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物一元论说

 临海_观潮 2018-08-17
作者:郭顺红    2007年4月

    不论是唯物哲学还是唯心哲学都只是各执一端,相互攻驳,而不具备融合百家之能力,唯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物一元学说包容了唯心与唯物之各派,而能不偏不倚不走极端,真正堪当承载、贯通中国古今文明、融和世界文明之使命。

    当今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各种学说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历史也是各种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发展过程,唯心、唯物哲学命题的争辩由来已久,最终难见分晓,最合理的因素是融合两派,即所谓“致中和”而会通两家,因此即有心物一元论说。

    历史发展已经证明,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就是这种“执中和合”的文化理念所带来的结果,这个执中和合融会了秦汉以前的儒、道、墨、法、阴阳、名诸家及汉唐以后的儒、道、释各家,当代社会不仅要继续融合以上各家还要贯通中、西、马各派,真正实践以中国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并存的大融合,没有开阔的胸怀,没有包容万家的气度,何以承载?

    不论是唯物还是唯心走入极端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中国大跃进时期和文革时期极端思想以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带来的后果可见一斑。唯心、唯物信仰不能成为政治独断的“神坛”,中和之道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络。
什么是心物一元呢?

    中国古人讲“万物皆有灵”,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万物皆有其“心”,这个心就是万物自身及其对周围的作用与感应。人有人的意识,狗也有狗的意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犬科专家科伦的研究成果称,狗的平均智商和2岁幼童相当),那么草木山石有没有“意识”呢?当然也有,因为它们自身内部及对周围都有相应的作用,这些作用或感应集合就是其“意识”。 

    比如一座山,它可以对当地气候、地理环境、人文风俗等构成影响;再比如一个国家,它具有其内部及外部的各种作用,它的文化风格、国家意志、民族情感、人文风情等就是国家的集体“意识”。 

    佛教中将万物说成是“众生”,众生都有其平等的“法性”,也就表达了众生都有其各自的“意识”。儒家讲,万物各有其性,这个性就是万物的“意识”。宋儒程子提出“理一万殊”,那么人与万物是不是共同遵循这个“理一万殊”呢?当然是了。 

    现代科学基本走的是一条“唯物”的路子,这个唯物的科学已经带来了很大的弊端了,环境问题是有目共睹的。心物一元说能够带来人类发展的曙光,使社会发展更加均衡,人类环境更加和谐,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 

    现在科学已经开始进行反思了,前几天我看中央10科技探索频道,介绍哈尔滨60多岁的老人杨孟勇换心脏以后性格巨变的介绍及分析(参看:http://nx.people.com.cn/GB/channel10/52/200704/28/72167.html)。其实这些东西用心物合一的中医理论很好解释,中医认为五脏各有其性,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也就是说,五脏在精神贮藏方面各有侧重:心脏藏神,肺脏藏魄,肝脏藏魂,脾脏藏意,肾脏藏志。心脏藏神,故换心以后这个心依然发挥着供体的神情特征。

有位“黄耳”网友说:

    我是唯物一元论者,我的心起源于物质性的一气流行,物是本来就存在的,物从哪里来就不需要我来回答,我只要回答物是如何发展变化、现实事物的各种联系的来龙去脉就可以了。而你是心物一元论,你就得告诉我心与物是怎么个关系,是物起源于心,还是心起源于物。这样才能称得上一元,否则心物一元实际上就是二元的。

答网友:

    “我的心起源于物质性的一气流行”,这正是关键所在。“一气流行”正是心物一元,这个“流行”是什么?为什么能够流行?这就是心之源所在。这个流行之“机”就是心。说到底,这个“一气流行”即心即物。

    心物一元论中,心和物没有谁起源于谁,也不是先后的问题。正如手有手心和手背不可分割一样,在这个"本源"中,心即是物,物即是心。

    实际上,心物一元说从“体”上讲是一,从“用”上讲就是二。就如同《易》学哲学体系中,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阴阳,而其本体为“太极”(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是一样的。宋儒讲,“心为太极”,太极也就是一气流行。
 
