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影大夫。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都有可能发展为胆囊癌。胆囊息肉与胃肠道息肉一样,有恶变的潜能,所以一般超声发现胆囊息肉>1cm都建议做胆囊切除术。而胆囊结石或者是胆道结石,长期慢性刺激胆管壁,胆管壁发炎,容易诱发胆囊癌。 胆管的正常解剖胆囊是胆道脉管系统其中的一个器官,胆囊的作用是储存胆汁,就是肝内胆管分泌的胆汁流到胆囊里装起来,人们吃东西的时候,胆囊就把装的胆汁通过胆总管排到肠管里去。肝内胆管、胆囊、胆总管就好像一个下水道一样,导致往下流,最后到肠道里参与食物消化。上面下的结石可以掉下来堵住下面,那么就会出现腹部疼痛、黄疸、乏力等症状 如红色剪头所示就是胆汁的流动方向。 胆囊结石形成所说的胆道结石,就是指胆汁从肝脏分泌后所经过的这一段路的结石,包括,肝内胆管的结石、肝总管、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处(出口位置)结石,如图。
胆囊结石容易刺激胆囊壁,引起发炎,就是胆囊炎。长期刺激变成慢性胆囊炎,容易诱发胆囊癌。而小胆囊结石容易往下掉,成为胆总管结石,引起发炎,也容易导致胆管癌发生。 胆道结石容易诱发胆道癌胆囊结石是胆道结石的一种。 病例1.一位同事的奶奶82岁了,腹部疼痛就诊,发现胆囊结石5年,并且已经出现胆囊壁稍微增厚,普外科大夫建议做胆囊切除术。现在腹腔镜下做胆囊切除术已经很成熟了,82岁的高龄也可以做,创伤小。但是同事考虑了不做。一年后复查,胆囊明显的肿块,向周围侵犯了,很可惜。胆囊癌进展很迅速,一旦发展,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和远处转移,治疗效果不好。 病例2.这也是一个很可惜的病例,38岁女性,右上腹疼痛5天就诊,逐渐脸黄、眼睛黄、全身黄。但是当看到她的CT图,我不相信她疼痛只有5天,因为她的胆总管内有五六个两公分大的结石,胆囊也有很多结石,最遗憾的是胆总管出现了肿块并且已经出现了肝脏和多发淋巴结转移。胆总管长期有结石刺激发炎,容易诱发癌。38岁,一发现就完全没有机会,但是现在最主要是把这么多胆总管的结石取出来,先解决胆道梗阻的情况。 胆囊息肉存在恶变潜能胃肠道的息肉都有恶变的潜能,那么胆囊息肉也不例外,如果发现有胆囊息肉<1cm又没有症状的,可以随访复查,用超声复查即可,做CT不一定能看到息肉,所以并不是越贵的检查越好,而是要最适合。 如果息肉>1cm,有右上腹疼痛的症状,建议做胆囊切除术。 胆囊里小的结石,很容易通过胆总管排出去肠道,能排出肠道的结石,基本不会引起问题了。有症状反复发作,也可以考虑胆囊切除。 胆囊结石的患者,大部分伴发肾结石,跟个人的体质、饮食习惯、高脂肪饮食等情况有关。胆囊结石的患者可以每半年复查一次超声,了解胆囊和胆囊结石的情况。 如果胆囊结石大于3cm,胆囊息肉大于1cm,伴有慢性疼痛,建议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 如何预防个人建议是改善生活习惯,要吃早餐,少脂肪食物摄入,清淡饮食,多吃青菜水果。 所以说,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都有可能恶变成胆囊癌,当发现有这两种疾病时,一定要随访复查,有反复发作胆囊炎的,建议做胆囊切除术。 我是小影大夫,想了解更多医学知识,请关注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