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珠穆沁服饰——穿在身上的民族风情

 白桦树2008 2018-08-20


    
乌珠穆沁蒙古人的服饰在装饰形式、款式风格、面料色彩、制作工艺等方面,保留了部分伊斯兰文化的特征,显示出强烈的艳丽色彩和繁复装饰的风格。乌珠穆沁部的蒙古族传统服饰色彩鲜艳,面料敦厚粗犷,其整体表现出质朴沉稳、雄健奔放的风格。其传统服饰由长袍、腰带、靴子,帽饰等构成,长袍是乌珠穆沁部蒙古族传统服饰的主体,在色彩的选择与搭配上展现出蒙古民族独特的审美及游牧民族的精神内涵。



乌珠穆沁部落传统蒙古袍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得勒钥苏'汉语译为'袍子经',阐述牧民裁剪、缝制蒙古袍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定式。每个开始会拿针的女孩子,就开始解读这本”袍子经“,直到生命的终结。色彩是袍子经的第一个章节,它给人最大的感觉是鲜艳。



大多数乌珠穆沁部蒙古人偏爱白、蓝、棕、绿、黄色的蒙古袍。白色是乳汁的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和美好,标志吉祥幸福和富庶。13世纪写成的《蒙古秘史》中提到建九游之白纛奉成吉思汗以罕号焉,白色在蒙古人生活中处处可见。乌珠穆沁牧民把一年一度的农历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意为'白月',象征一年的开始。在炎热的夏天男女老少都喜穿白色长袍配黄色、红色、蓝色腰带,戴白色头巾,表示喜庆,并用以防暑和保持清洁卫生。蒙古族同时也非常喜欢青色(蓝色),1206 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时亦号其国呼和蒙古勒——“青色蒙古”。它象征蓝天、象征永恒、象征坚贞和忠诚,认为青色是代表蒙古民族的神圣色彩。蒙古民族正因为喜欢青色所以生活中的装饰图案、建筑都多用青色。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汉语意思即是青色的城市。棕色是土壤的颜色,象征着大地母亲;绿色是青草的颜色,象征着生命繁衍不息,标志着繁荣非昌盛等;黄色标志光芒、灿烂和崇高等。



乌珠穆沁部落的传统蒙古袍的色彩对比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镶边。乌珠穆沁部蒙古袍的镶边鲜艳华贵、绚丽多彩、对比鲜明。大都采用红、黄、蓝、绿、金银等鲜明而艳丽的颜色,注重镶边与长袍布料之间、镶边与镶边之间的色彩对比。在长袍的领、门襟、袖口、侧襟、底摆装饰镶边,连开衩的顶部也要做出装饰,使开衩处的装饰或图案饱满圆润。如此繁复精致的镶边,以色块递增或并列的规律拼接,构成明快和谐、生动活泼的色彩效果。这样复杂的色彩堆积在图纹饰边中进行,整体效果不会喧宾夺主,强化了服饰及其配件间的整体协调统一,延展了服饰文化的视觉创作艺术空间,加强了服装整体效果的艺术表现和审美传达。



(2)腰带的配色。腰带在传统蒙古服饰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身份尊严的象征。在色彩搭配上,乌珠穆沁的青年女袍多用镂有金银图案的绯红色、粉红色、鲜绿色、深绿色锦缎, 紫红色、褐色、石青色、靛蓝色、深绿色、鲜绿色, 淡绿色锦缎,搭配与长袍色彩呈对比色的腰带,如紫红色长袍配金黄色腰带,靛蓝色长袍配橘黄色腰带,鲜绿色长袍配玫瑰红腰带,粉红色配蔚蓝色腰带等等。青年男长袍多用靛蓝、宝蓝、浅棕、黄褐色锦缎,蔚蓝色的长袍搭配黄色、橘黄色、橘红色、红色腰带。中老年长袍则多用靛蓝、深棕、深绿、紫褐、紫红色的长袍搭配与长袍基本同色系的不同深浅的腰带。



(3)面料的选择。乌珠穆沁部蒙古袍色彩的另一特点是面料的选择。特别强调面料品质与服装造型和色彩的设计和谐统一。如粗犷的光板皮料,肌理特点明显,很好的配合了长袍造型特征突出、随意性强的特点。面料的组合使用也在服装制作中大量出现,不同材料肌理的对比使用丰富了服装的视觉效果。最常使用的是皮毛和锦缎、团花缎、柞丝绸的组合方式。蒙古袍的面料在外观肌理、物理性能以及可塑性方面都恰当的表现了服饰造型和色彩风格。多采用光板绵羊皮、棉布或毛向内的羊毛裘、自捻羊毛制成的毡等,粗犷凝重中显现生命的朴实单纯,温暖中洋溢着自然的生机,材料富有原始情趣和肌理美感。



乌珠穆沁传统蒙古袍服饰色彩虽然鲜艳明丽,却不杂乱, 在处理色彩主次关系上,多采用色彩面积大小来调和统一服装色彩,表现出对比和谐的审美情调。通常以蒙古袍全身色彩为主色调,在服装配色中占优势,精美的镶边装饰和腰带做点缀,利用饰品和附件色彩对比增加情趣。蒙古袍的主体色彩、各种镶边和滚边刺绣色彩对比虽然很强烈,但蒙古袍全身的主体色彩面积达到服装总面积的75%,构成以主面积为基础的主色调,达到视觉统一的效果,服装整体看上去既艳丽,却不失整体美,整体服装在对比中实现了风格的统一。



    乌珠穆沁传统蒙古袍的镶边装饰,形成了自然处理镶边色彩对比关系的方法。如在处理对比强烈的色彩关系时常常留空, 也叫留“水流” ,即露出较窄的服装底布,或加饰金银边等其他过渡色来进行调和。蒙古族镶边设色非常讲究,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色彩搭配,都反映出蒙古族长期积淀的艺术审美功力、世代相承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镶边色彩或强烈对比,浓郁热烈,或淡雅协调,含蓄婉约,充分展示了蒙古族民间艺术简练、拙朴、明快、绚丽的色彩之美。即使是配色深沉的蒙古袍,通过金银色的刺绣、装饰、巧妙的选择搭配和色与色的过渡,产生了类似音乐中优美旋律的感觉。乌珠穆沁蒙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在镶边、装饰、配饰中利用了颜色对比调和的规律,使服装色彩具备了游牧民族的个性, 达到了用色的很高境界。(东乌珠穆沁旗宣传平台)



来源: 东乌珠穆沁旗宣传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