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小喵 一、背景陈述 9月15公司导入一条组装新流水线(12线),期待提升品质。而现况产品划伤多。由于当前生产╳╳机型,因此总经办立即组建专门改善团队,就此机型找出问题并改善,而后将改善成果拓展到其他机型和线别。 二、不良程度 装配新开12线不良率达9.3%,生产停线,产品禁止入库,100%返工。
现状:9.3% 目标:0.2% 计划完成时间:9月17日~9月24日 三、改善进度计划
四、架构、工作职责 ![]() 经理:资源提供,统筹安排
主管:改善对策监督落实 PIE:夹具制作、文件修订 FQC:改善数据收集与统计 组长:改善对策操作培训 五、不良问题剖析 六、PFMEA 模式分析 七、找出问题根源 原因分析1:流水线边缘碰撞箱体 原因分析2:风批摆放碰伤或烫伤 原因分析3:箱体接触皮带摩擦划伤 八、预期效果验证 9月19日将改善对策要求改善团队成员快速落实,同时关注改善情况,当天有很大改善,不良由9.3%降到1.1%,但未达成设定目标。分析原因是改善对策未完全落实到位,作业员还有违规乱摆放现象导致划伤。因此立即组织全线人员现场及时详细培训,并制定奖惩办法。 九、找出原因、现场培训与奖惩 9月21日生产各操作环节凡因不按改善对策作业造成划伤不良,稽核中心对责任人进行乐捐5元/次,组长、主管连带责任,纳入本月绩效考核范畴。 改善团队彻底将改善对策复制到其他所有线别与机型快速实施。 十、案例启示 找出问题的根源是改善团队最为重要环节;找根源需要把一切不可能影响到的因素都变成有可能,放大问题根源,我们的改善方法就会多一条行之有效之路。一个重要的决策失误会使改善小组陷入困境,甚至得不偿失,避免决策失误,应当做到找出真正问题根源、确定改善目标、选择改善方向、制定改善方案、严把方案监控、达到改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