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本恶——《荀子性恶》

 夏1289辉 2018-08-20

人性本恶——《荀子性恶》

(一)

我们说起儒家,一般是说孔孟之道,但是实际上这么说太简略。

孔子桃李满天下,他死后呢,问题就来了。

学生太多,大家对问题的看法不一致,又不能找老师来评判,所以就看不顺眼,慢慢儒家学派开始分裂。

也有人认为孔子弟子们着重学习的教材不一样,有的《礼》学的好,有的《春秋》学的好,这些不同造成的分裂。

《韩非子·显学》里讲

“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但是大家注意啊,这个不是说儒家分为八个彼此存在差异的不同的学派,而是儒家内部先后出现的最有势力的几个宗派。

他们争的是谁才是儒学正宗。

其中:

子思(孔子孙子)——孟子——乐正子

是有清晰的传承关系。

其中孙氏之儒就是指的荀子,荀子呢,是赵国人,名字叫做况,他的字可能是卿,古代荀和孙同音,为了避汉宣帝刘询的讳,也成为孙卿。荀子在孔门的师承关系据考证是这样的:

子夏——子弓——荀子

夏这一派呢,比较有现实主义情怀,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不是这个世界应该是怎样的,天应该是蔚蓝的,水应该说清澈的,而是这个世界实际是怎样的,面对这个雾霾笼罩自来水各项指标超标的现实,我们在讨论怎么让大家都过得舒服点。

按照司马迁的记载,荀子很长寿,他开始在燕国呆过,五十岁才道齐国游学,在稷下学官三为祭酒,祭酒就是校长,也就是三次被评为首席专家,后来去楚国,春申君让他当兰陵令,兰陵在什么地方?据考证是现在的山东临沂。

我们知道荀子生活的年代是战国,东周分为春秋阶段和战国阶段。

那么战国和春秋有什么不同呢?概括点说就是:更加堕落了

春秋时代是礼崩乐坏,但是大家还知道什么是礼乐,到了战国,大家连礼乐的幌子都不愿意打了,撕了面皮赤膊上阵,争夺领土和财富,

“血腥与与贪婪齐飞,野心共暴力一色”

说起荀子的一生啊,真是一言难尽,如果古籍中关于荀子的记载均为真的话,那么此君绝对是个“祥瑞”:

他在燕国,发生了燕王哙禅让的大动乱,

他在齐国,结果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下齐国七十余城;他去了趟秦国然后回赵国老家,于是长平之战打响;他还赖在邯郸不走,于是有了邯郸之围,最后春申君收留了他……春申君的结局,你懂得。

所以对老百姓来说,这个世道简直坏透了,所以各式各样的思想学说就纷纷出炉,给这个无药可救的世道开方子。

大家开的方子不同,同行是仇家,彼此互相拍板砖。荀子的这篇《性恶》主要就是针对孟子的。

(二)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开篇立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这是经典的议论文写法,先亮出论点。“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这个 “伪”字,南唐文字训诂学家徐鍇说:“僞者,人爲之。非天眞也。”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在荀子的理论里,什么叫人性,人性就是那些人身上那些不可以学,不可以做的素质。如果学习了就会做了,好好去做就能成了,而且是经过你思考的了去做那些事情都称之为伪。

那么人的本性,就是那些不用学就会的是什么呢?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人生来就会追求利益,由着这个性子,人就会相互争夺而不动什么是辞让了;

这个利益,不能简单的理解为金钱,比如对小婴儿来说吧,利益就是指食物和玩具。

你们可以观察一下,你把小婴儿的奶瓶抢走,看看他们什么反应,或者去幼儿园实习一天,绝大部分的幼儿打闹都是由于抢夺玩具产生的。而后幼儿园阿姨就要反复强调,小朋友要学会分享,一起玩什么的。

人生来就会嫉妒他人,由着这个性子,人就会相互残害而不动什么是忠信了;

小宝宝八个月就知道气怀,妈妈抱别的宝宝,就会表示抗议,妈妈夸奖别的宝宝,他也会很愤怒。我曾经问我过儿子,想不想要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我儿子干脆利落地说:不要,然后理所当然地给出理由,妈妈是我的。妈妈跟我玩。

人生来就喜欢声色娱乐,由着这个性子,人就会淫乱,而不懂什么礼义文明了。我相信这点在我的课上偷偷看电影的同学会深有感触。

我曾经在我教过的一个班里做过调查,写出自己人生中最想要的东西,结果一大半的男生的list里都有“美女”。所以他们长大后干出点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事情一点也不奇怪。

(三)

所以呢,荀子痛心疾首的说: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总之,顺着人天生的性情,结果就是你争我夺,不守本分,不讲道理,而最终归于暴虐。

危险啊,危险,那么怎么办呢?