    “唯物论”的症结在于,我心为物之附属,居于次要地位,精神只是物质的衍生品,不具有本原意义,故从这一哲学意义上讲,物质是第一位的,精神是第二位的,人生一世物质的东西才是根本,精神的东西不是根本,这就带来了极端物化的结果,对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可以不管不顾,这样的社会肯定是不和谐的。

    心物一元论从本原处入手,揭示了心物之间的依存共生的关系,解决了唯物论对物的偏执,从而能够促使人们创造良好物质环境的同时,重视人生心灵的提升,还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另外,心物一元论并不排斥历代各家各派唯心论、唯物论的研究成果,而能够包容百家优势互补,从而搭建百家共荣发展的平台,而不是你死我活、你存我亡的战场。
 
    西方哲学是体、用分离的哲学观。西方的宗教哲学(如基督教)建立了一元神化世界,上帝是唯一的造物主,人永远只是上帝(天父)的奴仆与附庸,人不可能与上帝合一。宗教哲学实际上是信仰哲学,它解决了人们的生命信仰与道德约束问题。

    唯物哲学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精神只是物质的衍生品,不具有本源性质,从而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故精神与物质是分离而不统一的。唯物哲学实际上是认知哲学,它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提供了理性思辨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并不主张信奉主宰一切的造物主,但也不是纯粹的唯物论,而是强调体、用合一的哲学观,这一哲学观解决了生命信仰、道德约束与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

    在中国传统哲学是心物一元的哲学观,在心物一元哲学中,“心”是什么?

    心是万物变化的能动性(及规律),这个能动之机就是事物变化的第一动因。从人这一层面来讲,人的精神活动(意识)就是人的各种能动之机的组合,这就将人的意识与万物的运动变化沟通了起来,实现了人与万物的同元性,这也是天人合一的基础,也解决了生命的根本信仰与道德约束问题。

    心物一元哲学观能够综合宗教哲学与认知哲学各自的优点,并避免了宗教哲学的非理性主义与唯物哲学的极端实用主义的弊病。

    在中华历史发展中,基本上是一家为主体(儒家)多家融合的局面,儒家作为文化主体,不算严格意义的“宗教”,也可以说只是“准宗教”,她具有非常的亲和性与开放性,在数千年的长河中,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没有“十子军东征”和圣经跟着枪炮走的扩张历史,更没有以宗教名义的所谓圣战,中华文明的历史一直是理性的。

     中国传统文化更不是纯唯物哲学观,她关注人性,重视人文关怀,《周易》中将天、地、人并列三才,强调人与天地是同元的,儒家、道家甚至讲人的境界可以“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休”。自宋代,儒家融合了佛道思想而创立了宋明理学,将人性与天道思想发挥到极至,这些都不是目前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所能达到的。

    心体的本来面目通常是难以识别的,我们通常可以辨别的就是心的作用,即意识的流动(念头);物质的本源是什么样子我们通常也是不知道的,只能看到物质的多种形态的表现。然而,人在特定的情况下(念头已断,灵明而知)可以证悟心体的本来面目和物质的本源,这种情形佛家称之为“明心见性”,王阳明称之为“致良知”。此时就是见证了心体和物质的本源,发现其两者是一性的。心物一元是心证所得,而非臆测,历代先哲也是这么说的。

    心物一元说解决了万物的同元与生命的归根问题,是终极的生命关怀。这一点唯物哲学观不可企及。有人将辩证唯物论引入“物质属性”的概念来修订唯物论,这与心物一元的哲学观还是有本质的区别,毕竟还是基于唯物论的分析哲学,一是不具有整体系统观,二是解决不了心(意识)本原问题。
 
