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地立杆【无极式】无始而始,入武之前先入道!

 成中行 2018-08-18

技进与道
人在道中,技亦在道中,孙老将武技提升到武道的境界,由武入道。
闲话不多说,今天分享下孙老无极学的知识!
无极式看似简单,但个人认为此式形可至而神难达!

转:
太极拳学-第一章 无极学
无极者,当人未练拳术之初,心无所思,意无所动,目无所视,手足无舞蹈,身体无动作,阴阳未判,清浊未分,浑浑噩噩,一气浑然者也。
夫人生于天地之间,秉阴阳之性,本有浑然之元气,但为物欲所蔽,于是拙气拙力生焉,加以内不知修,外不知养,以至阴阳不合,内外不一,阳尽生阴,阴极必敝,亦是人之无可如何者。惟圣人有逆运之道,转乾坤,扭气机,能以后天返先天,化其拙气拙力,引火归原,气贯丹田。

无极学图解:

起点:面向正方,身子直立,两手下垂,两肩不可向下用力,下垂要自然,两足为九十度之形式,
两足尖亦不用力抓扣,两足后极亦不用力蹬扭,身子如同立在沙漠之地。手足亦无往来动作之节制,身心未知开合顶劲之灵活,但顺其自然之性流行不已。
心中空空洞洞,
内无所思,外无所视,

伸缩往来,
进退动作,皆无朕兆

形意无极
无极者,当人未练之先,无思无意,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气浑沦,无所向意者也。世人不知有逆运之理,但斤斤于天地自然顺行之道,气拘物蔽,错昧不明,以致体质虚弱,阳极必阴,阴极必死。于些摄生之术,概乎未有谙也。惟圣人独能参透逆运之术,揽阴阳,夺造化、转乾坤、扭气机,于后中返先天,复归元。保合太和,总不外科后天五行拳、八卦拳之理,一气伸缩之道。所谓无极而能生一气者是也

八卦拳学-第六章 无极学
无极形式者,当人未学之先,心中混混沌沌,一气浑沦,举动之间,但由天然之性也。而旋转无度,起落无节,外失诸修,内失诸养,知顺之所往不知逆之所来,以至体质虚弱,阳极必阴,阴极必死,往往归于无可如何之地。是摄生之术,讲求无方,良可概也。惟圣人知逆运之机,修身之本,还元之道,总之,不外形意、太极、八卦诸拳之一是。一气伸缩之道,明善复初之功,求立于至善之极点,以复先天之元气。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可与后世做法,亦可为万物立命,此之谓无极而生太极之式也。
李东垣先生曰:人自虚而无生神,积神而生气,积气而生精,此自无而之有也。练精而化气,练气而化神,练神而化虚,此自有而之无也。拳术之道,生化之理,其此意也夫。
无极学图解
起点面正,身子直立,而手下垂,两足为九十度之形式,如图是也。两足尖亦不往里扣,两足后根亦不往外扭。两足如立在空虚之地。动静不能自知也。静为无极体,动为夫极用。若言其静,则胸中空空洞洞,意向思想一无所有。两目将神定住,内无所观,外无所视也。若言其动则惟顺其天然之性旋转不已,并无伸缩往来节制之意思也。然胸中虽空空洞洞无意向思想之理,但腹内确有至虚至无之根,而能生出无极之气也。其气似雾,氤氤氲氲黑白不辨。形如湍水,混浊沌沌,清浊不分,惟 些拳之形式示定,故名谓之无极之形式也。此理虽微,但能心思会司,身体力行到极处,自能知其所以然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