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用到最多的方剂,在我的临床当中总结一下以甘草泻心汤为主的,这个结肠溃疡只是一点,甘草泻心汤不单单是口腔的溃疡跟下身的溃疡,结肠的溃疡,包括眼睑里面的溃疡,患者的脉又是合拍的是寸关是浮的,是一个痞症,尺是沉的,阳降不下来,是痞症的范畴,舌头有点黄腻有点湿,甘草泻心汤是以甘草为主的,我一般用半夏15克黄连5克黄芩15克甘草用到30克,这里溃疡比较厉害的,甘草是缓急的,粘膜病变主要还是属于少阳三焦水道的,这个水道不通啊,湿又加相火的话,造成了溃疡,大量的甘草起到了一个缓急的作用,柔肝的作用。如果患者伴有腹痛腹泻再加上痛泻要方就可以了,如果大便次数特别多的可以加上仙鹤草,也叫脱力草,也有升阳益气作用在里面,去掉气虚引起的淤血,也有祛湿的作用在里面的,如果患者伴有四肢有点厥逆的话再加上四逆散就可以了,一般来说,它不单调解水道的也调解大便的,小便大便都调的,如果大便有不尽感的加上薤白,小便不利加上茯苓,随症加减。 伤寒论方 62、甘草泻心汤 6味 甘草四两,炙,干姜三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今详泻心以疗痞,痞气因发阴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参,今甘草泻心汤中无者,脱落之也。又按《千金》并《外台秘要》,治伤寒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 3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金匮要略3 百合狐惑阴阳毒 10、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作者:蒋永忠 本文转载自传承zhongyi,本文来自原创,尊重知识与劳动成果,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
|
来自: 鉴益堂 > 《45[中医经典每天学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