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不妄设,名不徒取——穴之道

 紫苏333 2018-08-15

十四经腧穴的名称可以说是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穴名内容涉猎广泛,上及天文,下至地理,中合人事。腧穴是古人给后人留下的最直接、最准确、最完整的信息,而且没有遗失和删改,是古代圣人思想的结晶,是优秀的古代文化遗产之一。——朱燕中

编辑推荐

○穴不妄设,名不徒取

○用中医原创思维揭秘腧穴之奥

○看似一穴一术,实为自成体系之医道

○溯本求源,复古经穴之本来面目

○予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触

朱燕中,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班导师,经典教研室主任。198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生。于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获东方医学博士学位,美国洁针技术主讲。2001年至今,任美国天人相应针灸诊疗中心主任。主要著作:《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灵枢真意集成》《神农本草经觉悟之旅》《本输针灸:<灵枢经>学用解难》《中医觉悟一言》《中医经典入门方略》《穴之道——中医原创思维下的腧穴解读》《最全最实用的小偏方》。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穴不妄设,名不徒取。针灸非一穴一术,而是自成体系的医道。本书从中医原创思维出发,着眼穴名,揭开腧穴之奥;立足中医经典视角观察,复古中医的本来面目,论述了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的循行,注重腧穴名称的释义,特别注重腧穴的气血运行状态以及穴性,使腧穴的阴阳五行属性与天地之气味相应。本书角度新颖,发人深省,相信你读来必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悟,可供中医针灸临床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精彩内容

                  手阳明大肠经

10. 手三里 《针灸甲乙经》

【别名】三里(《备急千金要方》)。

【释字】《说文解字》:“手,拳也。”《说文解字》:“三,天地人之道也。”《说文解字》:“里,居也。”

【释穴】手足分阴阳,手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又肘以上为天,肘以下为地,该穴在肘旁,平肚脐,位于天地之间,天气降,地气升,天地气交而生人,经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因此穴性应天地气交。本穴与足三里相对应,手三里在上肢,足三里在下肢,两者都是介于天地之间,阴阳气交。《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者,气也。《内经》:“其生五,其气三。”五脏藏精,化为三气,即三阴三阳。里者,居也。因此本穴是由天地阴阳气交所形成,阴阳之枢纽,主运行中焦土气。足三里、足五里、手三里、手五里四个穴名称相近,穴义却有很大不同。

         足三里,足阳明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 寸;足五里,足厥阴肝经穴,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 寸,大腿根部。手三里,手阳明大肠经穴,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 寸处;手五里,手阳明大肠经穴,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 寸处。

         大肠与胃同属阳明,在肘膝之下各有三穴,其名亦同。即在肘前有本穴及上廉、下廉,在膝以下有三里、巨虚上廉、巨虚下廉。手三里上下廉之后,是得益于上下廉的气血补充;而足三里在上下巨虚之前,足三里的气血行于上下巨虚。

        足三里,中焦土气所居之处,在下主升。足五里,下焦先天之精所居之处,在内主出。手三里,上焦金气所居之处,在上主降。手五里,阳明后天之精所居之处,在外主布散于尺肤。因此手三里主行阳明经气,通行经络,行气止痛,手阳明之天之燥气,天燥性凉,气聚敛而成雨,降入足阳明地之燥气,以补益阳明胃气。

【气血运行状态】手阳明大肠经血气从手走头,经气运行至此,发于皮下而为手三里,前为上廉,气血运行并聚积于此。

【穴性】本穴属手阳明大肠经腧穴,运气为燥金,五行属金,六气为燥。穴名手三里,介于天地之间,天地气交而成。因此本穴禀阳明燥金之精气,具中土之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