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肛痈和阳和汤,兼谈中医辨证和辨病

 杏林博览 2018-08-18
         今年春节过后,善持堂接待了一位患肛周脓肿的年轻人,某君,二十七岁,自述春节前应酬多,过食辛辣,致肛门一侧出现红肿疼痛肿块半个多月。
    体表疮疡发于皮肤浅表为“疖”,西医认为是毛囊及其皮脂腺或汗腺急性化脓性疾病;发于皮肉之间为“痈",西医认为是浅表脓肿。某君肛周脓肿为”肛痈“。
    中医外科诊治疮疡病变特别重视辨别病证的阴阳属性。《疡医大全》说,“凡诊视疡疽,施治必须先审阴阳,------阴阳无谬,治焉有善”。某君肿块大如拇指,色红不甚,光软无头(摸上去硬硬的,热水洗后略软)脉沉弦略数,舌淡白边齿,脾胃纳可,大便溏薄,当属阴证。来善持堂就诊前,某君曾自行在网上搜得一痈肿消散方,内有穿山甲化瘀,配服后疼痛有所减轻,但肿块一点不消。
    阳和汤出于清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系中医外科学的著名方剂。王氏认为,阴证疮疡乃气血寒而血凝,非阳和通腠理不能解其寒凝。某君肛痈既属阴证,阳和汤是不二选方,于是加味如下:麻黄2  桂枝3  干姜2  熟地30  鹿角胶9  白芥子6  生甘草3  党参15  黄芪15  白术30  木香30  丝瓜络9  。初与七剂,日三服。一周后复诊,肿块已消一半多。续服七剂,加味乳香没药而收全功。
    中医经方派治病,主张辨方证施治,即“有是证用是药”;更有甚者则认为中医治病,只须辨方证而不用辨病。此处且不说辨证和辨方证的区别,但中医治病果真是只须辨证而不用辨病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疡科”即中医外科,“疡医”治病,其特点不仅要辨证也要辨病,而且是主张“先辨病,后辨证”!中医妇科、儿科、眼科、喉科等等,其诊治也都是既辨病又辨证,就是伤寒杂病,其诊治也离不开辨病,不然,历代医藉中何以记载那么多中医病名?虽然这些病名同建立在实验室基础上的西医病名有所不同。因此,纵观几千年的中医发展史,中医治病还是要辨证和辨病相结合。
    辨病有助于正确认识疾病对人体造成的病理损害范围及其转归,辨证则可深入揭示这一病理损害范围及其转归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可全面深入的认识疾病及其规律,从而对证施药。
    中医界对“证”的理解讨论众多。其实,“证”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指“证侯”即疾病的症状,一方面是指病机即疾病的本质。“辨证”之义即是辨症状,识病机。 囿于现代医学的理念,西医对疾病的认识仅限于疾病及其相关症状。中医则不仅关注疾病及其相关症状,还要透过症状认识病机。这个认识过程也是由粗到细,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悟里的升华过程。症状变像万千,有直接反映病机的,也有间接反映病机的,更有与病机相悖的。《伤寒论》中的“方证”是古代中医学的宝贵经验总结,是能直接反映病机的特异症状,因此可按证索方,做到方证对应。但此种“方证对应”并非是中医辨治理论和方法的全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