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 |《知行鉴易》之浅谈易学的太极思维模式

 昵称52216650 2018-08-18

大道随性,易道随心。《系辞下传》云:“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其所谓在变化中生生无穷,即开物成务之理。 易中之道,乃求创造中变化常则。“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此皆归阴阳之道。故《说卦传》曰:“昔者圣人作易,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道”在老子的“道”中认为是其道所派生,阴阳之所以为道,道即阴阳的本属。

连载 |《知行鉴易》之浅谈易学的太极思维模式

阴阳之本根为道,即老子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延至朱子则主张大化阴阳,理摄太极;一物一太极,譬如月散千江不可谓月已分矣。讲求物物各具一太极……而此诸太极又归于浑然整体。

董仲舒则以“元”为始,他认为由无乃有天地阴阳,而生成一切物。“惟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元犹原也。……故原者为万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春秋繁露》。此元即朱子的太极,易道的阴阳,老子的“先天地生”。

太极之说早见于《易传》继而承之推而广之实属北宋濂溪居士周敦颐。周子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阴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阳。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太极本无极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化生而变化无穷也。惟人,得其秀而最灵。形既成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太极图说)。无极与太极实为一体而名称有异。无极无形无状,此与易传“形而上之谓道”同出一辙。

连载 |《知行鉴易》之浅谈易学的太极思维模式

周易的筮法作为易学类别之一,在运用观物取象,阴阳五行、纳甲爻辰的运算中,其中以六爻纳甲与梅花易数较为普遍。

易分无极,卦显体用。自汉代京房创立纳甲法以来,以钱代蓍,运用日月爻辰,飞伏六亲,分布干支五行于六十四卦,其以卦象为辅语言文字为主,抽象的推断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至北宋易学家邵雍,则以太极为宇宙生成之根本,即世人所讲的“象数之学”。邵子以动静阴阳刚柔进退为根本之象,分洒与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阴晴寒暑风雨雷电、无不以象赋理,以理赋形,以象论数、象数之间顺逆往来。纳观天地收发六和;外观诸物内照一心。

邵子曰:“物之大者无若天地,然而亦有尽也。天之大阴阳尽矣。”周易的天地风雷水火山泽为八卦之象,而邵子却以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熔炼心炉,而已象数尽之。“……天地之四象,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八卦成矣。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焉。是故一分为二,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十六,十六分三十二,三十二分六十四,故曰,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易立位而成章也;十分百,百分千,千分万,犹根在干,干之有枝,枝之有叶,愈大愈少,愈细愈繁。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观物外篇)

夫子所言高屋建瓴一语中的!其易学思维一扫繁琐、讲求至简至易。宇宙之广,天地之大,人事之繁尽以“大一”盖之;倡导事物大千虽是万象纷纭,冠以太极而化,直指本根,由此开创了象数先河;《皇极经世》、《梅花易数》等惊世之作的传世,与后人一条坦途。梅花易数以象数为根,演化体用,语言文字为辅,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所涉猎之广占断之神验,长令后人叹为观止。

依上所陈,可知梅花易数与六爻各有千秋。梅花易数的高深处“一用之体、百用之变”其所论前瞻性可谓催古拉朽,可惜一体百用实占之例却未曾得见。究之,大概是夫子恐窒人思维吧。拙见认为,在六爻纳甲预测中运用梅花易数的起卦方法,能使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相互涵容交替。应以爻爻为体,爻爻为用;干支即象,象即干支,能知心外无物,物外无心,心物合一、象数无别,至此以达体用同源,旖旎铺展,汪洋辟阖。

由是可知,易学的思维模式大抵由形象、语言和文字组成。

连载 |《知行鉴易》之浅谈易学的太极思维模式

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古人用八卦之象客观的囊括和反映了世间万物和人体自身的形象,从而认知世界。以形象的方式,“效”之、“象”之;

二、又曰:“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古人认为八卦能够以形象的方式,告知人们天地人事物的动变之理。在认识,文字和语言上有着异曲同工之美。通过六个爻位之间的“八卦相摩、刚柔相荡”,山泽通气也就是“图像”的雷风相博的模式,此正是形象思维的过程。

三、六爻通过刚柔变易,五行生化将事物动变之理表达出来“以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进行形象思维的结果,就意味着通过形象思维可以把捉事理和预测未来。

四、“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文字本身有其局限性,若文字的形象没有语言和声音的赋予,是十分支离僵化的。语言是象的形成和载体,而语言也不能尽其所有——将人的思想和客观事理全面表达。惟此,只有借助形象的东西才能够完成。正是古人所讲:尽象莫若言,尽言莫若象。

不难看出易学的思维模式以“大一”、即太极为本根,化阴阳,分四象,演八卦,画卦天地鸟兽之情状,集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类比思维,灵性思维为一体的辩证思维方式。拙见所提出梅花易数与六爻纳甲相融是象与言的互补结合,“触类可以为其象,合意可以为其征”。于此,象数理占或许得知一二矣!

本文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