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答类编45

 天地虚怀xia 2018-08-18

问答类编45


问:请问禅师,一个平日为工作、家庭、婚姻生活而忙碌的人,来此禅修营会获得成就吗?

 

答:在佛陀时代,在舍卫城有七千万个市民,其中五千万个是佛陀的在家圣弟子。在王舍城,也有大约五千万个在家圣弟子。

 

每天早上,他们都准备食物供养僧团。午餐后,在家女弟子去寺院听经与修禅,然后在黄昏时回家。

 

在家男弟子,则在黄昏时去寺院听经与修禅,直到隔天清晨才回家。

 

他们即是如此尽力地修行佛法,所以在佛陀时代,有许多的在家圣弟子。

 

如果要成为一个真正具有信心的佛弟子,你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因为只有圣弟子,才对佛陀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

 

你们不应该尝试成为,现代潮流生活的在家佛弟子。你们知道,什么是现代的在家佛弟子吗?

 

他们在一星期当中,只有几个小时是忠实的佛弟子,尤其是在星期日供僧与听经的时候。

 

但是在多数的时候,他们却是电影、电视、音乐、报纸、网络游戏、购物、手机、聊天等的忠实弟子。

 

请告诉我,你们要做哪一类的忠实弟子?

 

要同时享受欲乐及保持深厚的禅定力,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因为,对欲乐的贪欲,恰好是阻碍禅定力的五盖之一。

 

如果真的想要成就或保持禅定的话,就必须完全舍弃对欲乐的贪欲。

 

不要以自己的烦恼,作为没有时间禅修的借口。事实上,这对你们来说是有害的。

 

因为你们的恶业,不会接受这种借口,而可能在下一世,把你们拖到恶道里。

 

你们想不想去四恶道呢?如果要在禅修方面有成就的话,你们应该长时间的禅修。

 

三几个星期的禅修营时间,是非常短的。你们不应该去期望,会获得什么大成就。

 

我明白你们在家人很忙,也有许多的问题。

 

既然你们这么多人,在世俗的生活当中,面对这么多的困难,就让我给你们一个建议——出家吧!

 

问:如果在家人也能够证悟涅盘,为什么佛陀还要成立比丘及比丘尼僧团?

 

答:在家人的生活非常忙碌,有许多的责任。他必须工作及照顾妻子儿女等等。

 

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要善于持守清净的五戒也不容易;更别说是培育深厚的定力,及敏锐的观智以便证悟涅盘。

 

佛陀时代的在家人,拥有足够的波罗蜜,所以能够证悟涅盘。但是现在的在家众,就不容易证悟涅盘了。

 

因此,佛陀成立比丘与比丘尼僧团,以便那些有心想要全心全意地投入于修行佛法的人,可以离俗出家来修行。

 

成立比丘与比丘尼僧团的另一个用意,是为了保存佛陀传下来的三个层次教法,即教理、实修及体证。

 

要完全精通佛教圣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众多在家居士当中,只有少数几位能够学习一部份的圣典。

 

然而,有许多的比丘能够精通圣典。只要佛教圣典还存在,未来的人,就能够依照它们来培育定力及观智,乃至证悟涅盘。

 

问:以作为老师的立场而言,当佛陀无法教导弟子达到与自己同样高超的境界,他难道不会感到失望吗?

 

答:佛陀已经完全灭除忧伤,因此不会感到失望;那只是你的想象而已。

 

佛陀完全了解一切众生的境界,他只帮助众生完成他们自己的波罗蜜而已。佛陀教导达到寂灭的方法,因为达到灭苦的境界非常重要。

 

正如一切粪便都是可厌的,同样地,一切生命都是可厌的,所以佛陀不称赞任何生命。
 
当众生达到生死轮回的尽头(亦即达到涅盘)之后,一切都是相同的,不再有彼此之间的差异。

 

因为,涅盘是一切有为法(行法)的止息。那时没有佛陀,也没有弟子。

 

问:在进入灭尽定之前,必须先立定四项决心,那么是否会死在灭尽定当中?

 

答:在进入灭尽定之前,这些圣者们会经常思惟自己的寿命,这是他们的本性。若无正念,他们什么也不能做。
 
假设他们的寿命将在七天内结束,那么他们会下定决心,在七天之内(寿命结束之前)从灭尽定出来,而不会在灭尽定当中死亡。

 

灭尽定,是所有名法与心生色法的停止;而死亡心,是最后一个有分心,是执行死亡的心。灭尽定和死亡心不能同时发生。

 

问:目犍连尊者过去生造了什么样的恶业,导致他必须遭受那么多世悲惨的果报?

 

答:在过去某一生中,他曾经为了妻子的缘故,企图杀害自己的双亲。在那一次,他将双亲打得几乎死去,但结果双亲未死。
 
就在那次事件当中,有许多不善思生起。一秒钟里,有几万亿个不善思产生。

 

假设他以一小时的时间企图杀害双亲,那么就有数不尽的不善思生起,每一个不善思能产生一个恶报。

 

于是,这许多强而有力的不善思,相续地产生地狱中的恶报。所以,他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地狱中受苦。
 
受过地狱的恶报之后,剩余较弱的不善思,相续地在人道中结成恶报,所以他受到许多世痛苦的果报。

 

问:禅修者能否在四禅八定的某一定中与天神沟通?

 

答:不能。如果想与他们沟通,必须具备如意通(神变通)。

 

问:纯观行者以生灭随观智,能观察到未来多少世呢?

 

答:在生灭随观智的阶段,佛陀教导两种透视缘起的方法。

 

我想举出,其中的一部份作为例子来说明:因为无明生起,所以色生起。因为爱生起,所以色生起。因为业力生起,所以色生起;

 

接着,你应透视那些色的生起阶段。然后是:因为食物生起,所以色生起。总共是五种生起智。
 
然后,佛陀教导五种息灭智:因为无明息灭,所以色息灭;因为爱息灭,所以色息灭;因为业力息灭,所以色息灭;

 

因为食物息灭,所以色息灭,这些是变易之相。这种息灭不是暂时的息灭,而是完全的息灭。

 

完全的息灭何时才发生呢?因与果的完全息灭,分别在悟阿拉汉道与般涅盘时业生。
 
如果禅修者确定将在今世证悟阿拉汉道,那么他的未来只到今世而已。

 

如果他将在未来的某一世证悟阿拉汉道,那么他必须一直辨识到那一世为止。

 

他必须辨识到:因为无明、爱、取、行、业力,这五种因完全息灭,所以五蕴也将完全息灭。

 

这五种因,将在他证悟阿拉汉道时完全息灭;至于果报五蕴,则将在他入般涅盘时完全息灭。

 

这两种息灭是完全的息灭,我们称之为无生之灭,即不会再生起的息灭。
 
禅修者应透视到这两种息灭,因此纯观行者,必须辨识未来的名色,一直到这个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