    唯物论的基本立论是: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客观反映。

    心物一元论的基本立论是:世界是心物一元的统一,物质的能动性(可运动性)及其规律为心,精神与物质是一性的,意识是物质能动性的高度发展。

    心物一元与唯物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物质及其运动的看法以及对意识本原的看法上,唯物论将物质的运动与“能够运动”(即能动性)相混淆,从而忽略了“能动”这一重要因素。此外,唯物论不能从根本上解释意识与物质及其运动的根本关系问题。

    唯心论则将事物的能动性视作“神”,并成为世界的本原,西方宗教中称之为上帝。

    心物一元论则可以解决下面问题:

    1、世界本原,即本体论
    心物的统一(精神与物质一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物”及其“能动”(动机)的统一,物的能动就是过去儒道两家讲的一气流行;

    物质的这个“能动”性即佛家讲的“佛性”,从能动来讲就是“觉性”,从所动来讲就是“法性”(能、所其实为一,即能动与规律的统一)。
    万物具有同等的能动性,所以万物的本性是平等的。意识就是缘自于这个能动性,是人这个“物”所具有的能力。
    从《周易》原理来看,她研究的是万物的变化规律(即变易之道),所以心物一元自在其中。
   
    2、心物一元下的世界统一性及多层次性
    万物各具有其能动性,也就各具有其相应的作用,故古人讲“万物各有其性”,儒家讲:“一物一太极”;道家讲:“人身是个小宇宙,宇宙乃是大人身”,佛家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个世界是复杂的,然而又是统一的,因此儒家讲“理一分殊”,道家讲“万法归一”,佛家讲“一真法界”。

    3、人本主义哲学观
    心物一元论能够解决信仰哲学与思辨哲学的分离,在西方国家信仰哲学和思辨哲学是分离的,“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能够使各种宗教、非宗教相互融合、各取所长、和谐发展,形成了特有的统一而又多元的文化观念。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及其少见的,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绵延不绝。中国文化(本质上是哲学观)的这一统一而多元性具有人本性、开放性、融合性,中和性的特点。

    今天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机遇期,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离不开和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心物一元的哲学观较之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更具有和谐的因素,具有包容开放的特点。

    下面想从生物医学角度说明心物一元哲学观的前景。

    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使得细胞生物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人类目前可以用动物的体细胞克隆出完整的动物来。其实这一点在植物界非常普遍,一段柳枝插在地上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小点胡萝卜切片在培养基上可以长成新的植株。是否可以这样说,动物和植物体的任何细胞除了具有普通细胞的功能与作用之外,还具有整个生命体的所有潜在功用?显然如此。

    扩而广之,世界上的万物除了具有各自的功能作用等特点以外,同时具有整个世界的所有潜在功能。这正是佛家讲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含义。

    按照这样的推理,我还以器官移植来说明问题。人的内脏除了就有该内脏本身的功能作用之外,还具有人体的潜在功能作用(如性格特点等)。那末,在当今的器官移植中(如心脏移植)是否移植的脏器还会发挥着供体人的性情特点?这一点用心物一元的中医理论很好解释,中医认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也就是说,五脏在精神贮藏方面各有侧重:心脏藏神,肺脏藏魄,肝脏藏魂,脾脏藏意,肾脏藏志。

    可是这在西医却成了大问题。因为西医持唯物主义观点,西医认为心脏不过就是供血使用的泵而已。故哈尔滨60多岁的老人杨孟勇换心脏以后性格巨变(参看:http://nx.people.com.cn/GB/channel10/52/200704/28/72167.html)在西医界成了难题。单细胞克隆都能呈现完整的生物个体(当然包括相应的思维特征),那么大的脏器为什么在移植后不能呈现?

    从这个例子仅仅说明心物一元说可以与当代技术结合,产生新的认知科学,从而带来新的技术革命、生存环境革命,这个技术革命不再是象以前那样建立在唯物的基础上,带来灾难性的环境问题,而是综合了生命本原的因素在里面,使得世界环境更加和谐,发展更加协调,如大力发展无污染、环保、可再生的生命科学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