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脑室占位,等你分析 | 读片专栏866期

 zskyteacher 2018-08-18

china-radiology

R

医 学 影 像 园

医学影像园网站(www.china-radiology.com)由安徽省放射学会主办,是一个为医学影像同道交流学习、分享资源而构建的非营利性专业学术网站。目前拥有20余万注册会员,是国内规模最大、人气最旺、最受专业人士喜爱的医学影像论坛之一。


四脑室占位

彭泽标

2018年08月18日

临床资料


病史:患者男,43岁,头晕、头痛伴恶心2日。












病理结果: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见四脑室内不规则软组织密度阴影,密度不均匀。MRI上呈长T1长T2信号,D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


讨论:

一种边界较清,缓慢生长,常发生于儿童和年轻人的囊性或实性星形细胞瘤。


双相型组织学特点:

致密区含Rosenthal 纤维的梭形细胞和疏松区多极细胞伴微囊和颗粒小体形成。

好发部位是小脑、下丘脑及脑干,其他部位相对少见。多为单发。肿瘤生长速度慢,所以不会出现肿瘤快速增长的症状。

小脑肿瘤多在20 岁前表现出行动笨拙、进行性头痛和恶心呕吐。巨大下丘脑肿瘤经常造成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包括肥胖、尿崩症。下丘脑一视交叉肿瘤可在儿童中发生软脑膜播散,预后不良。 

根据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囊变程度可分为三型:完全囊变型,囊肿结节型及肿块型,青少年小脑患者以囊肿结节型最常见。


MRI信号特点:

T1WI实性部分呈低信号,囊性部分呈明显低信号,T2WI实性部分呈高信号,囊性部分呈明显高信号;


FLAIR,实性部分相对于灰质呈高信号,囊性部分信号略高于脑脊液;DWI,弥散不受限;T1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壁强化或不强化。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与其他囊性肿瘤如颅咽管瘤、血管母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等在MRI表现上易混淆,需结合患者年龄、发病部位及MRI表现综合考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