荀老师给指出一条光明大道: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所以一定要有了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人们才会从推辞谦让出发,遵守礼法,而最终趋向于安定太平。

最后总结: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四)

然后呢,荀子举了两个形象的例子:“枸木”:通“钩”,弯曲,弯曲的木头。

“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

檃栝(yǐn kuò ):竹木的整形工具。 烝(zhēng ):同“蒸”,用蒸气加热,这是为了使被矫正的木材柔软以便矫正。

所以弯曲的木料一定要依靠整形器进行薰蒸、矫正,然后才能挺直;

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砻(lóng ):磨。厉:同“砺”,磨。不锋利的金属器具一定要依靠磨砺,然后才能锋利。

物且如此,那么人呢?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依靠师长和法度的教化才能端正,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治理好。

“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人们没有师长和法度,就会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没有礼义,就会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饰:通“饬”,整治。

古代圣明的君王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人们是偏邪险恶而不端正、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因此给他们建立了礼义、制定了法度,用来强制整治人们的性情而端正他们,用来驯服感化人们的性情而引导他们。使他们都能从遵守秩序出发、合乎正确的道德原则。

“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zì suī)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现在的人,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就是君子;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就是小人。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性恶这篇呢,很长,但是基本观点在我们选的这前两段里差不多说清楚了。

(五)

后面的一大部分是对孟子的反驳。

荀子比孟子小很多,孟子就算不同意他的观点也驾鹤西去无法反驳了。

或者也可以这么理解,经过一百年的残酷争斗,空气中每个分子都弥漫着血腥的气味,荀子已经不能像孟子那样在从容品味时代的黑暗,回味昔日的荣光,坚信人性的善良了

就像现在,中东战斗的士兵比欧洲沙滩上晒太阳的小情侣更容易接受性恶论。

孟子说,我们要学习人本性的善良。荀子就反驳:你胡说,能学习的,那就不是天生的。人身上不可能学到的不可能人为造成的才是本性。善良如果是可以学习的,那就不是人的天性。

孟子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们作恶是丧失了他们的本性。

荀子一瞪眼,接着拍砖:能离开的就不是本性,本性是无法离开的那些东西。人的本性就是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

荀子并不只有孟老师一个假想敌,荀子同时代的,也依然不乏挑战之声。

有人就问了:如果人性恶的,那么礼义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问题问的很高明,人性是恶的,那么最初的善从何而来?

荀子回答:起于人为,圣人不断的人为努力,才慢慢制定出礼义。

还有人继续追问:积累人为因素而制定成礼义,这也是人的本性,所以圣人才能创造出礼义来啊。

圣人对于礼义,打个比方来说,也就像陶器工人搅拌揉打粘土而生产出瓦器一样,那么积累人为因素而制定成礼义,难道就是人的本性了么?凡是人的本性,圣明的尧、舜和残暴的桀、跖,他们的本性是一样的;有道德的君子和无行的小人,他们的本性是一样的。如果要把积累人为因素而制定成礼义当作是人的本性吧,那么又为什么要推崇尧、禹,为什么要推崇君子呢?一般说来,人们所以要推崇尧、禹、君子,是因为他们能改变自己的本性,能作出人为的努力,人为的努力作出后就产生了礼义

在荀子的体系里,圣人是不同于普通人的另外一个物种,这个物种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努力的去行善,教化芸芸大众,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与本性,人为的制造礼义。

礼义本质上是什么,礼义本质上,起源于人们的无限欲求与有限的社会财富的矛盾。

一方面,人们正当的物质欲求必须满足,但是同时,财富毕竟有限,因此只能按照社会名分等级来确立消费多寡,解决这个欲求无限和生活资料有限的矛盾。

不过荀子的礼和孔子的礼多少还是有些不同的,孔子的礼呢,更像是一种君子的道德实践,荀子的礼的,更多的是一种治理国家的工具,有些法家的色彩。

(六)

在此基础上,荀子继续推演出一些比较刺激大家脆弱小心灵的结论:

一般地说,人们想行善,正是因为其本性邪恶的缘故。

那微薄的希望丰厚,丑陋的希望美丽,狭窄的希望宽广,贫穷的希望富裕,卑贱的希望高贵,如果本身没有它,就一定要向外去追求;所以富裕了就不羡慕钱财,显贵了就不羡慕权势,如果本身有了它,就一定不会向外去追求了。由此看来,人们想行善,实是因为其本性邪恶的缘故。

孟子讲:

“人皆可为尧舜”。

荀子也讲

“涂之人可以为禹”。

但是他们两个的逻辑不一样。

孟子是说人性本善,每个人的基因里都有成为尧舜的DNA,大家都努力地培育自己体内的尧舜基因,使得它无限繁殖,然后大家就都成为尧舜一样的圣人,世界和平。宇宙万物永远幸福地在一起。

荀子的逻辑是,人性本恶,尧舜呢,本性也是恶的,也会抢玩具,也会贪图享乐,的但是你看尧舜这么本性恶的人通过不断的学习,都能成为圣人,那么每个人,拥有和尧舜一样的本性,只要你努力学习,努力控制自己的本性和欲望,你也可以成为尧舜。

恩,你相信哪一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