入大铁锅中蒸煮一天后,取出陶罐,再在炭火上煨煎煮沸,去除水汽

2、调香:

祭祀未遂的花火——第168期一日一香

将诸香研磨成末,加炼蜜调匀,捻成饼焚之。可治愈头风

祭祀未遂的花火——第168期一日一香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